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中,秦叔宝为什么被排在了最后一位?

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世民为了怀念当初一起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著名画师阎立本,描绘了真人大小的二十四位功臣图,面北而立,永挂凌烟阁之内。

凌烟阁分为三层:

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

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

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中,秦叔宝为什么被排在了最后一位?

按照排名,依次为:

一长孙无忌,二李孝恭,三杜如晦,四魏征,五房玄龄,六高士廉,七尉迟恭,八李靖,九萧瑀,十段志玄,十一刘弘基,十二屈突通。十三殷开山,十四柴绍,十五长孙顺德,十六张亮,十七侯君集,十八张公瑾,十九程知节,二十虞世南,二十一刘政会,二十二唐俭,二十三李勣,二十四秦琼。

看到这里,很多人或许会说,在民间传说和小说演义里,大名鼎鼎的秦琼秦叔宝,为什么被排到了最后一位呢?按理说,他即使不排在第一,前五也应该有他才对,这是怎么回事呢?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中,秦叔宝为什么被排在了最后一位?

功劳虽多,却多数与李世民无关

不可否认,作为唐初名将,秦叔宝的功劳确实很大。但功劳的大小,也要看这份功劳服务的对象是谁,对于现任皇帝的功劳大小,才是最为关键的。

很不巧,秦叔宝的战功,几乎都是玄武门之变前的。对于李渊来说,秦叔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中,秦叔宝为什么被排在了最后一位?

这从秦叔宝在李渊时期,便被封为国公,就可以看得出来。要知道,同时期的大部分人,都是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才获封的国公。不过,秦叔宝的功劳虽多,却多数与李世民无关。

名气虽大,不代表就能排在前面

无论是在小说、评书、还是影视剧中,秦叔宝往往是作为主角出现,故事都是围绕他来展开的。因此,造成了在人们心中,秦叔宝的名气很大、地位很高,而凌烟阁排名末位一事,就让大家无法接受。

如果秦叔宝的地位不高,为什么都选取他的角度,来展开故事呢?其他人就不可以作为主角吗?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中,秦叔宝为什么被排在了最后一位?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事实上,秦叔宝之所以能够代表这段历史,是因为他的经历和阅历足够复杂,可以通过他来更好地把这段历史、人物串联起来。

秦叔宝先是在隋朝将领来护儿手下;后来跟随张须陀平定农民起义;兵败李密之后,划归到裴仁基手下;然后再跟随裴仁基一起投奔李密,来到了瓦岗门下;等到李密被王世充打败之后,归降王世充;后又看到王世充任人唯亲,不是能够成大事的人,就与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了李世民。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中,秦叔宝为什么被排在了最后一位?

拥有这份经历,能将当时天下最有权势的几大势力,都联系在一起的,只有秦叔宝一人;其他的人物,哪个能有这份阅历?

所以说,无论是小说、评书、还是影视剧,都会采用秦叔宝为主角,这样才能将这段历史演绎的更加合理。因此,我们不能单凭艺术演绎,就认为秦叔宝的功劳是最大的。

当然,他对唐朝,也确实有大功劳,只是没有演绎里那么夸张。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中,秦叔宝为什么被排在了最后一位?

贞观年间,基本是在养伤中度过

《新唐书·秦琼传》记载:“尝曰,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

在李世民的贞观年间,由于年岁已高,秦叔宝基本上都是在养以前的旧伤,很少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他没能像李靖、李勣那般,有大破东突厥的赫赫战功;也没能如尉迟恭那般,数次救李世民的性命,尤其是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诛杀齐王李元吉、逼宫李渊,让李世民顺利获得政权。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中,秦叔宝为什么被排在了最后一位?

相比之下,几乎都是在李渊时期,获得大量战功的秦叔宝,也就没那么突出了;而且,秦叔宝病逝五年后,李世民才在凌烟阁,分封二十四功臣的。

要知道,李世民时期,能臣干将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秦叔宝依然能榜上有名,已经算是李世民对他高看一等、厚爱一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