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河南發現樓蘭王墓誌,稱樓蘭美女是華夏族,簡稱“西夏”

樓蘭美女,是指1980年穆舜英發掘出一具女性乾屍,史稱“樓蘭美女”,是迄今為止新疆出土古屍最早的一具,距今約有3800年的歷史。它一經發現即引起轟動,但至今它的身份依舊是個謎團。有人說它是古羌人,也有人說它是月氏人,又因為它身上有白種人的特徵,甚至被一些報告稱為“歐羅巴人”。所以,關於它所代表的人群具體屬於何種種族類型,以及他們生前是當地土著還是從他處遷徙而來等問題至今在考古界仍眾說紛紜。今天,我們試圖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於洛陽發現的兩塊墓記,解開它身上的這個秘密。


1931年,河南發現樓蘭王墓誌,稱樓蘭美女是華夏族,簡稱“西夏”


樓蘭美女的鄰居們

3800年的歷史,距今天的確有些遙遠,在這個年代裡,新疆或者西域發生了什麼,我們只能依據傳說,以及漢代史籍的明確記載向前推理。樓蘭美女乾屍發現於羅布泊,敦煌、哈密、鄯善、吐魯番、庫爾勒、若羌、且末、和田、阿克塞、肅北、瓜州、尉犁、民豐、于田、墨玉、玉門、鐵門關等都處於羅布泊周邊地區。據《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西域傳》記載,在這個區域裡,早在2世紀以前,就有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 樓蘭。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

這就是說,在漢代之前,樓蘭邦國或者部落就是一個存在,同時,今天的考古發現,樓蘭故城周邊有大量的農田與水利設施存在,而且,在這一帶,人們去世後陪葬有一個習俗,即是向逝者身上撒大量的種子,預示生命像莊稼一樣,一茬又一茬,生生不息,和樓蘭美女同樣有名的小河公主去世後就享受到了這個待遇。


1931年,河南發現樓蘭王墓誌,稱樓蘭美女是華夏族,簡稱“西夏”


這是史籍記載和被考古發現的。據清代專門研究西北史的著名學者徐松考證(《漢書西域傳補註》)的“西域其三十六國”名稱是:

婼羌國、樓蘭國、且末國、小宛國、精絕國、戎盧國、扜彌國、渠勒國、于闐國、皮山國、烏稈國、西夜國、子合國、蒲犁國、依耐國、無雷國、難兜國、大宛國、桃槐國、休循國、捐毒國、莎車國、疏勒國、尉頭國、姑墨國、溫宿國、龜茲國、尉犁國、危須國、焉耆國、姑師國、墨山國、劫國、狐胡國、渠犁國、烏壘國。


1931年,河南發現樓蘭王墓誌,稱樓蘭美女是華夏族,簡稱“西夏”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與樓蘭相鄰的若羌、且末、焉耆、皮山、和田等等相鄰的或者周邊的這些城邦:

若羌是古羌人建立的城邦,國王名叫去胡來王。羌是部族名,而若羌是羌的一支(同黃牛羌、白馬羌一樣),故名若羌;

且末國更早叫俎末國,俎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類似於盤子樣的東西。末是指物的端、梢、尖端,也就是事物的盡頭,還為我們留下了一個“末大必折”的成語,意思是樹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幹。這是一個崇尚生殖的城邦,族群香火廣佈,延續至今,複姓且末已改為單姓且氏、沮氏、末氏、車氏、卡氏、播氏、仙氏、者氏、輝氏、昌氏等等,融入各氏大家庭。


1931年,河南發現樓蘭王墓誌,稱樓蘭美女是華夏族,簡稱“西夏”


焉耆是一個崇拜龍的民族,王族龍姓,俗稱龍家,後來遷至河西,成為晚唐歸義軍時期活躍的一支部族,今天河西地區的龍姓人與這個部落亦有關係。

皮山是華夏民族在西域建立的最早的城邦,我們在以前的文章裡,專門介紹過,他們是周公旦的後代,祖籍山東,後來一路遷徙到了西域,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權,皮山的皮來自《左傳》中記載的“樊皮叛王”,樊皮是樊仲皮,周朝王族,他去世後,他的族人為避刀斧之禍,舉族逃離西周境地,而後以“皮”姓了。

和田人即是于闐人,這個民族是以塞人自居的,但在後來因為仰慕唐朝,有兩位君主改姓李,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于闐李氏王朝。自稱“唐之宗屬”的李聖天的形象,在現在的敦煌壁畫裡還能看到。

……


1931年,河南發現樓蘭王墓誌,稱樓蘭美女是華夏族,簡稱“西夏”


通過這些,人們可以看到,當年西域的這些城邦與中原民族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漢代,他們被漢朝政府統一“收編”,成為了漢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漢史裡把他們記了個清楚明白。再往前的歷史是,這一區域在歷史上屬於西王母古國或者部落聯盟,周穆王西巡大多數地方都在新疆,商代婦好墓中也有新疆出產的和田玉,還有新疆發現公元前5世紀的絲綢以及秦始皇陵發現的金駱駝等等,都無一例外地證明了早在漢代之前,中原民族與西域民族的密切往來。他們都是遠古華夏民族的組成部分。

按照《漢書》的記載,當時,樓蘭王國有1570戶人家,共14100口人,國都名“打泥”。又說:“地沙滷少田,寄田仰谷分國。國出玉,多葭葦(蘆葦)、枝柳(紅柳)、胡桐家(胡楊)、白草(芨芨)。民隨畜牧,逐水草。有驢馬,多駱駝。能作兵,與婼羌同。”在“與婼羌同”裡,樓蘭國不可能是個例外。


1931年,河南發現樓蘭王墓誌,稱樓蘭美女是華夏族,簡稱“西夏”


樓蘭美女的親戚們

漢昭帝時,樓蘭改國名為鄯善,並請求朝廷駐軍伊循(今米蘭古城,位於若羌縣城東80裡處,距三十六團團部5公里處)。昭帝便在伊循城置都尉,行屯田。從此,樓蘭便成為中央政府控制西域的戰略支點。東漢時,樓蘭在絲綢之路上依然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東漢政府在樓蘭大規模屯田,開發樓蘭。此後直至魏晉累積幾百年之久,樓蘭一直是內地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樞紐,再後來,樓蘭便很少見於史載,於公元630年突然神秘消失。

樓蘭人去哪裡了?因此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問題。1932年,在洛陽老城東15公里的天皇嶺出土了北魏正始二年(公元505年)鄯月光墓銘一方,磚志長45.8、寬23釐米。志文4行,行9-10字。其文曰:大魏正始二年歲次乙酉/十一月戊辰朔二十七日甲/午,前部王故車伯生息/妻鄯月光墓銘。(刁淑琴、朱正慧《北魏鄯乾、鄯月光、於仙姬墓誌及其相關問題》,河南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第12期)


1931年,河南發現樓蘭王墓誌,稱樓蘭美女是華夏族,簡稱“西夏”


前部就是車師國,在今吐魯番交河故城,生息就是長子,鄯月光是一個人,以鄯善的“鄯”為姓,說明她是鄯善國的國民,甚至王族,月光是她的名字。她是車師國國王長子的妻子。鄯善國與車師國相鄰,兩地有婚姻的往來實屬正常,但能嫁到國王家的人,地位當然不會很低,或是公主或等同於公主這個級別。

這就是說樓蘭美女在河南有了“親戚”,她的同族們在北魏時到了洛陽。在《魏書·西域傳》中的這樣一段記載:“車師國,一名前部。其王居交河城……世祖初,始遣使朝獻……正平初(公元451年),遣子人侍,自後每使朝貢。”文物專家據此分析,鄯月光的丈夫可能是被作為“質子”的身份來到洛陽的,而這也成為了北魏王朝與西域諸國友好往來的見證。


1931年,河南發現樓蘭王墓誌,稱樓蘭美女是華夏族,簡稱“西夏”


比鄯月光墓記發現更早一年的是,即1931年,在洛陽老城東北後溝村關帝廟出土了鄯乾的墓記。鄯乾在歷史上是一個有名有姓的人,469-512年,河南洛陽人。北魏大臣,鄯善王鄯視長子。他的祖父是鄯寵,侍中、鎮西將軍、鄯善王;他的父親是鄯視,字真達,平西將軍、青平涼三州刺史、臨澤懷侯。從墓誌上看,鄯乾年少時“以長子入侍北魏”,做了質子,但他在這裡也做了北魏的官員,拜員外散騎侍郎,遷輔國將軍,轉城門校尉;出任徵虜將軍、安定太守,襲封鄯善王。永平五年,去世,時年四十四,贈徵虜將軍、河州刺史,諡號為定。

墓記中說的“西夏”通俗地理解就是西域的華夏族,就是西戎。這不僅讓樓蘭美女的身份更加明朗,也可以看到北魏王朝將西域的城邦當作中原郡縣一樣地來治理,西域的城邦首腦不僅要接受北魏王朝的任命,向北魏王朝進貢實行自治的同時,還要將兒子送到京師作為人質。看得出來,鄯善王是以國為姓的,而鄯乾可以說是樓蘭美女的“直系親屬”了。


1931年,河南發現樓蘭王墓誌,稱樓蘭美女是華夏族,簡稱“西夏”


比鄯乾墓記發現更早的是於仙姬墓記。1926年,出土於河南洛陽市南陳莊村石山。1938年于右任捐藏西安碑林。篆刻於北魏孝昌二年(526年),高46釐米,寬38釐米,雙鉤陽刻楷書。於仙姬也是以國為姓的,她是西域于闐國的公主,享有九十歲之高壽。史籍裡,她的生平事蹟很少,墓記讓人們得知她是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夫人。居魏宮七十餘年,死後陪葬“西陵”。與鄯月光、鄯乾一起,他們都是北魏時期西域諸國“

樂中國土風,因而宅者”,“萬有餘家”的歷史佐證。

這就是說,樓蘭美女及其“鄰居”為車師國和北魏王朝貢獻過2位王后,而為了便於現代人好記,我們姑且將這個族群稱為“月光族”,他們都姓“鄯”,鄯同、竝,是併合在一起的意思,善則有吉祥美好之義。


1931年,河南發現樓蘭王墓誌,稱樓蘭美女是華夏族,簡稱“西夏”


結語:現在,這段關於樓蘭美女身份的文字似乎可以結尾了。但我們還有點意猶未盡,也便想很累贅地強調3點:1.樓蘭鄰國焉耆是“月氏”的諧音;2.河西走廊是月氏人的故鄉,他們的風俗同於羌,亦是新疆的原住居民之一;3.月氏的“月”在古漢語裡的讀音與“肉”相同,月氏也被稱為“肉支”、“禺知”,他們的語言很可能屬於漢藏語系,屬於遠古的西王母部族,亦為華夏族。


1931年,河南發現樓蘭王墓誌,稱樓蘭美女是華夏族,簡稱“西夏”


在這些漢字傳遞的信息裡,應該看到樓蘭美女從“鄯”的美好吉祥,甚至我們將其稱為“月光族”的用意——西王母部族就是崇拜月亮的民族,一個以女性為首領的部落聯盟。今天的人們不能一看到白人就說他們是“印歐人”,從樓蘭美女的身上不難看到中國自古就是有白人的,而在新疆這個人口交流彙集的地方,若無白人則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重要的是,樓蘭美女後裔們心向中原、熱愛中國。(文|路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