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飄香》系列報道之一丨水田開發:百年曆史

兩江黑土育神奇,精耕細作出好米。從我縣種植的“五優稻4號”,到“坐地戶”吉源香1號,“肇源大米”在三屆中國·黑龍江國際大米節上大放異彩,接連摘得銀獎、銅獎,躋身“十大好吃米飯”獎,極大地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擴大了外界影響力。肇源緣何能產出世界級優質大米,飄香國際大米節?請看系列報道《大米飄香》。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稻米的國家之一,肇源縣也是東北地區種植水稻最早的縣份之一。探究肇源水田開發的歷史,我們發現,早在民國初期,我縣就已經沿江河開發試種水田,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大米飄香》系列報道之一丨水田開發:百年曆史

據史料記載,民國時期,我縣種植結構單一,基本上都是種植旱田作物。1923年開始,郭爾羅斯後旗公署動員和鼓勵農民,在低窪地和江河附近開墾水田種植水稻。但當時採用的是旱植方式,全生育期靠自然降水。且旱時適當灌水,面積小、產量低、品質差。

為了提高種植技術,提高產量和品質,當時的旗政府積極藉助外力開發水田。

《大米飄香》系列報道之一丨水田開發:百年曆史

縣農業農村局產業辦負責人杜春波:“據史料記載,1954年,吉林省蛟河縣農民劉雲鶴等人,來到郭爾羅斯後旗找地種水田,當時旗政府同意依託江水,在八家河北岸開荒試種。”

《大米飄香》系列報道之一丨水田開發:百年曆史

1955年,成立了紅旗高級社,開墾荒地種植水稻。為了支持水田發展,郭爾羅斯後旗政府從遼寧省瀋陽市運回柴油機、離心泵,交給紅旗高級社朝鮮族群眾使用,使水田種植面積得以發展壯大。

《大米飄香》系列報道之一丨水田開發:百年曆史

縣農業農村局產業辦科員範偉龍:“1955年,由於旗政府大力支持,全旗水田面積達到2250畝。全旗沿江村屯響應旗委、旗政府號召,利用秋冬季節開荒33塊共976垧土地,以備1956年發展水田。”

《大米飄香》系列報道之一丨水田開發:百年曆史

1956年,旗政府召開勞模大會,發出了充分利用水源、興修小型水利、發展水田生產的號召。

《大米飄香》系列報道之一丨水田開發:百年曆史

婁家寨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婁雲鶴:“肇源地理位置是松嫩兩江流域,既有旱田又有水田。據史料記載,當時的旗政府對水田種植相當重視。當時我們肇源稱之郭爾羅斯後旗,那個時候就號召在沿江低窪地塊開發水田。”

《大米飄香》系列報道之一丨水田開發:百年曆史

1956年至1958年,隨著勝利、成功、三站、中心等灌區抽水站陸續開工建設,肇源縣有了灌溉萬畝以上面積的著名“八大灌區”,為沿江鄉鎮快速發展水田做出了重大貢獻。

歷經百年的艱辛探索,造就了近百萬畝水田的輝煌歷史。

近年來,肇源縣不斷完善水利設施建設,引進先進科學技術,提高種植管理水平,水田已經成為了農民增收致富的“鐵桿莊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