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其實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在生活裡,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不如意的事情,當遇到不順的事情的時候,我們當中的絕大部分人,第一反應都是抱怨。抱怨工作太多、抱怨命運不公、抱怨別人做事做得不夠好等等。

如果要給抱怨分類的話,大致可分成兩種,一種是抱怨別人對自己不公平,抱怨別人;另一種是環境不好,抱怨這個環境。但是,這些總是愛抱怨的人卻從來沒有抱怨過自己,相反他們每次抱怨都只是在一味推卸責任,撇清自己。

抱怨,其實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曾經在一本書裡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漂亮女人年輕的時候嫁給了一個經濟條件很不錯又很愛她的丈夫,婚後辭了職,在家生兒育女,當全職主婦。因為丈夫會賺錢,還僱了保姆,所以在家務上也不用操勞,就這樣豐衣足食過了十幾年。人到中年,忽然有一天,丈夫得了癌症,可以依靠的人不能再讓她依靠了,錢也因為給丈夫治病花光了,還欠了很多外債。她變得要自己做很多事情,她總是抱怨:抱怨自己的命不好,抱怨老天待她不公,抱怨朋友冷漠,她還抱怨丈夫當初讓自己過得太好,導致自己現在連開車、做飯都不會。她一天到晚哀愁,不知道丈夫去世了自己的生活要如何維繫下去。後來她的抱怨讓子女都聽不下去了:不會開車煮飯,你可以學啊,我們這麼大了不需要你照顧,你只要顧好自己就可以了,你又不是沒手沒腳,怕什麼!

抱怨,其實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上面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愛抱怨的人。她的抱怨,來源於生活環境的驟變,而她卻沒有應對這種驟變的能力,這其實是對自己無能的一種憤怒。她養尊處優十多年,生活環境突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她自己卻早已失去了獨立生存的能力了,只好怨天怨地,讓自己的心裡好過一點。留心觀察,我們不難發現,生活裡那些愛抱怨的人,都會有這樣一個想法:我是對的,錯的別人或者是環境

抱怨,其實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實際上,我們之所以愛抱怨,是因為我們在承受生活壓力方面的心理能力較弱,一旦遇到挫折或者不公平待遇,自信心便容易垮塌,耐性容易耗竭,抱怨只是我們減緩內心焦慮的主要方式罷了說白了,愛抱怨只是因為不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我們無法解決眼前的問題,只好把責任推卸到環境和他人身上。但是,沒有節制的抱怨只會生出更多的抱怨,在我們周圍形成黑色的怨念牆,自己突破無門,別人也會避而遠之,最終給人落下一個性格差、情商低的印象,久而久之自己也會困在負能量中,難以自拔。而那些我們遇到的問題呢?它們依舊在那裡阻礙著我們前進的腳步,你無法改變它,還要安慰自己是命運不公。

☆繼續閱讀

抱怨是一種“傳染”病,聰明人都應遠離生活中那些愛抱怨的人

抱怨在哪裡,偉大的產品就在哪裡

老天爺才不會生氣呢!他根本就聽不見我在罵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