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拳系列 | 回族七式门武功立德为先功夫为基强身为要技击为旨

百家拳系列 | 回族七式门武功立德为先功夫为基强身为要技击为旨

  一、源流及传人

  回民七式门拳,亦称七士、齐式、七式、骑士。据传由宋朝初期回族武士所创。

  源流及传人

  清末民初(1825-1935),豫地穆郑两家前辈在河南朱仙镇设武备学堂,传授七士门拳。1926年,杨茂松任穆家武备学堂大学长,其弟杨茂才随兄学艺,得到穆家先师的教诲和严格的训练,特别是七士门泰斗穆松林先生的真传,全面继承了七式门拳。期间,王子平、常振芳、查瑞荣、杨世杰等回族武林先辈与七士门拳师们常有往来。民国时期,杨茂才移居陕西,遂在秦地传播七式门拳。

  先师杨茂才是七士门拳派的代表人物,以精湛的技艺被民国时期回族宗教领袖达福生聘为保镖。居陕后,杨茂才潜心研习七士拳,并培养训练出许多优秀徒弟、学生,为七士拳的发展及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先师杨茂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可贵的是积累了大量的拳学资料,笔者曾上世纪八十年代协助先师整理记载了七式门的功法、资料,编撰成文,在陕西省体委的资料征集活动中荣获过“陕西省武术资料挖掘整理贡献奖”。先师的优秀弟子计有秦宝成、马保平、郭桂荣、郭桂林、侯玉顺等人。

  七式门拳式名称

  七式门拳具有系统的训练方法,精妙的技击方略,独特的修持方式,以及优秀的养生理念和健身内容。

  (一)七式、骑士,亦叫汤瓶势

  1、劈式;2、抹手式;3、旱游船式;4、辘轳式;5、兽头式;6、夜行犁式;7、插花式。

  (二)八法

  1、二十四攻手;2、二十四截手;3、三十六手头;4、二十四跤;5、七十二小手;6、兵械搏斗法;7、内功修持法;8、站八姿。

  (三)拳、械套路

  师傅叫做玩意,有十三式(大十三式、小十三式、花十三式、小盘式),泰山游四门,六路钻,三路炮,二十四拱手,十八枪,三十六枪,五趟圣拳,对练有单刀破枪、刀砌片(亦叫自手持刀)二十四截刀等。

  (四)内功修炼

  静功易筋经:霸王举鼎,阴阳掌,恨天无把,恨地无环,金钩倒挂,脑后掌,捧香炉,护心掌;动功洗髓经:金龙滚砂,倒曳九尾牛,翻江搅海,白猿拊桃,风摆荷叶,仙人指路,淑女浣纱,轻摇蒲扇。

  要领:灵根动,意根守,慧功效。

  (五)功法练习:

殳、抓镡、软沙掌、沙包、搓功、鼎功、洗功、睡功、三分练、七分搓。

  (六)拳谱、歌谣之一

  托天雷起真传,拔火烧天门户严,佯攻翻作鸳鸯腿,插花收头肘双箭,避法神奇鹊踏枝,秋风扫叶鹞步闪,巧女认针开四门,进步穿心顺风莲,玉兔奔月十字战,挂面脚下劈华山,单鞭救主蒙面沙,蛇步汤瓶辘轳转,铁帚手起三炮,反臂擒得鹞抓肩,销口带箭勒马势,怪蟒出洞鹤升天,二郎蹬山探海捶,蝎子步下走四拳,乌龙摆尾回身捶,策马喝令凯歌返。

  

体会与感悟

  回族七式门武功是中华武术中的优秀门派,是回族武术的“三宝”之一,强调立德为先,功夫为基,强身为要,技击为旨。

  多年来,笔者跟随杨茂才先生习练七式门等武功,对先生所传授的武术真谛潜心习练,未敢稍有懈怠,并时与师兄弟们研讨切磋,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均有收益。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秦宝成师兄在担任河南嵩山少林寺武校总教练时,为进一步挖掘整理七式门武功,专程到开封、周口、西安、铜川、天水等地寻访七式门同仁,相互学习借鉴,受益压浅。1983年,师兄曾与少林寺武僧素喜大师谈及七式门武功,并演练给大师指正。素喜大师认为,回族的七式武功与少林武功有着较密切的联系,也证实了站八姿的一些动作与少林的易筋经、洗髓经颇有相似之处。同时,我们在多年武术学习的过程中,尝试把七式的功法运用到散手运动中,曾收到显著的效果。

  由于热兵器的迅速发展以及武术实用意义的转型,七式门拳术的学习和继承者为了顺应形势,刻意加强了武术套路的观赏性教学,出现了逐步放弃内功修持和实战技法的倾向,这就在客观上制约了七式门武功的健康发展,致使七式门武功的一些精良技法濒临失传。

  陕西河南等地的七式门武术习练者,基本是“风搅雪”式的训练方式(即也学其他的武术套路)。因此,以查拳、弹腿面目公开现身者甚多,而不肯轻易展示其真实技艺,甚至回族七式门传人也常“秘不示人”。由于先辈拳师的相继去世,加之宣传力度不足,及多数习练者操技自赏的心态,使七式门武术得不到广泛传播,甚至将有失传湮灭的危险。

PS: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的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