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十而已》,彷彿看到了身為老師的我自己

看《三十而已》,彷彿看到了身為老師的我自己


最近,隨著《三十而已》的熱播,女主角顧佳也成為了朋友圈、微信群裡熱議的對象。


不為別的什麼,就是因為“太真實了”


看《三十而已》,彷彿看到了身為老師的我自己


顧佳是典型的女強人,上學時是學霸,和丈夫白手起家創辦煙花公司後為了陪伴孩子所以當起了全職媽媽。

在老公和孩子起床前便準備好豐盛的早餐


看《三十而已》,彷彿看到了身為老師的我自己


在老公公司業務受阻時積極幫忙解決


看《三十而已》,彷彿看到了身為老師的我自己


為了讓孩子上私立雙語幼兒園,費盡全身解數


看《三十而已》,彷彿看到了身為老師的我自己

看《三十而已》,彷彿看到了身為老師的我自己

看《三十而已》,彷彿看到了身為老師的我自己


她每天保持高度自律,從未停止過提高自己:

健身,烘焙、護膚、法語、陶藝、花藝……


看《三十而已》,彷彿看到了身為老師的我自己


熱播劇火爆的背後,總有一些社會現象值得探討,這部劇所關注的便是女性成長的話題。

相信老師們在看《三十而已》時,能夠感同身受到女主角顧佳的“累”和“難”。

昨天看見一位老師發的朋友圈:


看《三十而已》,彷彿看到了身為老師的我自己

看《三十而已》,彷彿看到了身為老師的我自己

看《三十而已》,彷彿看到了身為老師的我自己


“當老師不是應該很清閒嗎?還有寒暑假可以放!”


除了課堂教學所耗費的時間精力,老師們的非課堂教學工作也十分繁雜:備課、教研、聽課、開會、批改作業、教學反思。即使在所謂的寒暑假,老師們也要進行各種業務學習、政治學習、撰寫讀書筆記……另外還有班級紀律管理,早晨組織學生晨練,晚上領學生打掃衛生,自習課輔導學困生……


有研究顯示,絕大多數教師每週工作時間都在54小時以上,實際工作時間超過法定工作時間25%,教師不得不將大量的個人時間奉獻給工作。


即便這樣,“老師”這個角色依然在社會上受到嚴苛的要求和無端的質疑。


“你是一個媽媽,你怎麼能不管孩子呢?”


女老師在生活裡同樣也要扮演著教書匠、妻子、媽媽等多種角色,且每一個角色都身擔重任。但在權衡職場和家庭的平衡之中,女老師們總是捨棄了自己的私人時間,將天平悄悄地傾斜在學生身上。


即便這樣,女老師還是會被周圍人所指責有失為人妻、為人母之責任,不被理解。


@子鳶

我是一所鄉鎮中學的班主任加兩個班英語老師,懷孕了依舊每天早上坐45分鐘車去學校上課,堅持到了八個半月,才請了產假。孩子出生後兩個多月又回到崗位上,管理班級,教學英語。上班130個孩子,下班一個小娃。真心體會到,當了媽媽的班主任老師,特別累!!


@紅玉

我既是一位小學英語老師,也是一位媽媽。但對於這兩種身份,也有不平衡的時候:班上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可能一年就只有開學能見到他們,其他時候都只能在電話裡面溝通交流孩子的學習情況。面對這些留守兒童,我也曾想過以後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帶她在身邊,可事實上:自己不能做到盡善盡美。上班的學校離家遠,每個週五都要坐車回去陪陪孩子,週末下午又要返回學校。現在孩子已經四歲了,對她的更多是虧欠,她的第一句牙牙學語(我不知道);她第一次放手走路(我沒有參與)。每次要離開前,女兒都會特別粘人,各種撒嬌和哭泣。那種感覺既是幸福又有無奈。現在唯一能夠做到的是:在學校好好培養孩子們,讓他們成人成才;在家就一心一意的陪著孩子(因為我再不陪著我的貼心小棉襖,她都要長大了)


這就是當代女老師現狀,也是當代千千萬萬獨立女性角色中的一隅。


“沒有二十歲的灑脫肆意,沒有四十歲的雲淡風輕,三十,想要的是更好的生活。”


這是劇中臺詞,更是現實生活中許多女性想要表達的聲音。她們或為人女,或為人妻,或為人母;她們可以是全職太太,也可以是職場達人;她們可能是20歲,也可能是30歲、40歲……


二十歲的時候,我們懷揣著夢想考取了教師資格證走上講臺,為的就是一份授業解惑育人成才的使命;三十歲,我們成家生子,承受了更多責任和壓力,但我們不忘初心,跟隨內心的自由和選擇,所以依舊堅挺且乘風破浪。


看《三十而已》,彷彿看到了身為老師的我自己

看《三十而已》,彷彿看到了身為老師的我自己

看《三十而已》,彷彿看到了身為老師的我自己


無論是對女性,還是全社會,堅守自我選擇,創造自身價值,不依附、不偏激,達到內心世界的自洽,都是需要持續學習的過程。我們不必被任何一個身份束縛,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無限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