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學習總是沒錯的

話說前幾天遇見一件特別讓人無語的事,去醫院體檢查出一個指標不正常,我就隨口問了一下醫生這個指標是咋回事呀?那醫生居然讓我去百度。頓時覺得現在醫患關係緊張還是很有道理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要敦促我們多學習,多掌握各種知識才營造出這種環境了?但是每一門學科都是非常完整的知識體系,真要從頭學起來很費時費力,即便我們真正想學專業的科學知識,看著那些滿篇專業詞彙、公式、學術分析研究的文章,也只能感慨下那些知識怎麼都那麼高深莫測呢?也難怪網絡上電視上會出現各種五花八門的養生理論,健身方法,還有各種不靠譜的玄學:快來看呀,這有捷徑!吃綠豆包治百病!喝茶喝走各種頑固疾病!所以我們需要接地氣的科普書籍。

好的科普書籍,作者一定要精通自己寫的東西,才能把知識點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傳達給大眾,做到有趣有料有用。茱莉亞·恩德斯的這本《腸子的小心思》就是一本有趣的科普書。本書榮獲德國讀者選擇獎金獎,成為2014年度最暢銷圖書,幾乎人手一本,更在36個國家和地區受到極大歡迎。

多學習總是沒錯的

雖然書名是腸子的小心思,但是本書全面系統地講解了整個消化系統是如何工作的,從進入口腔到拉出便便。這些內容被作者風趣幽默地呈現出來,讓你感覺那些括約肌、淋巴管、扁導體、食道、胃、腸子都是有思想有情緒的朋友。在書中,還告訴大家為啥消化系統是這樣運作的,要是出現異常會咋樣,可以如何應對等等,相比於那些越玄乎越高深越顯得厲害,讓人不明覺厲的東西,這本書就很靠譜,好比烹飪書中的鹽,它不是告訴你“適量”,而是“2克”。

書中還有各種神奇的科學家為研究獻身的故事,比如馬歇爾為了證明幽門螺桿菌會引發胃炎和胃潰瘍,勇敢地喝下了含有幽門螺桿菌的液體;比如巴德·克雷格在超過20年的時間裡用令人敬佩的耐心給各條神經染色,追蹤它們在腦子裡的蹤跡,得出了一個假設:島葉是產生自我意識的地方。這些內容讓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本《高興死了》,裡面作者講清潔臉部就是一次對細菌的大屠殺。鑑於我們身上到處都有細菌以及微生物,這個想法其實也沒錯,看來科學家和那些有奇思妙想的人還是挺一致的,只是科學家會去驗證這些假設,而我們通常會一笑而過。

當然這本書你也可以一笑而過,拿來當作休閒娛樂的閱讀材料,也可以記住裡面的內容,在閒聊時候不經意拋出,震驚四座。比如看見有人打嗝打不出來,可以建議他向左側躺,因為咱們的胃是斜的,向左側躺可以讓胃裡的氣體與食道更加接近;起床的時候眼睛腫,是因為淋巴管需要重力幫助工作,平躺著會讓組織液堆積引發腫脹,站起來組織液才能往下流;害羞會導致平滑肌鬆弛,血管擴張,血液湧入,所以臉會發紅;嗆到的時候拍拍後背純屬安慰,因為食物一旦進入到我們的體內,之後的運動都不受我們控制。

多學習總是沒錯的

文中還介紹了腸道的神經網絡也被稱為“第二腦”。各式各樣的化學信息素、神經絕緣物質和不同的神經傳導方式,這些高大上的裝備讓腸道能與大腦媲美。這也就是為啥緊張的時候腸胃會難受,討厭時會出現嘔吐,反過來要是腸道出問題,會導致我們情緒低落,七情六慾都是腦子和肚子一起組成的。有一種說法是你吃了啥決定了你是誰,腸胃中的菌群就代表了我們原始的成長環境以及習慣,也就是說,不是你想吃肉,是你肚子裡的腸道菌群們想吃肉,想想初到異鄉時的水土不服吧,那些都是細菌們不能接受外來物的結果。所以看完書的我反思了一下,“我”到底是誰?“我”由啥決定的?原本我為我的腦子已經操心的夠多了,還要來操心一下我的腸子,誒。

鑑於整本書的風格過於活潑可愛,很想畫個漫畫來介紹的,奈何手藝不夠。可以跟混子哥的半小時漫畫系列相互配合,肯定很有趣。

總之,在如今的這個社會,不增加一點點亂七八糟的知識都沒安全,多儲備一些關於自身的知識,那麼即便沒有特別聰明的頭腦,也能夠稍微在出問題時能有一些底氣吧,努力不被忽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