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回到鲁国后,为什么要“删诗书、正礼乐”?与其从事的教育工作有关吗?

王营评教育


孔子十五志于学,刻苦学习“六艺”;三十而立,立下“一文化人、克己复礼”的志向;四十而不惑,对三桓摄政、礼崩乐坏等社会现象有了深刻思考;五十而知天命,认清了自身的使命担当。

从五十一岁开始出来做官,从中都宰、司空到大司寇;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五十五岁开始,到六十八岁,周游列国十四年,经历了非人之难,对抚平人生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鸿沟,感到已经无能为力了。

孔子一生推崇自己的政治主张未果。他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其中子贡家产富可敌国,能文能武,出使各国如鱼得水;子路侠肝义胆,誓死追随恩师;子游、子夏、冉有等十哲个个是真金白银,货真价实,智囊团实力雄厚。再加上孔子身高1.93米,孔武有力,假若揭竿而起成立一个国家,简直易如反掌。孔子到了楚国之后,楚昭王曾打算给孔子一百亩地的封邑,但相国子西坚决反对,怕的就是孔子一行控制了楚国的地盘

孔子人性最大的光辉是恒心。《论语》中记载了他引用《易经》恒卦的卦辞,“非恒其德,或承之羞”,强调做事情要持之以恒。

“删诗书,正礼乐”是孔子“一文化人”的第二个战场。这也是他之所以能终开儒家学派的最好诠释。


环评红楼


君有问有答已拜读,甚有道理。只所以删诗书正礼乐,因为孔子是个有追求有情怀有理想的人,办教育利于当代,功在千秋。孔子到了晚年,潜心于授徒和整理古籍。相传儒家经典差不多都经过他的整理:“笔则笔,削则削",不仅使孔子赢得了极高的名声,而且确实有助于中国古典文献的保存和流传。既为后世儒家提供了丰富的智慧资源,也为文明中华的文化发展与繁荣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同时,正是由于这些传世的儒家经典曾经过孔子的整理与诠释,于是这些经典在后世中国便具有的地位,于是有人认为:“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道"。孔子的学术旨趣是“述而不作”,即对古典文献只是整理而不是创作,值得后来者称颂。


琴簧汗舞


这是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说的一句话。据史料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理想不能实现,于鲁哀公十一年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流亡生涯。他深感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于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兴办教育上来,正是在这个时候,孔子“删诗书,正礼乐”,使当时流传甚广的诗书礼乐文化得到纠正和改进。

孔子晚年为什么要“删诗书、正礼乐”?

一是教学的需要。孔子把诗、书、礼、乐、易、春秋确定为教学的基本内容,但当时的社会已经礼崩乐坏,导致这些内容繁复复杂,没有一个统一的版本,不适合学生学习,于是孔子动手根据自己的意愿,重新进行了整理和编撰,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从而也使中国西周以前的诗书礼乐文化得以保存。

二是维护传统礼制的需要。《诗经》中的“雅、颂”部分是直接运用于祭祀等重要仪典的“庙堂诗”,使它们回归正确的位置,表示孔子继承了周公“制礼作乐”的事业,维护了传统礼制,这当然是孔子想做和必须做的。

由此我想到了当今语文教材的编写。据报道,不久前投入使用的语文出版社新教材中,大幅增加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比重。一至六年级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30%;七至九年级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40%,每册安排两个单元的古诗文。语文出版社进行的这次教材修订,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绝对是一件好事。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载体,也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好的语文教材应当思想淳正、文质兼美,让学生兴趣盎然,并产生长久的依恋感。语文教材中大量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这是教材编写的正本清源,也是语文教育本色当行的标志。语文教材不应当是狭小封闭的空间,而应当贯穿今古,为学生开辟广阔的生活天地,增强学生认识世界、审视世界、改变世界的能力。所以,语文教材的编写应当像孔子“删诗书、正礼乐”那样,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像我们使用的“旅游指南”一样,引领学生走进古人的心扉,踏上令人神往的旅途;也应当像体育场上的跑道,给孩子们提供自由奔跑的平台和场所。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