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馬蹄有哪些高產管理措施?

霧都農人山客


一、馬蹄組培苗的秧苗繁殖

1、秧田的準備

組培苗幼苗較弱、矮小,不能直接用於大田生產,必須經過二段育苗移植,培育多分櫱的壯苗才能移到大田。秧田最好選擇前茬種植水稻或其他作物的田塊,且平坦、肥沃、排灌方便的水田,每畝大田秧苗需一段秧田1平方米,二段秧田33平方米(5釐田),育苗前秧田結合整地消毒施足基肥,按每平方米施腐熟農家肥7.5公斤*667=5000KG,過磷酸鈣0.1公斤(133斤/畝),石灰0.15公斤(200斤/畝)混合犁耙,使土壤成泥糊狀,漚制一段時間待插。插前撿出或用茶麩殺滅福壽螺。

2、育苗時間和方法

組培苗一般在5月上旬開始育苗,每畝大田用小苗200株,一段育苗:一段秧田要分廂開溝,組培苗從培養袋取出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即可直接插植到一段田裡。種植規格為7cm×7cm,每平方米育苗200株。插後要及時插竹片搭小拱棚蓋薄膜和遮陽網遮陽避雨,即雨天、陰涼天和晚上蓋薄膜,晴天蓋遮陽網,當秧苗生長成活後7至10 天方可拆去小拱棚。二段育苗:當秧苗長到15-20天,苗高10cm時帶土移苗到二段田,種植規格為40cm×40cm,儘量淺插。

3、秧田肥水管理

一段田插植後以溼潤為主,乾溼交替,有利於組培苗髮根。二段田植株分櫱時以淺水2~3cm為宜,以後隨著植株生長加快,逐步回水3~4cm。組培苗移栽7~10天,當幼苗返青後,每平方米施腐熟稀薄糞水2.5公斤,二段田移栽10天后,每33平方米施複合肥0.75公斤、尿素0.5公斤,隔10~15天施一次,移栽前10天停止施肥煉苗。在育苗過程中注意防治杆枯病和白粉病,可用顯粹、頭等功,每隔10天噴一次,移植一週前噴一次送嫁藥,防治白螟可用地將顆粒劑撒施悶殺。

4、種植組培苗應注意的兩個問題

(1)選擇一代組培苗種植

一代組培苗能保持它的品種特性和優勢,而二代組培苗有可能出現變異和分離,即使是種植二代組培苗,也必須用大個的球莖進行分株發苗種植,絕不能用二代小個球莖種植。

(2)嚴格除雜去劣

大批量生產馬蹄組培苗,難免產生個別的變異苗,因此,為了進一步保證組培苗的優良品質,必須嚴格去除變異組培苗。因此在二段苗培育階段應定期認真做好去除變異苗的工作,否則插到大田後會出現葉狀莖矮化,細弱發黃,葉尖枯萎,呈現早衰,結果多,個小,質劣的現象。

馬蹄組培苗產生變異苗的症狀:葉狀莖呈現淡綠色,矮小細弱,分株能力強,成叢狀分株,圍繞母株分株數多。

二、定植

1、大田準備馬蹄田宜選擇肥沃疏鬆,底土堅實,耕層淺,排灌方便的水田種植。在前作收穫後及時整地,兩犁兩耙後施入基肥,每畝混合施用腐熟豬牛欄糞2500公斤或雞糞500公斤,磷肥50公斤,鋅硼肥3公斤或持力硼0.4公斤,複合肥25公斤。耙平後使土鬆軟平整。

2、起苗將馬蹄苗小心撥起,儘量不損傷植株和根莖。如果秧苗過長,可切去上部莖葉,留基部30-40釐米,並要當天起苗當天種植,選擇在陰天或晴天的下午進行。

3、定植定植的時間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立秋,定植越早越有利於多分株、多結薺、結大薺。插植的密度和深淺根據定植的遲早和土壤深淺、肥力決定,若定植早、土層淺、田土肥,應稀植,株行距為40×43cm,畝栽4000株,入土8-10cm;反之,則應密植淺插,株行距為33×40cm,畝栽5000株,入土6-8cm。插植時,要順手將根旁泥土抹平,插完後回一層定根淺水促進成活。

三、田間管理

1、追肥追肥應掌握“前穩、中控、後攻”的原則,根據不同時期的生長髮育進行施肥,(1)分櫱肥:定植後10天,每畝用複合肥15公斤或尿素7.5公斤,硫酸鉀7.5公斤點蔸。(2)分株肥:插後20天結合除草每畝用複合肥20公斤或尿素10公斤,硫酸鉀10公斤。(3)壯苗肥:9月初,每畝施入硫酸鉀複合肥25公斤、腐熟麩肥75-100公斤。

(4)結薺肥:9月20日左右,畝施硫酸鉀複合肥30-50公斤。

(5)球莖膨大肥:10月初,每畝施硫酸鉀複合肥30-50公斤。

施肥應結合管水進行,且根據不同的泥土酌情施肥,沙泥田應少施多次,大土泥田可多施。

2、管水馬蹄的灌水應根據各生長期及施肥的不同而稍有區別,前期分櫱分株期要求淺水灌溉,保持2-3cm水層,中後期結薺膨大及施肥應淹深水5-7cm,在施分株肥和結薺肥前可採取短期脫水露田,露田的標準是:用手按有印而不沾泥,待有細裂縫時應立即灌深水,兩天後再施肥。後期停止施肥後15天,應經常灌跑馬水,水層降到2-3cm,當馬蹄苗自然

乾枯死亡應放幹水,保持土壤溼潤即可。

3、病蟲害防治危害馬蹄的病害主要有杆枯病、白粉病、枯萎病;蟲害主要有白螟。

(1)杆枯病該病對頭年有病的重種田塊,偏施氮肥、密植的田塊,在高溫高溼的條件下容易產生流行,一般8月中旬開始發病,9月中、下旬進入高峰期,由於該病容易隨風、雨、水曼延傳播,因此,對該病的防治以預防為主,插後20天開始用藥,隔10-15天用藥一次,直到發病高峰期過後停止,注意雨前、雨後用藥保護。藥劑可選用丙環唑、戊唑醇、苯醚甲環唑、氟硅唑等交替使用。

(2)白粉病該病容易與杆枯病伴隨而生,特別是在高溫高溼的條件下缺鉀的田塊容易發生,防治方法與用藥可與杆枯病相同外,藥物還可用三唑酮、腈菌唑、撲海因等進行防治。

(3)枯萎病主要表現症狀為青枯死苗,從種到收均可發生為害,頭年發生過該病的重種田塊容易發生。對該病的防治應以預防為主,一是選擇組培苗品種;二是土壤消毒:大田翻耕時,每畝施生石灰50-75公斤或用敵克松3公斤兌20倍細土撒施;三是發病期,選用噁·甲水+多元素葉面肥+蕓薹素或用復酚硝酸鈉+撲海因進行防治。

(4)馬蹄紅尾

為生理性病害,症狀為荸薺管狀葉出現紅尾不幹苗或只幹頂端一小節管狀葉,主要出現在種植多年的田塊,由於缺少硼、鋅等微量元素和有機質而引起。出現該症狀的田塊應多施農家肥和生物有機肥,結合防病噴施葉面肥,如金甲朋、速樂硼、康樸多元螯合微肥等微量元素肥加腐殖酸葉面肥噴施。

(5)馬蹄花心

主要施用了井岡黴素或施用了含有井岡黴素的復配藥肥而引起花心。防止方法:購買農藥肥料時,不要用藥肥合一、不明成分、不明含量的復混藥肥,更不能用井岡黴素或含有井岡黴素的復配藥肥。

(6)白螟以幼蟲鑽柱莖杆基部為害,大田發生第三、第四代,世代重疊,沒有明顯的發生高峰期。防治方法:發現田間白蛾多時,可選用殺蟲雙、樂斯本、銳勁特噴霧防治成蟲,7天后再撒施殺蟲雙或稻喜寶、毒死蜱顆粒劑,施藥時,田間應保持效深水層,以提高防效。

注意:在防治馬蹄病蟲害用藥時,配藥應加入農藥展著劑有機硅,以增加粘附力,提高防效,同時添加葉面肥一起噴施。


超越視頻


【大別山鷹】答疑:馬蹄又叫荸薺或地慄,是一種一年生淺水栽培的水生蔬菜。以地下球莖供食,生食、熟食皆宜,還能製取澱粉,或供藥用,並可製成罐頭,南方各地廣為種植。

馬蹄生長健壯,栽培容易。喜日光充足,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在富含有機質,鬆軟的淺水中栽培,球莖多而肥大,色澤紅潤。栽培時,水深不超過30釐米,否則地上部過旺,會防礙球莖形成。

【栽培技術】

1、栽培季節與育苗。馬蹄可以直播,但多行育苗移栽,育苗時期因各地栽培季節而異。生長季較短適合夏栽的地區,於清明、穀雨前後催芽育苗,芒種、夏至間栽植。生長季長,以雙季早稻為前作地區,於夏至、小暑間育苗,立秋前後定植。生長季更長的華南一帶,於7月間育苗,到處暑定植。

2、栽植。為減輕病害,需實行輪作,栽前翻耕整地,施足基肥,多施鉀肥,一般畝施廄肥或人糞尿100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栽植距離,一般夏栽60釐米,秋栽30一45釐米,每穴1株,栽深8釐米左右。

3、田間管理。一般栽後15一20天中耕除草一次,並追施人糞尿500斤;一個月後再行除草,並追施廄肥I000斤或菜餅100公斤。田間水位5一7釐米,每次施肥時排水,追肥後再灌水;秋分、寒露間放淺水,抑制地上部生長,促進匍匐莖鑽入土中;以後再灌水5一7釐米,球莖形成後排水,但要保持田土溼潤。

馬蹄有白螟和薊馬等害蟲危害,需及時噴藥防治。在生產上影響最大的是病害,統稱為“馬蹄瘟",由多種病原菌所致。防治方法:選用無菌種;藥劑防治要及時,常用殺菌劑有託布津、多菌靈、粉鏽寧等,需按規定配製兌水噴灑。

4、採收。馬蹄從球莖膨大,地上部枯死開始,至翌年球莖發芽前,隨時可以採收。一般畝產達1000公斤,豐產田在2000公斤以上。

以上是@大別山鷹的個人觀點,關注@大別山鷹,關注#頭條三農#,每天為你分享不一樣的三農觀點。


大別山鷹


你好,農學博士教種植 為您解答。

馬蹄屬於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地下莖球狀,皮為赤褐色,肉為白色,生吃甜脆爽口,作湯味道鮮甜。馬蹄除了本地內銷外,還大量出口到港澳臺、東南亞地區,是一種重要的創匯型蔬菜。


1、選用高產良種

馬蹄優良品種有桂林馬蹄、博白馬蹄,桂林馬蹄個頭大、肉多且厚、產量較高;博白馬蹄籽粒較多、產量高,但個頭較小。種植馬蹄時,我們可以用直播、育苗移栽。直播田塊需要施足底肥並耙平,把馬蹄直接插入地裡即可。而採用育苗移栽的馬蹄,我們應該先將馬蹄用清水浸泡24個小時,然後播在泥漿中,株距設置為6-7釐米,等苗長到5釐米時,就移到大田假植,培育壯苗。

2、土壤選擇

種植馬蹄,我們需要選擇日照充足、表土疏鬆、底土堅實,耕層在20釐米、灌溉方便的沙壤土水田。在沙壤土中栽培的馬蹄,球莖入土淺,大小較為整齊,肉質嫩甜。馬蹄嚴忌連作,否則產量嚴重降低、病害增多,同時不容易收穫。為了優質高產,一般要與水稻、慈菇、茭白等實行2-3年輪作。


3、土壤消毒

在對土壤消毒之前,我們要做好田間清潔工作,及時把田間殘留的病薺、病株撿出並集中銷燬,然後再進行土壤消毒,也就是用50%多菌靈800-1000倍液、75%百菌清1000-1500倍液對土壤噴霧,能殺死病原菌。

4、科學追肥

馬蹄追肥應該掌握“前穩、中控、後攻”的原則,可以根據不同生長髮育時期進行施肥,才能保證養分充足,促進馬蹄植株良好生長。首先呢,我們要施用分櫱肥,在定植後的7-10天,每一畝地施用尿素8-10公斤;其次要施用分株肥,在插後15天,可以結合除草,一畝地施用複合肥10公斤、尿素10公斤、硫酸鉀10公斤;施用結薺肥,在9月20日左右,一畝地施用硫酸鉀複合肥25-30公斤,到了10月份,我們要根據馬蹄植株生長情況,施用適量三元複合肥。


5、合理管水

馬蹄灌水應該按照不同生長期,掌握水層深度。在移栽時,灌淺水層穩苗,以利於薺苗返青;到了分櫱分株期,灌淺水3-5釐米,以促進分櫱;到了結薺膨大期,需要灌深水5-10釐米,利於提早結球,促進養分向球莖轉運。進入結薺後期,田間水層逐漸下落,需要保持乾乾溼溼,抑制過旺生長。在最終採收前的2周排幹水,保持土壤溼潤即可,以方便後續採收。

6、噴施多效唑,控制莖葉生長

在馬蹄球莖膨大期,一畝地施用15%多效唑80克,加0.2%白糖兌水50公斤,在晴天下午的4-5點噴灑莖葉。馬蹄植株噴施多效唑以後,葉片變得濃綠,不再伸長,在日暖夜涼氣候條件下,球莖迅速膨大,品質更佳。


7、採收

進入每年的11月下旬,馬蹄葉陸續枯黃,地下球莖逐漸成熟,這時就能夠開始採收,但最佳採收期為12月上旬到春節前後。所以呢,最好是晴天挖收,在挖之前,要保留莖葉,在挖收期間,我們要注意排出田間積水,防止爛冬。

[我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一名農學專業博士,點擊右上角可以關注我!每天更新農業種植知識,推廣植物高產技術,歡迎大家評批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