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瘋狂”改名,務必看清"前世今生"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日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學校命名暫行辦法》並正式印發。依據規定,高等學校名稱中使用地域字段,原則上不得冠以“中華”“中國”“國家”“國際”等代表中國及世界的慣用字樣,也不得冠以“華北”“華東”“東北”“西南”等大區及大區變體字樣。

大學“瘋狂”改名,務必看清

從一個段子說起——

西北某考生,矢志從醫。第一年高考,考上了瀘州醫學院,到校一看,不滿意,於是返鄉復讀。第二年,考上了四川醫科大學,到校一看,原來是瀘州醫學院。於是又返鄉復讀,第三年高考,成績再上一層樓,這次考上了西南醫科大學,到校後發現,還是瀘州醫學院。抓狂~~

30年來,中國大學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合併改名史,沒改名的還有幾所?

1981~2010年,全國79%的高校已經改了名或合併除了名;2012~2017年,有超過200所高校更換了校名:其中2012年有30所,2013年有51所,2014年有36所,2015年有72所,2016年有39所,2017年有46所申請,2018年5月批准了40所。

中國大學改名潮已經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地,非常痴迷、非常執著。根本原因在於“以名取校”的思維定勢——往往一個好的校名即可收穫招生“紅利”,學校升格帶來的是行政級別的提升,教育經費的增長。因此大學改名成了最快捷的方式。


大學為什麼要改名:天下誰人不識君?


大多數國人對中國至今未能擁有一所世界名校感到遺憾,大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架勢。於是,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名校製造”運動,大學不斷擴招,恢復高考40年來大學錄取率從最初5%的精英教育上升到現在的80%的大眾教育。

大學擴招,各家都要使出渾身解數爭取優秀生源。靠口碑,靠大師,靠教學科研,靠人文環境等,才是爭取生源的根本之道,相信每個高校都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但是這些資源和優勢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而一個學校從申報新校名到審批一兩年時間就夠了(當然不乏多年爭取卻無成者,比如“浙江林學院”奮鬥十幾年更名成“浙江農林大學”時,早被昔日的小兄弟浙江絲綢工學院甩在後面了!因為人家先是更名為浙江工程學院,再升格為浙江理工大學,給外地考生一種僅次於浙江大學、蓋過浙江工業大學的“浙江第二高校”假象)。

還有一個不可否認的外在推手,就是學生的期許。填報志願報大學、選專業時,家長和孩子都普遍有名校心理、面子觀念,認為好大學必有好名字,對“大學”和“學院”鮮明的分級意識導致很多人誤以為專科生才讀學院。

同時,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高校為了迎合這種心理,稍微換一個花哨好聽、時尚流行的名頭也確實可以唬到不少學生。於是,從學院更名大學,即便是辦學質量沒有提高,招生時的錄取分數也會提高十幾分。

因此,高校更名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招生。

原武漢紡織工學院1999年在鄂招理科生352人,第一志願填報的僅148人,其中達到分數線的才37人。該校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後,生源逐年走高。該校自2003年起,在魯、豫等生源大省的錄取線大都保持在當地批次線30分以上。

2006年重慶郵電學院、重慶交通學院把最後兩個字改成“大學”後,次年招生同樣“全線飄紅”。

再譬如,2010年,河南財經學院與成人高校河南省政法幹部學院合併,升格更名為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當年即有部分專業納入本科一批招生層次,二本招生專業的錄取分數線也開始逐年提高,大幅攀升,優勢專業在河南高校中的錄取分數僅次於甚至趕超鄭大、河大。

2013年,江蘇教育學院更名為江蘇第二師範學院後,學校每年招收的普通本科生也由更名前的800人左右增長到近2000人,每年高考分數線也提高不少,2017年有些專業的平均分數線接近一本!


20年來一半大學改了名:亂花漸欲迷人眼


現如今的大學改名熱潮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期,那時候已經掀起過一輪小高潮。當時正值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啟動,而其改革的主要內容就是“共建、調整、合作、合併”。相比時下,那個時期大學的改名還厚道得很。那時,大多數改名高校只是從某某學院變成了某某大學,其中比較著名的包括:1993年,中央民族學院更名為中央民族大學;1994年,北京外國語學院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

1999年,自大學擴招後,高校花名冊的變化一年比一年多。

1999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併入清華大學,2000年北京醫科大學併入北京大學,這隨即成為高校合併改名的兩起標誌性事件。

2000年以來,中國眾多二三線城市的高校紛紛改名,有的甚至短時間內就實現三級跳:中高職合併——高職搖身一變成為學院——學院一躍成了大學,而這當中,不少高校“渾水摸魚”、“新瓶裝舊酒”,除了頭銜更換,師資力量、硬件設施、校園環境均沒有任何改進。

2009年,中東部地區一共有48所高校新增、籌建及更名。

2010年,大量“獨立學院”即“公辦大學的二級普通本科學院”(三本)獨立成為民辦本科院校,或原來的學院升格為大學,因此更名,合併組建,新建。

2015年,45所高校更名,其中18所學院更名為大學,17所專科升為本科。

2016年,39所高等學校的設置申請獲得通過,其中:中東部地區高等學校29所,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民辦本科學校9所,經過籌建“去籌”正式設立高等學校1所。

2018年1月19日,教育部發展規劃司正式公佈了2017年度申報設置列入專家考察高等學校名單,共有46所高校入選,其中包括新設本科學校(21所)、更名大學(16所)、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民辦本科學校(6所)和同層次更名(3所)。不出意外,這些學校更名都會得到通過。中國又多了些學院,又多了些大學。

2018年5月31日,教育部公佈最新更名結果,共計40所高校通過評審。

根據《2008至2013年教育部批准更名的全國高校名單目錄》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3年5年間,全國共有257所高等院校獲得教育部批准順利更名,佔到目前全國具有高招資格高校總數的10.35%。加上最近一年更名的123所大學,近6年共有380所大學集中更名,創造了中國高等教育史上世紀初至今的第七次更名潮。

儘管中國有大學的歷史不長,只有一百年出頭,但就在這不長的歷史中,中國大學從未停止過更名。據不完全統計,在全國近2000所公辦高校中,過去20年,有將近一半改過名字。目前,高校更名大戰還在繼續,新面孔頻出不窮。有網友調侃中國的大學名稱就好像註冊域名,趕快搶,不然就米有了。


大學改名規律:先升格再換核心ID


先是換後綴:“高等專科學校”、“職業學院”、“職業技術學院”要升本成為“學院”,“學院”要升格為“大學” ,再是改核心ID,由於受到中國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知名大學的影響,“科技”、“理工”、“財經”等ID使用最為火爆。

如果是高等專科學校,一定要改名為學院;如果是商學院,一定要改為工商大學(商業大學);如果是外國語學院,那一定要變成外國語大學才罷休;於是電子科技大學、科技大學、理工大學、交通大學之類的校名滿天飛,明明是個專業院校,卻為了吸引考生的需要來一個像是綜合性大學的校名。從感覺上就上了一個檔次,搞不好能被哪個名校看上合併,能傍上名校真是再好不過了。

試想現在哪個大學沒外語系,計算機系?好,現在文科、理科都有了,綜合大學也就沒障礙了。要是還叫重型機械學院,地質學院,那就太不符合21世紀的發展潮流了,總之要讓學校看起來像綜合大學。而且一旦升格為大學後,原先的系就可以跟著升格為學院,顯得多派,所以現在中國的大學都沒戲(系)了。

包括“礦業”、“地質”、“氣象”、“農林”、“石油”、“煤炭”、“鋼鐵”、“紡織”、“師範”等都是冷門的,其中某些專業幾乎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不僅招生難、畢業生就業難,師資引進也難。所以都要改。

電子工業——〉電子科技;

例如: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桂林電子工業學院——〉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電訊工程——〉電子科技;

例如:西北電訊工程學院——〉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電子科技大學


礦業——〉工業,理工,科技;

例如:西安礦業學院——〉西安科技學院——〉西安科技大學;


工學,工業,工程——〉理工,科技;

例如:華東工學院——〉南京理工大學;瀋陽工業學院——〉瀋陽理工大學;淮南工業學院——〉安徽理工大學;焦作工學院——〉河南理工大學


地質——〉工程,理工;

例如:西安地質學院——〉西安工程學院;成都地質學院——〉成都理工學院——〉成都理工大學


機械——〉理工;

例如:陝西機械學院——〉西安理工大學


鋼鐵——〉科技;

例如:北京鋼鐵學院——〉北京科技大學;

鞍山鋼鐵學院——〉遼寧科技大學


水產——〉海洋;

例如:大連水產學院——〉大連海洋大學、上海水產學院——〉上海海洋大學


經濟——〉財經;

例如:南京經濟學院——〉南京財經大學;

湖北經濟學院——〉湖北財經大學


鐵道——〉交通;

例如:蘭州鐵道學院——〉蘭州交通大學;

大連鐵道學院——〉大連交通大學


氣象——〉信息工程;

例如:成都氣象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南京氣象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商學院——〉工商大學;

例如:北京商學院——〉北京工商大學;

杭州商學院——〉浙江工商大學;

渝州大學、重慶商學院合併——〉重慶工商大學;


電子電工的就做電工?食品科學的就會做飯?工商管理的可以去工商局工作?城市管理做城管?木材加工會做傢俱?這就是我們社會上對於專業的誤解和膚淺的望文生義。


模仿著名校改個相似的名,傍個品牌成為了眾多大學的捷徑,卻沒看到失敗的教訓。有些時候改名反而越糟糕,比如西南聯合大學威名赫赫,但是除了她,以後再叫聯合大學的就沒個好:北京聯合大學,四川聯合大學,河北聯合大學都是前車之鑑。所以四川聯合大學,河北聯合大學都再次改掉了。


地質冷得不行了,相比而言經濟比較熱門,所以河北地質學院寧可把省名降級為地方名,也要更名為石家莊經濟學院。地質到經濟,好一個跨界,結果好生源招不到,也失去了資深特色,加上又想升格為大學,只好又戴回“地質”的帽子——河北地質大學。情況類似的還有像武漢紡織工學院在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後,因為已經有了武漢科技大學,無法直接升級,只好換回紡織頭銜叫武漢紡織大學得以升格。


大學改名原則:不求最好,但求最大


大學改名原則上向更大的地名靠攏,儘量使用大地名,省名、行政區域名、國名,讓新校名顯得“高端、大氣、上檔次”。江湖好漢崇尚“行不改名,坐不更姓”在中國高校界是行不通了,因為在這個改名浪潮中,誰不與時俱進抓住機遇及時改名換姓,很可能一輩子寂寂無聞,壓根兒成不了江湖好漢。


在學校越來越多的時代,在民眾還處在“以名取校”的固定思維下,響亮、大氣的名字確實影響著高校的發展,中專合併成大專高職、高職升格為本科,本科學院升格為大學,專業院校的迅速擴張朝著綜合性大學邁進,大學改名自然是必須的,當然高校更名不是簡單地換個馬夾,一般都會牽涉到層次定位、學科結構、區域佈局等問題。不過部分高校在更名時或跟風、或求大、或大耍無厘頭……


結果就造成了一系列的後遺症:因為傍名校、模仿秀,長著“山寨名校臉”或“孿生兄弟相”的大學越來越多;因為校名中的地域色彩被淡化或泛化,難知尊駕何方的大學越來越多;因為猶抱琵琶半遮面或大而化之,我們再也難以通過校名大略看出學校的學科專業特色……


原則一:首選國字號

能用中國就不用華東,叫中國計量學院就比叫華東計量學院好;叫石油大學總覺得缺了點什麼,加上中國,變成中國石油大學就顯得霸氣了。就閱讀習慣來看,“青島海洋大學”像是青島的地方高校,叫“中國海洋大學”無疑表明是全國性高校,並昭示著面向全國招生。


原則二:儘量用大區

如:東南大學,東北大學、西北大學、西南大學、中南大學。暫無華東大學、華北大學。


能用西南就不用四川,叫西南科技大學就比叫四川科技大學響亮,叫華北理工大學就比河北聯合大學霸氣;中國分為七大地理地區:東北、華東、華北、華中、華南、西南、西北。資源豐富,使勁往上蹭,其中華東,華南,華中最熱(華東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北有點無人問津,太荒涼了,有也得改掉(西北紡織工學院→西安工程科技學院→西安工程大學;)。


原則三:顛倒大區名

無法以大區為名折中以大區變體為名:國字號很稀缺,以大區名命名需要實力,比如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在大學改名浪潮中,也有一些大學用不了大區位名稱,但中國文字博大精深,便採取了倒過來用的方式,比如華東變東華,華北變北華,華西變西華。因此就有了一批名稱裡含有東南西北華的大學,好處是英文還是大區的意思——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多麼霸氣,而且“國際影響力”不減。不過北華、東華、南華、中北、西華,結果看起來活脫脫像民辦高校。


如:北華大學、北華航天工業學院、東華大學、東華理工大學、南華大學、中北大學、西華大學、西華師範大學等。


原則四:小地方出身更要用省名

能用山東就不用淄博,叫山東理工大學就比叫淄博理工大學好聽;全國很多地方高校改名後都急欲冠上省名,尤其是不在省會首府,在某個偏遠城市的,說白了是典型的出身自卑;二則是冠省名會給人一種省屬高校的感覺。比如四川文理學院你會想得到它坐落於達州嗎?


原則五:用半個省名也湊合

資格不夠,不讓使用省名?那用半個省名,叫魯東大學就比叫煙臺師範學院霸氣;“郴州X專”知名度沒法打響,叫“湘南學院”就有底氣多了。


原則六:熱門省會城市是首選

當然“向更大的地名靠攏”原則在特殊情況下例外,有時建議使用小地名:比如城市本身很有吸引力話,選用城市名可起到突出地域性優勢的作用,北京是首都,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是城市名中最珍貴的,所以叫北京交通大學,就比叫北方交通大學或華北交通大學要好的多。叫南昌大學比叫江西大學響亮的多,畢竟江西窮呀。其他的城市名如天津、上海、南京、西安、哈爾濱這些大城市名稱歡迎程度也很高。所以放棄黑龍江商學院的省名,叫哈爾濱商業大學高大上吧?


當然,但凡沾“江蘇”兩字的大學不在南京,這是有歷史緣故的。國立中央大學曾改名國立江蘇大學,遭到普遍反對,原因就是江蘇大學不能代表中大的中央性。因此,中大隨後改名為國立南京大學。新中國成立後,沿用了南京大學這一名稱,包括拆分後的幾所大學。後來,真有了所“江蘇大學”,是江蘇理工大學合併了鎮江醫學院、鎮江師範專科學校改名而來的,位於鎮江。


比如徐州師範大學更名為江蘇師範大學,對於不瞭解辦學歷史、現狀和實力的人來說,顯然這一更名一下子就將百年名校南京師範大學給比下去了。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按照計劃,牡丹江師範學院計劃申請更名黑龍江師範大學,這讓哈爾濱師範大學怎麼辦。還有瀘州醫學院更名為四川醫科大學引發軒然大波,最後更名為“西南醫科大學”得以終止爭執。透過現象看本質,類似的高校更名,雖然目的之一是為了讓自己的名字更有吸引力,以便在方方面面獲得更好的資源來發展,但本質上折射出的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辦學急躁和追逐業績的內在衝動。


透過現象看本質,頻繁的高校更名,雖然目的之一是為了讓自己的名字更有吸引力,以便在方方面面獲得更好的資源來發展,但本質上折射出的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辦學急躁和追逐業績的內在衝動。


大學的品牌是和校名聯繫在一起的,更名並不意味著都是利好,對於有些大學來說更換一次名字,元氣還會大傷一次。好大學是不會輕易改名字的,有名的大學不會改名字,經常改名字的大學不是好學校。


對於那些本身硬實力出眾的高校來說,校名改成啥樣都無所謂。清華大學真的改名叫“五道口男子職業技術學院”,仍然會是全國學子趨之若鶩的頭牌;山東大學變成“章威即(章丘威海即墨)聯合大學”,也沒法改變學科實力暴打省內其他所有高校的現實。


因為,對一所高校的評價並不是看它的校名是否顯赫、有氣派,而是看它能否出大師、出成果、出思想。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早就說過:“大學者非謂有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兩百多年來從未改過校名,卻不影響它作為世界知名大學的地位,僅僅從這裡走出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有10多位。盛名顯赫的麻省理工學院就更不用說了,至今未聽說他們想把學院改為大學。德克薩斯農工大學如今已成名校,但始終不把“農工”二字去掉,因為這個校名已經成了響亮的名字。缺少“大學”以及冷門關鍵詞,既非“理工大學”也非“美國大學”或“法蘭西大學”,但並不妨礙它們成為世界聞名的優秀大學。這些學校規模都不大,但其輝煌的歷史和畢業生的成就,吸引著全世界最優秀學子的目光。



但是現行中國的教育政策,對於學院和大學的區別在規模、學科設置、專任教師等各個方面均有體現,大學高學院一個檔次。從某種意義上講,學院更名大學,相當於“升格”,意味著教育部以及社會各界對其辦學水平的認可,學校在其學科、專業設置、師資聘用中,也將擁有更大空間。對學校招生、畢業生就業都能起到帶動作用。專科學校升格本科更名後,除了以上優勢之外,其招生優勢更顯而易見,“在專科生源嚴重不足的今天,升本就意味著能在招生環節佔得先機。”


在唯學歷人盛行的職場上,用人單位對於應聘者的簡歷,第一眼關注的必定是簡歷封皮上的校名。看到名校學生,頓時倍加慈祥詳細加以詢問,看到不入流的校名,常常就是直接拒絕。某些用人單位一聽“師範”就會問你怎麼不當老師,聽“大學”就覺得比“學院”好,非常地沒文化。這種狀況也是眾多冷門院校,不知名院校煞費苦心要改名的原因:方便本校畢業生就業。


大學“瘋狂”改名,務必看清

成功改名,可以提高學校知名度,讓學校以及師生更有面子,還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投入,吸引優質的生源,是一件名利雙收的事情。不過,改名也有改名的煩惱,比如瀘州醫學院更名的歷程就一波三折。當然,更不是所有的改名效果都是積極的,有些學校幾經周折改名之後,得不償失,影響力反而變弱了,甚至有的不得不改回來。

一所大學的校名就是它的招牌,是一種無形資產,早已和學校的辦學理念、治學風格緊密融合在一起。更改校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能使學校與其辦學歷史和辦學理念形成割裂。

如果改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固然好;如果改名不能,那麼它不過是“換湯不換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