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華為禁令,讓相關企業股票一瀉千里!全球供應鏈結構太脆弱

多達4.6萬億美元的貿易流量將在不同地區間重新平衡。


作者 | 羽立

當美國商務部對華為的禁令再次升級,全球任何為華為供貨的芯片公司都面臨震盪。消息一出,華為產業鏈相關企業的股票市值一瀉千里,全球供應鏈結構的脆弱被無情地揭露出來。


美國的華為禁令,讓相關企業股票一瀉千里!全球供應鏈結構太脆弱

病毒大流行也好,華為遭遇的困境也好,都是偶發的小概率事件,但供應鏈風險管理早就成為各行業首席執行官面臨的緊迫問題。貿易緊張、自然災害和地緣經濟的破壞都暴露其脆弱性。全球工業供應鏈的複雜性更成倍地增加了風險。托馬斯·鮑姆加特納是麥肯錫高級合夥人,他與兩位同事撰文預測未來工業供應鏈的變數。

他們指出,一家汽車製造商約有250家一級供應商,而整個價值鏈的供應商數字激增至18000家;航空航天製造商平均有200家一級供應商和12000家所有級別的供應商;科技公司的一級供應商平均有125家,所有層級的供應商也超過7000家。如果無法成功管理這些複雜且不透明的供應鏈公司,任何企業都將面臨高風險。即使是30天或更短時間的短暫中斷,也會使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減少3%~5%,更長時間的損失更不可計量。

因此,是時候在運營模式中建立彈性了。如果領導者願意採取大膽行動,端到端地重新構想自己的價值鏈,就有機會在三個不同的方面建立這種彈性:

其一

重新思考商業模式,將重點從單純銷售產品向服務轉移

其二

從關注垂直整合轉移到確保控制點

其三

建立彈性和高效的工業供應鏈


供應鏈風險的指數級增長


一些組織已經在努力提高彈性,特別是在雙重採購和持有更多庫存方面。2019年12月,MGI研究的一項調查顯示,70%的受訪者預計將改變其全球化和採購戰略,其中32%的受訪者計劃將其業務轉移到離消費者更近的地方。此外,24%的受訪者預計將在不同國家實現供應鏈多元化。


美國的華為禁令,讓相關企業股票一瀉千里!全球供應鏈結構太脆弱


疫情危機加快了這一趨勢。當MGI在2020年5月與調查對象重新聯繫時,發現93%的供應鏈領導者計劃提高彈性,44%的人甚至願意以短期利益為代價來提高彈性。然而,以犧牲生產率和效率為代價實現復甦的方式已不再適用。企業應該採用一系列數字化解決方案,包括工業4.0的工具來實現生產力和靈活性這兩大支柱上的彈性平衡。


重新思考商業模式


企業應該重新考慮其傳統的商業模式,以提供新的可持續收入來源。特別是那些目前以一次性資產出售為基礎的企業,可以轉型為提供基於訂閱或按使用付費的模式。新的支付方式將資本支出轉化為運營支出,可以創造持續的收入流。例如,一家物料搬運設備、倉儲和物流工程公司利用技術將業務擴展到傳統設備銷售之外,對於希望在特定期限內使用設備的客戶,更加靈活的合同可以讓他們可以按使用量付費。


美國的華為禁令,讓相關企業股票一瀉千里!全球供應鏈結構太脆弱


基於知識產權的商業模式也可以提供新的機會。通過數據標準的採購費用或使用初級產品的附加服務,企業可以獲得可持續的收入來源。還可以提供技術平臺(如基於開放系統的開發者生態系統)的接入,以及接入連接第三方的工業現貨市場(如產能過剩和提供服務能力的市場)的平臺。數據驅動的模型可以使用眾包數據直接將收集到的數據貨幣化,這正是許多大型科技公司正在做的。


確保價值鏈競爭力


許多行業的客戶關係正在迅速“脫媒”。大型技術平臺目前每月擁有數十億活躍用戶,吸引了尋求向這些用戶銷售產品的企業,從而使這些平臺對用戶更具吸引力,這些都處於良性循環之中。但這種技術驅動的客戶訪問和體驗轉變會帶來一個後果,那就是使外向型供應鏈的管理變得更加複雜,也會讓企業喪失與潛在客戶直接聯繫的機會。因此,如果你的企業沒有找到自己的關鍵價值鏈點,就一定會遇到困難。

企業可以通過對未來價值鏈採取端到端的觀點來保護客戶關係,確保不受“脫媒”的影響。比如,採取措施改善客戶訪問、實施專有技術平臺、參與制定新的行業標準,以及利用領域專有技術提供關鍵性支持,等等。正是因為認識到了潛在的危險,很多企業已經投資於保護基於與競爭對手相同數據的算法,並使用經驗曲線,以便頁面排名算法能夠產生更好的搜索結果。


加速數字化進程


建立供應鏈彈性的另一種方法是數字化,顛覆性技術正在加速這一進程。例如,遵循摩爾定律,半導體工藝節點的尺寸每兩年減少50%,到2020年將降至5納米(近年來的減少速度有所放緩)。自2012年以來,用於訓練最大人工智能模型的計算能力每3.4個月就增長兩倍。工業4.0技術也在推動所有業務領域的巨大變化。同樣,安全和溫度傳感器等物聯網節點的成本大幅下降50%,預計還會進一步下降。


美國的華為禁令,讓相關企業股票一瀉千里!全球供應鏈結構太脆弱


由於3D打印的強大功能,數字化的物理轉換也在加速。自1990年以來,3D打印每個部件的成本降低了60%,未來的工廠類型被展示出來。數字化和自動化的智能工廠提供了經濟高效的大規模生產能力。在這種情景下,企業應該重新思考工廠的原型到底是怎樣的?


供應鏈壓力測試


目前,一些成熟經濟體展現出採用工業4.0方法和技術的巨大潛力。這些地區的投資、創新和勞動力能力相對較高,一旦進入工業4.0,其資本-勞動力權衡可能大不相同。幾位作者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受資本密集度(資本報酬佔總價值的比例)、知識密集度(大學學歷勞動力的百分比)、產品複雜度和貿易加權距離等經濟因素的驅動,會有多達4.6萬億美元的貿易流量在不同地區之間重新平衡。


目前供應鏈的區域化已經開始了,可能在各區域創造風險或者機遇。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重新進行供應鏈的壓力測試都是必要的。

通常的壓力測試會考慮五個因素:行業吸引力、企業彈性、供應鏈敞口、運營敞口和客戶敞口。大致方法是:在業務部門內部,以及與外部的競爭對手進行比較。深入研究全球工業供應鏈。通過考慮一系列風險因素,比如與供應商和地理位置遠近等,確定一級供應商和其他級別供應商的脆弱性。例如,企業可能會發現一些較小的次級供應商可能面臨風險,因為他們太過依賴於一家公司。通過分析潛在的衝擊風險和脆弱性來源,企業可以發現將造成運營和財務影響的意外價值鏈中斷,從而精力降低整體價值鏈風險。對於那些現在就行動起來的組織來說,是有機會建立具有彈性的工業供應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