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總督權力如此大,為什麼不像唐朝節度使那樣那麼容易犯上作亂呢?

NM1876729


清朝的總督權力確實很大,舉個栗子,從兩江總督的官銜全稱我們就能很清楚地瞭解這一點。

兩江總督全稱是: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總督本身是正二品,但是,清朝的總督一般都會被授予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均為從一品),更重要的總督職位前會加太子太保、頭品頂戴、某殿閣大學士等頭銜以及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總之體制尊崇,地位高邁。

可以說,地方行政權、司法權、軍權、財政權都集中在總督身上,所謂封疆大吏,不是蓋的。

但是,清朝的中央集權制度已經非常成熟和完善,制衡地方官員的方法早已趨於化境——行政權方面,巡撫(撫臺,有的省份沒有)主管一省軍政、民政;布政使(藩臺)主管一省的財賦及人事,和總督之間形成分權;司法權有按察使(臬臺)來分權;財政權一方面有藩臺掣肘,另一方面財政收入大部分都要交給中央政府再由朝廷撥款撥糧。

軍權方面,總督有調兵權,並擁有節制提督和正二品總兵等地方武官的權力,但是卻不能節制中下層軍官,而另一方面提督雖然本身受總督節制,可是卻可以節制總兵以下的中下級軍官。而如上述總督、提督都有不同層級的調兵權,但卻都沒有沒有統兵權,中下層軍官可以統領自己管轄內的部隊,但同時中下層軍官本身又沒有調兵權——制衡之巧妙,可見一斑。

仍然用前面的栗子,兩江總督只能調動江蘇(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綠營軍隊,而不能調動八旗軍隊,儘管兩江總督的衙署本身就是在南京,但他根本無法調動駐紮在南京的八旗。

由此可見,清朝的總督雖然權力很大,但和唐朝的節度使相比,完全沒有割據稱雄進而犯上作亂的條件——即使在晚清督撫權力急劇膨脹的情況下,即使出現東南互保這樣的情勢,想要造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談古論金


比起唐代的節度使來,同樣領兵駐守一方,看上去“位列封疆”的清朝總督們,權力其實小得多。

有多小?那就要比比唐代時動不動鬧大動靜的節度使們。盛唐年間的唐朝節度使,何止是手握重兵的一方統帥?更是獲賜“雙旌雙節”,也就是軍事指揮可以專斷專行,地方民事財政更是一把抓,

連防區內的大小官員,也多是節度使一手任命。轄區大小城鎮堡壘,從士兵到官員百姓,全都要對節度使服服帖帖,幾乎是指哪打哪。甚至安史之亂爆發前,好些節度使更手握數鎮大權,等於幾十萬強兵在手。作亂?也就是下個決心的事。

以這個意義說,唐朝一直到天寶年間,才爆發了安祿山挑起的“安史之亂”,除了說明節度使制度夠坑,也足以說明安祿山外的大唐節度使們,忠誠度不是一般的高。

有了“節度使制度”這個坑爹教訓後,唐朝以後的各王朝,自然就長多了心眼。對於肩負領兵大權的要害職務,更是挖空心思設置“防火牆”,必須要把將帥作亂的風險降到最低。放在清代的總督身上,看似指揮千軍萬馬的統帥大權,當然也被百般限制。

清代的總督,承襲自明朝的制度,全名叫“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權力也看上去很大,號稱可以“掌釐治軍民,綜制文武,察舉官吏,修飭封疆”,也就是軍事民事吏治都歸總督管。而且大多數的總督,都是一口氣要管兩三個省。理論上說,這些總督大人,很有機會成為權傾一方的土霸王。不過,這也只是理論上。

首先一條限制清代總督權限的事實,就是官員人事任命大權。比起唐朝節度使們可以隨時撤換任命治下官員的輕鬆模樣,比如安祿山撤換任命兩千五百多軍官的“快速辦公”場面,清朝總督們若想這麼“輕鬆”,基本就是嫌命長:總督麾下的各級將領官員,基本都是中央任命,總督自己任命的官員,也必須報兵部備案。如果說唐代的節度使與部將,是百分百的“老闆員工”關係,那麼清代總督與部下,卻是實實在在的“上下級同僚”。

既然關係不同,大家都是在為朝廷工作,總督想要犯上作亂,基本就是分分鐘變光桿司令。

而更重要的不同,就是指揮權限。唐代的節度使們,都是權鎮一方的統兵大將,又有絕對獨立的指揮權,幾萬幾十萬大軍在他們手裡,就常像使喚自己胳膊一般。清代的總督呢?名義上麾下的人馬不少,但總督直接指揮的,只有三個營左右的“督標”,人數不過四五千人

。而且就這麼點人馬,調動也必須經過朝廷同意,否則必然論罪。

至於總督轄區內的其他軍隊,照老百姓的話說,則是“各有各的孃家”。像漕運巡鹽這類部隊,都有各地的衙門管著,全都不是總督直屬。綠營部隊更是歸當地提督節制,平日裡總督更管不著,只有在遇到戰事時,經過朝廷委派,才歸總督調度。另外精銳的八旗軍隊,是由清王朝直接委派的“八旗將軍”管轄,甚至從品級說,八旗將軍“會同奏事時列銜在總督前”,比總督的級別還要高。

這也就是說,倘若真有哪個清代總督,橫下一條心要造反,那麼他能調動的,最多就是四五千“督標”,而且很可能還沒打出什麼名堂,就被聞訊趕來的八旗綠營等各路部隊剿滅。

而且總督之下又有巡撫,巡撫的品級比總督低,卻不是總督的下屬,而且也掌握一定地方軍政權力,還有自己直接指揮的部隊“巡標”。兩者互相牽制,分散了總督的權力。好些地方的總督,比如閔浙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更是要和當地巡撫在同一個府邸辦公,互掐互撕都是常見事,甚至經常掐到皇帝面前。就算哪位總督心懷造反大夢,放在這鬧心工作環境裡,天天被巡撫瞪圓了眼睛盯著,日久天長也鬧沒。

▲湖廣總督張之洞

至於造反必須的財政大權,唐朝節度使們那富得流油的腰包,對於清代總督們來說,更是痴人說夢。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前,清代總督除了完成朝廷賦稅任務外,基本沒什麼截留錢糧的權限。招兵買馬之類的“燒錢”大事,基本是有心無力。

所以說,哪怕有為大清朝統帥千軍萬馬作戰的機會,清王朝的總督們,也都是打完了趕快收工。“圖謀不軌”這類評書裡常有的事情,在清代的總督權限制度下,總督們真心不敢想。


我們愛歷史


清朝有8大總督,分別是直隸、兩江、四川、閩浙、雲貴、湖廣、兩廣和陝甘。光緒三十二年,又增設了東三省總督。

總督的本身職務是“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辦理的差事是“總督**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管理河道、兼巡撫事”,是從一品的中央文職官員,派遣地方辦事的。總督的職責是“掌釐治軍民,綜制文武,察舉官吏,修飭封疆”,少則管理一省,多則管理三省。

以兩江總督為例,一般為從一品品級,駐守南京,總管江蘇(含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在南京和兩江總督搭班子的有江蘇左布政使(又稱“江寧布政使”),是從二品文官,協助兩江總督管理南京和江蘇蘇北地區的民政、財政事務。

在江蘇的蘇州,還有一位江蘇巡撫,職務全稱是“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江蘇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理河道屯田”,是正二品的中央文官,帶領江蘇右布政使、江蘇按察使治理江蘇蘇南和上海地區。巡撫雖然品級比總督低,但是並不是總督的下屬。如果總督、巡撫互相掐架,鬧到皇帝那裡,也往往各打五十大板。康熙年間,兩江總督噶禮與江蘇巡撫張伯行互參,雙雙被革職。

總督直接能指揮的部隊叫“督標”,分為三個營,總人數也就在四五千人上下。在南京城裡,管理滿洲部隊的是從一品江寧將軍,全稱鎮守江寧等處地方將軍,為清代統領江南駐防八旗軍兵的最高統帥。江寧將軍級別和兩江總督一樣,實權不如兩江總督,但是在政府禮賓排名中,“會同奏事時列銜在總督前”。江蘇駐防的八旗兵,兩江總督是調動不了的。

此外,在淮安市清江浦區,還駐防著一位南河總督,負責大運河的河務,也掌握部分軍隊,叫做河標,也不受兩江總督管理。至於管理漢人綠營兵馬的,在江蘇分為江南提督、江北提督,都是從一品武官,品級和總督一樣,但受總督節制。不過總督要調動綠營兵,也需要中央兵部同意,實際操作起來也困難。

另外,在蘇州還有個蘇州織造,南京還有個江寧織造,揚州還有個巡鹽御史,都是四品五品的官員,級別不高,個個都是皇帝的親信,辦差的同時,還負責監視地方官。因此,弱勢一點的兩江總督,號令都出不了南京城。

兩江總督好歹還是一個人在南京,其他的閩浙總督與福建巡撫同住福州府,湖廣總督與湖北巡撫同住武昌府,兩廣總督與廣東巡撫同住廣州府,雲貴總督與雲南巡撫同住雲南府,權力交叉重疊,權責難分,矛盾更多,總督的權利更加受到影響。

至於唐代的節度使,受命時賜雙旌雙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統兩至三鎮,多者達四鎮。五代時期,節度使的權勢達到了極點,皇帝的擁立與罷黜都取決於節度使,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的開國君主均為節度使。這是清朝總督沒有辦法比得上的。


wangbingqing2018


清朝的總督算得上是威震一方,但還是有牽制的力量的。清朝的總督的權利是不如唐朝的節度使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總督是二品,加尚書銜後就是從一品。這個級別當然極高了,但是,而地方上的將軍是正一品,品級高於總督。所以,總督在品級上就不如將軍。《雍正王朝》中年大將軍,赫赫有名的“西北王”,後來犯了罪,被貶為杭州將軍,千萬不要以為杭州將軍就是一個地級市的軍分區司令員,杭州將軍可以管幾個省的軍務,是標準的正一品大員。總督比杭州將軍還要低一點,而且,總督也無權調動杭州將軍。在清代,如果沒有朝廷的專許授權,通常總督沒有權利調動軍隊的。電視劇裡面總督巡撫剿匪的時候總是派兵,其實那些不過是數量有限戰鬥力有限的親衛兵,不是正規軍,也就相當於保鏢。總督也無權審批甚至處死將軍。電視劇《一代廉吏于成龍》裡面,魚肉鄉里,跋扈不法的將軍噶禮殺死了于成龍的師爺,總督于成龍一怒之下,不管眾官的反對,以總督兼兵部尚書的名義,將噶禮先斬後奏。且不說噶禮是將軍,地位比于成龍的總督高,于成龍從法律程序上也沒有權利審批一個將軍,他只能上報朝廷,讓朝廷指定大理寺和刑部審理。更何況,噶禮還是皇親。此外,雖然巡撫也是總督的下級,但一個受寵信的巡撫顯然實權還要大於總督。而學政也並不受總督管轄。滿清皇帝還有秘折制度,嚴密監控天下的一舉一動,總督想造反,幾乎不可能不提前洩密。

此外,造反需要錢糧,總督沒有私自截收的權利。例外也有,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以後,曾國蕃的幾個手下的高級將領做了幾省的封疆大吏,就以種種藉口截了往朝廷的稅收錢糧,那是特殊情況,說明朝廷已經沒有很強的對地方的控制力了。


懷疑探索者


要看能不能造反,實際上要看總督能不能掌握軍權。事實上清朝共設立了東三省、直隸、兩江、兩廣、閩浙、湖廣、 陝甘、四川、雲貴、漕運、河道十一位總督,名義上總督權力很大,統管軍事及行政大權,但是實際上,清朝設立了一套特殊的軍權制度,以保障總督對於部隊的動用是受到很大限制的。

晚清太平天國以後的特殊情況且不談,實際上晚清時代總督確實已經有了造反的能力,比如張之洞倡導的東南互保政策,實際上東南各省在晚清以後已經成了事實上的半獨立狀態,來看清朝前期和中期吧。

根據《清史稿》的記載,雍正設立軍機處後,軍機處的職能就是“掌軍國大政,以贊機務”,這就說明,全國的軍權實際上是軍機處代皇帝來掌控的,兵部不過是稽核考察官員的職能,而一般總督兼任的兵部尚書也就成了一個名譽頭銜。

清朝的八旗兵,也並非是由總督執掌,而是由八旗兵統領來直接帶領,皇帝的侍衛軍由侍衛大臣帶領,此外清朝還在全國各地設立了十四個駐防將軍,負責當地的防務,也兼著掌握當地的八旗部隊,駐防將軍在名義上甚至還要高於總督,如果兩人一同上奏的話,駐防將軍的名字要排在總督的前面。另外漢軍組成的綠營,則由提督來統領。

由此來看,清朝的軍政權實際上是分開的,總督只是在名義上擁有軍政大權,實際上在軍事上是沒有更多染指空間的。


老秦來煮歷史百味


誰說總督權力大呢?

總督,清制正二品。領尚書銜或加右都御史為從一品。節制一至三省巡撫、提督,管理綠營兵並對轄內軍政官員有監督彈劾權。

聽起來權力是很大。

但是請注意,巡撫提督並不是總督下屬,也不是一個體系內的職務,只是互相牽制作用,甚至駐地都不在一起,如兩江總督駐江寧府,江蘇巡撫駐蘇州,江北提督駐淮安,江南提督兼江南水師提督則駐上海。

換句話說,兩江總督大體相當於國軍1949年的華東軍政長官公署長官,理論上可管轄類似江南提督的淞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然而手上也就幾千直屬隊,別說湯恩伯,就是各省綏靖公署主任(巡撫),省主席(布政使),省保安司令(提督),誰聽你的?

其次,綠營並非什麼強大戰鬥力的軍隊。而清政府派駐各地的八旗軍,更是監視總督巡撫提督的中央體系野戰軍主力,如杭州將軍,廣州將軍,伊犁將軍,熱河都統等正一品軍職。相對來說,綠營軍無論品級、裝備、訓練、職責都只能算地方警備隊。

同時,巡撫、提督各有綠營直屬軍隊,分別是撫標和提標。這些都是可以與總督直屬的督標進行對抗的力量。

此外,清政府採取分治辦法,如總督是漢官則在巡撫提督職上安插滿蒙官員作平衡,所以總督造反可能性極低。尤其到後期,總督一般只能控制駐在省。例如兩江總督名義上管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但安徽江西兩省巡撫實質不奉總督令。


四川達州


歡迎來到熊二讀史,一起來讀清朝那些事兒。(本文約600字,閱讀需時2分)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將從清史專業的角度來進行解答。

首先,滿人入主中原後,在地方上仿照明朝末年,將督撫形成定製,但他們不是沒有地方督撫勢力坐大的憂慮,因此制定了一系列防範措施。

在太平天國叛亂之前的清朝,地方督撫有大量滿人,中央的官職也是滿人漢人對半(一般而言),比如戶部尚書,就是一個滿人,一個漢人(清末官制改革的時候才廢除這個規定)。另外,清初八旗軍戰鬥力爆棚,清朝為了防止漢人督撫作亂,在全國各地都設置了駐防八旗,最高長官為將軍,也有都統、副都統,比如荊州、杭州、成都等地都有駐防八旗,這是一種強大的軍事威懾力。

另外,清朝督撫權力不可與唐朝節度使相比。

唐朝的節度使尤其是唐朝後期節度使們掌握了管轄區域內的行政權(特別是官吏任免)和財政權、軍事權,這樣,他們要兵有兵,要官有官,要錢有錢,滿足叛亂所需要的條件。而且,節度使亡故後,繼任者常常是前任的兒子或者心腹,所以,他們平時割據一方,一旦時機成熟就會興風作亂。

清朝的督撫不一樣,他們是有任期的,有學者指出清代八大總督的任期平均值為兩年到三年,這麼短的任期是很難叛亂的。有清一代,督撫權力和威望最高的當屬曾國藩,湘軍的統領,其次是淮軍的統領李鴻章。這些風雲人物都沒有叛亂,更何況其他督撫。

最後,有一點大家容易忽略,督撫多兼任中央官職,清末官制改革的時候,改革者和我們都認為督撫是地方官,可是人家督撫就不這樣認為。行省制起於元朝,是中央中書省的派出機構,清末行省上的督撫不認為自己的地方官,而唐朝的節度使卻是地地道道的地方官。


歷史寶藏


幾個原因

一,總督是文官,從一品官員,主管一省或二三省的軍事加民政,每個省也有一個巡撫,正二品,但他們沒有隸屬關係,不是上下級,都是直接對皇帝負責,這樣巡撫對總督,實際上就是牽制作用了,

二,駐防將軍如果跟總督同駐一省,地位是高於總督的,他們沒有隸屬關係,作用也是互相牽制。

三,總督沒有太大的人事權,像下面的官員沒有任免權,如巡撫、布政使等官員,都是朝廷任命,沒有調兵權,不能直接指揮軍隊。

四,總督由中央派駐,任期只有幾年,在這幾年裡,不可能積蓄起挑戰中央的權力,

唐朝的節度使完全不一樣,以數州為一鎮的節度使,不單管理軍事,而且因兼領按察使、安撫使、支度使等職,而兼管轄區內的行政、財政、人民戶口、土地等大權,這樣使得州刺史成了他們的部下。

一個地方大員,擁有軍權、財權、人事權、土地、人口,這就相當於諸侯王了,加上安祿山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這三地相連,擁兵20萬,而且都是精銳,中央禁軍才八萬。

最主要的是,他在這裡做節度使,十四年沒有動過,這樣他就可以培養自己的勢力,讓軍隊軍閥化了,成了自己的私兵。


南朝四百八十寺


這個問題大概說起來有這麼幾個原因吧。

一是民族問題,大唐之所以有這個問題主要是邊境的藩鎮從節度使到普通士兵大多數都是少數民族。比如安祿山,史思明,這都是少數民族。俗話說,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而反觀清朝,主要的總督基本都是滿人,和最高統治者同民族。主要利益相同。反叛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二是大小相制,在清朝,每一個總督下總有一個或幾個巡撫監督他的。而且側重於民務,也就是錢糧是巡撫主要負責的。而總督雖然也可以管民務,但這只是捎帶的。他們同時對皇帝直接負責。皇帝只需要防止他們兩個沆瀣一氣就好了。就算髮生了這種情況,不是還有布政使麼。也就是他們之間制約因素太多。不像大唐,節度使就是土皇帝。不但軍政民務一起抓,打個報告,錢糧也可以截流。節度使權利這麼大,一旦實力到了,就算他不反,他部下也會攛掇反。安祿山就是這樣的。

三是得感謝吳三桂了,要不是他的反叛,使清朝的統治者對地方的軍隊始終抱有警惕心理,防止地方武裝做大,並且中央的軍力始終是最強大的。這樣就造成各個總督手裡軍隊很少,這麼少的軍隊,造反是找死!當然,鴉片戰爭後另說。不過這個政策最終也導致了清朝的邊防軍很弱。後來的列強這麼容易打進北京也和這個有關係。

最後說點題外話,大唐雖然不穩定,但是它是有活力的,如果唐玄宗有足夠的政治智慧,不使府兵制崩壞的話,那麼大唐也許會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中華文化會進入歐洲,影響全世界。想想如果沒有安史之亂,大唐在怛羅斯之戰戰敗後,按照當時大唐人的氣勢,肯定會和大食來一場大戰的。如果贏了,中華文化會怎麼樣呢?反觀清朝,當年野豬皮反明的時候,他和他的後金,沒有任何一個人認為可以戰勝大明,他們內心是自卑的,認為漢人比他們強。所以後來清朝立國後,對漢族人大肆打壓,比蒙古人厲害多了。結果把漢族人最後一點創造力最後一點氣節都磨滅掉了。現在漢族人裡的很多略根都是那時產生的。這個題隱隱的有揚清抑唐的傾向,這不好。一個國家是開放包容好還是自閉自大好,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答案吧。


海樵山


權力有好多種,但核心的不外乎軍事權、人事權、財政權、監督權四個,把握了這四個就把握了全部;把握了一個就是實權派。常人眼裡的實權往往並不是制度體系中真正的實權。

1、唐代節度使的權力為何大?

在最開始的時候,唐王朝在地方有諸多使職。

天下設有十五道,各道設置有采訪使,後改為觀察處置使,掌管檢查刑獄和監察州縣官吏,有監察權。

(元和藩鎮)

負責地方屯田的有營田使(可以理解為經營地方國有土地的官員);

度支使,負責某一區域財政收入。

節度使持節代天行事,有軍權,有專殺的權力,自然就有了人事權。當他兼職了度支、營田、採訪職務的時候,就難以控制了,成為真正的藩鎮。

可以說歷朝都是實權位置分開擁有,唐朝算是制度演化中的例外

2、總督的實權

在清代總督有一定的財政權、人事權、監督權與軍權。

財政權是其每年對地方存留的財政有一定的支配權,當然不是全部,而且得優先供給中央;

人事權上面總督對所屬省區的許多官員有任免有一定的建議權,但知府、總兵等官員都是吏部提名皇帝任命;巡撫、提督等官員都是皇帝和內廷簡命,雖然偶爾也需要名單;

(各總督轄區)

監督權方面總督對下級官員有一定的權限,但並沒法代替或者就是朝廷的考核。

軍權方面總督有督標三到五營,兵力在三千、五千之間,和提督的直屬兵力差不多,比巡撫的多點,比駐防將軍的裝備、戰鬥力差很多。

在這種情況下,總督怎麼能有能力成了藩鎮。

3、戰爭改變一切

1850-1870的大危機,尤其是太平天國運動,清朝變化很大。

總督、巡撫開闢了新的財源,厘金,是地方自收自用;

總督、巡撫對省裡官員任免的權限空前提高;

(兩江總督府)

軍事上湘淮軍都是終於自己的首領。這時候總督就有很大的權力了,有藩鎮的雛形。

不過整體的環境以及清朝統治者的手腕,整體保持了和平的狀態。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