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關中侯是什麼爵位?軍司是什麼職位?晉《劉韜墓誌》考釋

晉《劉韜墓誌》,志高58.4釐米,寬16.4釐米,5行,行13字,隸書。清乾隆年間出土於河南偃師,清代著名金石學家武億於1783年訪得。武億《偃師金石遺文記上》載:“案志向為土人掘井出之,已二十餘年,仍棄置民家,乾隆癸卯(1783年)餘自杏園莊假之而歸。石以今尺量度,不過二尺餘,上銳下齊,作圭形,無年月可考,字皆完好無缺。晉碑世不多有,而此志尤喜為餘得,獨不淪毀,亦其有幸不幸與!劉君官不為卑,然於功狀竟無所鋪敘,古人之不溢美,尤為可愛如此。”(轉自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


古代關中侯是什麼爵位?軍司是什麼職位?晉《劉韜墓誌》考釋

《劉韜墓誌》拓片


《劉韜墓誌》無立碑年月,碑文:“晉故使持節都督諸軍事徵東將軍軍司、關中侯劉府君之墓,君諱韜,字泰伯,叔考處士君之元子也。夫人沛國蔡氏。”故證為晉代墓誌。此碑書法精熟,勁挺流暢,雄強挺拔。

一、武億其人及《劉韜墓誌》相關記載

作為清代乾嘉時期著名的學者,武億既有著高深精湛的學術造詣,剛正不阿的處世原則,還有著坎坷不平的人生經歷。

據《偃師名人傳略》載:武億(1745-1799年),字虛谷,一字小石,自號半石山人,偃師老城人。武紹周子。幼秉庭訓,發憤讀書,乾隆三十年(1765年) 應童子試,偃師令見其文奇,拔擢第一。三十五年中舉人,四十五年中進士,五十六年授山東博山知縣。

在任,他體察民情,輕賦薄役,處理積案,勸民節儉,創建書院,啟發民智,使博山大治。時大學士和珅專權,其爪牙橫行州縣,搜刮民財,無人敢問。他不畏強暴,抓而杖之。山東巡撫吉慶,唯恐得罪和坤,曲奏皇上,罷了武億的官。百姓聞訊,集數千人到濟南府叩首“乞留”終未獲準。

罷官後,他困苦潦倒,連回家路費都沒有,主講啟文、清源、春風諸書院以餬口。他學識淵博,著述頗豐,刊世的經學著作有《群經義證》、《經讀考異》、《三禮義證》、《四書考異》;金石著作有《金石三跋》、《金石續跋》、《偃師縣誌·金石錄》、《錢譜》等,另有《授堂札記》、《授堂詩鈔》等。還主編有《魯山縣誌》、《寶豐縣志》和《陝縣誌》。嘉慶四年(1799年) ,仁宗親政,罷黜和珅。十一月,召武億進京,欲委重任,惜武億已於十月逝世。追封“天官”。

黃易《嵩洛訪碑廿四圖》之《小石山房》載:“偃師武君虛谷得晉徵東將軍劉韜碣,因構小石山房貯之。餘造訪捫賞,潤如兂玉。虛谷又出古玉圭共玩,堪稱二妙。”

徐珂《清稗類鈔》記《武虛谷藏晉劉韜墓誌碑》,雲:“乾嘉以還,金石專門之學,偃師武虛谷大令與錢塘黃小松司馬齊名。虛谷博洽精考據,尤好金石。桃園莊農家掘井,得到晉《劉韜墓誌》,急往買之,自負以歸。石重數十斤,行二十餘里。至家,憊頓幾絕。日夕撫玩,珍秘特甚,亟仿造一贗石,以應索觀及索打本者,真者則什襲而藏匱。歿後,其猶子某疑其為重寶也,夜盜之出,竭畢生力,幾弗克負荷。及啟視,石也,則怒而委之河水。”

錢大昕《潛研堂金石跋尾》:“右徵東將軍軍司劉韜墓版文。乾隆癸卯,偃師武進士億於本縣杏園莊得之。其文雲:……凡四十七字,其詞簡而不記年月。其石廣二尺餘,餘題為墓版文,上銳下平,如圭形,與漢碑式異。予題為《墓版文》,未知其然否也。‘軍司’之名不見於《晉志》,而紀傳屢見之。”

王昶《金石萃編》:“關中侯劉韜墓誌。碣高一尺八寸,廣七寸,凡五行,行十字,今在偃師武氏。”

王壯弘《崇善樓筆記》雲:“徵東將軍、軍司《劉韜墓誌》,隸書五行,首三行每行十三字,第四行二字,第五行六字。字大寸許,最後一字處橫泐一道,石形上銳下齊,作圭形,無年月。潛研堂金石跋文以為墓版。石向為偃師土人掘井出之,乾隆癸卯,始為武虛谷大令得於邑之杏園莊民家,道光丁未又為介休馬氏所得,時王楨適客洛中,獲拓十本,此其一也。今翻刻無慮數十,真本絕不易得。”

二、《劉韜墓誌》中的“關中侯”是什麼爵位?

“侯”是古代之五等爵位之一,居公之下,伯之上。漢代封爵僅限王侯二級。《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記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冬十月,始置名號侯至五大夫與舊列侯、關內侯凡六等,以賞軍功”。裴松之引《魏書》注:“置名號侯十八級,關中侯十七級,皆金印紫綬;又置關內外侯十六級,銅印墨綬……,皆不食租,與舊列侯、關內侯凡六等。臣松之以為今之虛封蓋自此始”。

關中侯,封爵名。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始置,十七級爵名,無食邑租稅之虛封。三國魏定秩為六品。晉及南朝宋、齊沿之。梁、陳為九品。

關中侯是東漢末年曹操立魏王時設置的爵位,爵十七級,以封賞軍功者。關中侯、關內外侯只是借用關中地名封號而已,與“東自函谷關、西至隴關;二關之間,謂之關中”的實際封地,並無任何聯繫,是當時的一種虛封爵位,沒有餉祿,僅代表榮譽而已。


古代關中侯是什麼爵位?軍司是什麼職位?晉《劉韜墓誌》考釋

關中侯金印1


古代關中侯是什麼爵位?軍司是什麼職位?晉《劉韜墓誌》考釋

關中侯金印2


據瞭解,目前我國藏有4方“關中侯”龜紐金印:一是1982年出土的河南省鄧州市博物館藏的關中侯印,高0.9釐米、邊長2.4釐米,重125克。印體呈方形,篆書白文“關中侯印”四字。印鈕造型為一隻昂首爬行的烏龜,背部刻鑿直線紋和曲尺紋。二是上海博物館藏品,為書畫家韓天衡所捐,出土處未知;三是1957年長沙陳家大山20號墓出土的晉朝“關中侯”龜紐金印,通高2.1釐米,邊長2.4釐米,重125克,白文篆書。四是1985年南京直瀆山東晉墓葬出土的“關中侯”龜紐金印,通高2.1釐米,邊長2.4釐米,重118克,印紐與鄧州出土的“關中侯”龜紐金印十分接近,篆書白文。


古代關中侯是什麼爵位?軍司是什麼職位?晉《劉韜墓誌》考釋

王方琮跋《劉韜墓誌》


三、《劉韜墓誌》中的“軍司”是什麼職位?“軍司”與“軍師”有什麼不同?

張政主編的《中國古代職官大辭典》解釋“軍師”說 : “高級幕僚。或說西周軍中已置 , 漢朝軍中或置 , 參謀軍務。東漢末曹操置於丞相府 , 掌文武官吏銓選、刑獄、軍務等 , 位高於長史。三國魏諸公、重號將軍府皆置 , 主管軍務 , 五品。”

解釋“軍司”為 : “出征時主帥的主要僚佐。西晉因諱改‘軍師’置。佐主帥統帶軍隊 , 有匡正、監察主帥之負 , 常為繼任主帥人選。出征時可給兵。”

“軍師”,按《通典·職官典》、《文獻通考·職官典》等記載,均以為古代軍中掌管監察軍務之職,併為主將出謀劃策。漢、三國、晉歷朝軍中均設。《後漢書·隗囂傳》雲:“囂既立,遣使聘請平陵人方望為軍師。”

三國時,魏以荀攸為軍師,吳以朱然為右軍師,蜀以諸葛亮為軍師將軍。晉時為避景帝司馬師之諱,改為軍司。南朝梁武帝時以羊侃為大軍司,以後逐漸廢除。

事實上,狹義的“軍師”只是個職銜,而廣義上的“軍師”可以上溯至戰國時代。據《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曰: “(田)忌進孫子於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其後魏伐趙,趙急,求救於齊,齊威王欲將孫臏,臏辭謝曰:‘刑餘之人,不可。’於是乃以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這被認為是關於“軍師”一職的最早記載。它不但說明了“軍師”作為統帥助手, “坐為計謀”的行事特點,還特別表明了國君對其“遂以為師”的特殊尊重。

《三國志》中記載,曹操軍府中設有軍師、中軍師、左軍師、右軍師、前軍師。與軍師相近,曹操軍府中還設有軍謀掾,又有軍謀祭酒。

《通典》說曹魏時軍師“凡諸軍皆置之 , 以為常員”。 清代洪飴孫也說 : “魏氏官制 , 名與漢同而實變之。……符節屬九卿而轉為臺主 , 公府之屬增至百餘,軍師之名遍列諸署。”

《通典》卷二九小字注即說 : “魏荀攸為軍師 , 軍國選舉及刑獄法制皆使決焉。”可見 , 軍師可掌軍國選舉及刑獄法制。

“軍司”,《通典》卷二九《職官十一・監軍》說到“軍師”時記 : “晉避景帝諱 , 改為軍司 , 凡諸軍皆置之 , 以為常員 , 所以節量諸宜 , 亦監軍之職也。”

史料表明 , 軍司也有參謀軍計的職責。《晉書》卷六八《顧榮傳》 : “元帝鎮江東 , 以榮為軍司 , 加散騎常侍 , 凡所謀劃 , 加以諮焉。”

東晉義熙十二年 (416年) 八月 , 劉裕率眾北伐 , “以世子為中軍將軍 , 監太尉留府事。尚書右僕射劉穆之為左僕射 , 領監軍、中軍二府軍司 , 入居東府 , 總攝內外。”

軍司還是有軍師並不具備的一些特點。首先 , 軍司可以獨立統軍作戰 , 而且統軍作戰時受主帥的調遣。晉武帝時 , 安西將軍石鑑曾遣安西軍司杜預進擊隴右寇盜 , 杜預認為時機不成熟 ,“陳五不可 , 四不須”。石鑑大怒 , “復奏預擅飾城門官舍 , 稽乏軍興 , 遣御史中丞徵詣廷尉。以預尚主 ,在八議 , 以侯贖論。”

其次 , 主帥因故不能行使職權時 , 又往往以軍司攝行其職 , 軍司還常常是主帥職位的繼任者。《晉書》卷八六《張軌傳》 : “晉昌張越 , 涼州大族 , 讖言張氏霸涼 , 自以才力應之。從隴西內史遷梁州刺史。越志在涼州 , 遂託病歸河西 , 陰圖代軌 , 乃遣兄鎮及曹祛移檄廢軌 , 以軍司杜耽攝州事 , 使耽表越為刺史。”

說明軍司雖有監視主帥之責 , 但在地位及名分方面 , 它們又從屬於主帥 。而且 , 他常常即是主帥職位的繼任者。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碑刻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