舊中國時期夾縫中發展的保險業

1805年,由於支付保險賠款為對外貿易提供了很大方便,以英商渣甸(即怡和洋行)和寶順兩家洋行為主,在廣州創立了第一家在華外資保險公司——“諫當保安行”。

創始人是英國東印度公司鴉片部經理達衛森·查頓、麥格尼克和馬地臣。其股份由該行廣州經理人及駐加爾各答和孟買的聯絡人所有。

舊中國時期夾縫中發展的保險業


怡和洋行的前身是由麥格尼克的父親創辦的麥格尼克洋行。怡和與寶順兩家洋行每三年輪流擔任經理。主要經營水火險和意外險。此外還規定了每五年停業結算,同時進行改組換屆。直到1835年,寶順洋行宣佈退出合作,雙方決定結束這一協議,原“諫當保安行”解體。怡和洋行則扮演著既是保險業的投資者又是代理人的角色。

1836年,怡和洋行接管和改組諫當保安行,易名為“諫當保險公司”,又名為廣東保險公司。

舊中國時期夾縫中發展的保險業


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後,諫當保安行在香港註冊,1857年在上海設立分支機構。1881年12月再次改組,並吸收大量華股,改名為廣東保險公司( Canton Insurance CompanyLtd.)。退出廣州保險社的英商寶順洋行於1835年在廣州創辦了“友寧保險公司”( Union Insurance Society of Canton Lto.),又稱保安、於仁保險公司。1841年總公司從廣州遷往香港,並在香港註冊。1868年,在上海設立分公司。最早在華設立的外商保險公司(社)主要從事同對華貿易有關的水險業務。

舊中國時期夾縫中發展的保險業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與帝國主義列強簽訂了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實行五口通商,在中國領土上劃定了租界,外商保險公司也紛紛進入中國市場。這些公司在早期往往只辦理外商的進出口貨物運輸保險和其他財產保險由於英商保險公司對輪船招商局的船舶保險百般刁難,在1875-1885年期間,由徐潤、李鴻章等人發起創辦了仁和與濟和兩家保險公錢和司,後合併為仁濟和保險公司。

舊中國時期夾縫中發展的保險業


在1914~1918年前後,由於帝國主義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民族工商業得到迅速發展,民族資本的保險公司也有所發展。1926年以後,中國的銀行紛紛投資成立保險公司,使中國民族保險業出現了一個新的局面。1931年由中國銀行投資設立的中國保險公司,開展財產保險業務,一般保險業務初期以火險為主,後期又擴充到做繭子險、銀鈔險、運輸險、汽車險、郵包險、奶牛險、電梯險、櫃窗玻璃險、船殼險、水上運輸險等。分支機構和代辦處遍佈全國主要城市。

舊中國時期夾縫中發展的保險業


然而,中國保險公司在業務上嚴重依賴外商保險公司,與英國太陽等五家外國保險公司訂立了分保合同。據中國保險公司第一、二、三屆保費及賠款比較表記載,火險分保費支出分別為保費總收入的81%、77%、80%;水雜險分保費支出分別為88%、96%和94%。

由此可見,中國保險公司名為自營,實際上充當了外商保險公司的代理人,暴露了其官僚買辦資本的實質。

據統計,抗日戰爭以前,全國保險費年收入約5000萬元(法幣),其中外商保險公司佔4000萬元以上。外商保險公司利用不平等條約的特權,在中國經營保險不受中國任何法律的約束,他們自己組織同業公會,制定保險條款、費率,設立拍賣行、公證行。這說明了舊中國的保險市場為外商所壟斷,民族保險業處於附屬地位。

舊中國時期夾縫中發展的保險業

抗戰期間,在重慶形成了以官僚資本為主體的西南後方保險市場。抗戰勝利後,官僚資本的保險機構和私營保險公司紛紛把總部遷往上海,英、美、法等外商保險公司也捲土重來,相繼在上海復業。在上海起家的美亞保險公司首先復業。

據1948年5月上海市保險同業公佈的數據,當時共有會員235家,其中華商保險公司172家,外商保險公司3家。外商中美商佔16家,英酶佔38家。華商保險公司中大部分資力薄弱,至解放前夕停業的達48家。1947年國民黨發動內戰,導致惡性通貨膨脹外商保險公司將大量資金套購外匯,匯往國外,官僚資本和實力較為雄厚的私營保險公司紛紛去東南亞地區設置機構,把一部分資產轉移到海外。

舊中國時期夾縫中發展的保險業


當時,保險公司競相以回扣爭取業務,從事黃金、銀元和美鈔的投機買賣,公司的信譽很差。新中國成立前夕的保險業實際上已處於癱瘓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