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生命的酸甜苦辣

林清玄:生命的酸甜苦辣

朋友請我吃飯,餐桌有一道菜是生炒苦瓜,一道是糖醋豆腐,一道是辣椒炒千絲。


林清玄:生命的酸甜苦辣

我看了桌上的菜不禁莞爾,說:“今天酸甜苦辣都到齊了。”朋友仔細看看桌上的菜,不禁拍案大笑。


林清玄:生命的酸甜苦辣

這使我想到,即使是植物,也各有各的特性:甘蔗是頭尾皆甜,檸檬則裡外是酸,苦瓜是連根都苦,辣椒則中邊全辣,它們這種特性,經過長時間的藏放也不失去,即使將它碎為微塵粉末,其性也不改。


還有一些做藥材的植物,不管制成湯、膏、丸、散,或經長久的熬煮,特質也不散滅。


林清玄:生命的酸甜苦辣

我們生活中的心酸、甜蜜、苦痛、辛辣種種滋味,不亦如植物的特性嗎?一旦我們品嚐過了,似乎就永不失去。


在我們的生命情境中,有很多時候,是酸甜苦辣同時放在一桌的,一個人不可能永遠挑甜的吃,偶爾吃點苦的、辣的、酸的,有助於我們品味人生。在酸甜苦辣的生命經驗更深刻之處,有沒有更真實的本質呢?


若說檸檬以酸為本性,辣椒以辣為本性,甘蔗以甜為本性,苦瓜以苦為本性,那麼人的本性又是什麼呢?


我們常說“這個人本性不良”,或“那個人本性善良”,可是,我們常看到素性不良的人改邪歸正,又常見到公認本性良善的人卻墮落了。


這種本性似乎是“可轉”、“能改變”的,因此我們語言上所說的“本性”,事實上只是一種“熏習”,是習氣的長期薰染而表現在外的,並不是最深刻的自我。


林清玄:生命的酸甜苦辣

習氣,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偏執,正如嗜吃辣椒與檸檬的人,說不出是什麼原因。


但人生的一切煩惱正是由這種偏執而產生,偏執是可矯正的,矯正的方法就是中道,例如檸檬雖是至酸之物,若與甘蔗汁中和,就變得非常的可口。


去除習氣只有利用中和的方法,人最大的習氣不外乎是貪、瞋、痴,貪應該以“戒”來中和,瞋應該以“定”來中和,痴應該以“慧”來中和。


一個人時時能中和自己的習氣,就能坦然地面對生活。不至於被習氣所左右。


我國有一個很有名的民間傳說,相傳漢朝有一位孟姓女子,幼讀儒書,長大學佛,普遍得到鄉里的敬愛,年老以後被稱為“孟婆”。


她死後稱為幽冥之神,建了一座“醞忘臺”,在陰陽之界投胎必經之路。孟婆取甘、苦、酸、辛、鹹五味做成一種似酒非酒的湯,稱為“孟婆湯”,投胎的人喝了這種湯就完全忘記前世,然後走入今生甘苦酸辛鹹的旅程。


林清玄:生命的酸甜苦辣


傳說每一個魂魄入胎之前,各種滋味都要嘗一點才能投胎,這是為什麼人人都要在一生遍嘗五味的緣由。傳說又說,有的人甜湯喝多了,日子就過得好些;有的人苦汁喝得多,這一生就慘兮兮。


“孟婆湯”的傳說非常有趣,啟示我們:既然投生為人,就不可能全是甜頭,生命裡是有各種滋味的。甘、苦、酸、辛、鹹既是人生的五味,我們就難以只揀甜的來吃,別的滋味也多少會嘗一些,如果是不可避免的,就歡喜地吃吧!


想想看,人生如果是一桌宴席,上桌的菜若都是蛋糕、甜湯,也是非常可怕的呀!


林清玄:生命的酸甜苦辣

作者:林清玄(1953-2019)生於中國臺灣省高雄旗山。畢業於中國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他是臺灣作家中最高產的一位,也是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也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