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农民起义:杨玄感如果听得李密之言,或许就没有了唐宗武后

隋末农民起义遍地而起,最终太原的李渊抓住机会取得了天下,建立了中国大一统的王朝唐朝。其实,在李渊之前就有一支起义军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但因为主帅的急功近利、目光短浅而致失败,这就是杨玄感农民起义军。


隋末农民起义:杨玄感如果听得李密之言,或许就没有了唐宗武后

李渊剧照


老爹被吓死,儿子誓报父仇

杨玄感是隋朝重臣杨素的儿子,杨素因为权位过高令隋炀帝猜忌。杨广和太子杨昭设计用毒酒除掉杨素,但最终弄成了个笑话。有一天,杨广假意请杨素喝酒,太子作陪,三人关系融洽谈笑风生,其中却暗藏杀机。酒正浓时,宫女把毒酒端了上来,可惜的是因为紧张小宫女把酒杯的顺序放反了,太子杨昭喝下了毒酒。

隋末农民起义:杨玄感如果听得李密之言,或许就没有了唐宗武后

隋炀帝剧照


为了掩人耳目,酒的毒性不是即时发作,然而三天以后毒性大发的不是杨素却是太子,太子还算淡然,临终时说道:看来老天不想让杨素死啊,天意不可违啊!这话传到了杨素的耳朵里,杨素虽然没中毒却被吓得像中了毒一样,一病不起很快就死了。

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自此心中充满了仇恨,认为父亲的死是杨氏父子间接杀害的。于是他开始暗中找机会,起兵反叛。


陈胜吴广再世

公元613年,杨广不顾群臣反对,举全国之兵进攻高丽,命杨玄感押运粮草,杨玄感的机会来了。当时各地的农民起义已经愈演愈烈,便和好友李密商量起兵谋反。为了调动起押运粮草的农民的积极性,他学起了陈胜吴广。一天早上,他着急起所有的农民兄弟,说道:皇上降旨,让我们限期运粮,违期则斩,这里距离辽东遥远,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当今皇上五道,反正都是一死不如揭竿而起尚能有生的希望。

隋末农民起义:杨玄感如果听得李密之言,或许就没有了唐宗武后

农民起义


怨声载道的农民一听有人带头纷纷响应,甚至周边的农民也跑来响应,很快就集结了十余万的兵力,这让杨玄感振奋异常,感觉到了皇位的味道。


个人想法太多,错失机会

整顿队伍一个月后,杨玄感觉得攻打杨广的时间到了,但是不知从何下手,于是找李密商量。李密此人胸怀大志有勇有谋,他给杨玄感出了三天计策:

上策为:隋炀帝远征高丽,处于南面环海、北面有突厥的位置,只有西边一天通路。因此建议出兵占领秦皇岛以西的榆关,断绝隋兵的退路,就等于扼住了其咽喉。过不了多久,隋炀帝的大军就会气绝而亡。

隋末农民起义:杨玄感如果听得李密之言,或许就没有了唐宗武后


中策为:带兵直取长安,中原各地的农民军都会纷纷响应,而且长安有潼关天险,即使杨广率军回来,也有可以和其周旋的余地。

下策为:进军东都洛阳,虽然胜利的话可以打击隋朝的命脉,但是很容易遭到洛阳守军和杨广的夹击,胜败难料。

思来想去,杨玄感觉得洛阳物产丰富,宫殿华丽,加之自己求胜心切,因此没有听从李密的战略,偏偏选择了下策。


​兵败被杀,退出历史

出兵以后,果然如李密所料,洛阳久攻不下。杨玄感没了主意,又继续采取中策,向长安进攻,途径河南的灵宝县,守将杨智积为了拖住杨玄感,便派人大骂杨玄感。李密劝说不要在意这些,但是杨玄感觉得受到了侮辱非要打下灵宝再去攻打长安。

隋末农民起义:杨玄感如果听得李密之言,或许就没有了唐宗武后

李密剧照


灵宝还没打下来,杨广已经率军返回,铺天盖地的隋军从身后杀来。一群未经训练的农民军瞬间崩溃,杨玄感落荒而逃,不知跑了多远往身后一看只剩下自己的弟弟杨积善了。杨玄感不愿意死在隋军的手里,命令弟弟杀死自己,杨积善痛哭流涕用剑刺死了哥哥,还没来得及自杀就落入了隋军手里。


隋末农民起义:杨玄感如果听得李密之言,或许就没有了唐宗武后

李密剧照


杨广灭了杨玄感的九族,还说:一个杨玄感就能召集几十万大军,看来天下人还是太多了。于是命令部下借此大开杀戒。杨玄感此次起兵可谓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采取了李密的上策,隋朝灭亡的时间又会提前。然而,杨玄感在战略决策上,更多的掺杂着个人想法,不愿做艰苦的工作,就像早一点拿下都城自己登上皇位,因此失败也是必然的。否则的话,中国的历史可能会改写一下,李唐王朝是否存在尚未可知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