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醫學院院長董晨:臨床是國內免疫學最大短板 | 專訪

“免疫學對醫學來說非常重要,但我們國家這個領域比較薄弱,當時在亞洲都很難排在前幾名,所以我覺得應該建一個世界級的免疫學研究機構,能夠按照世界通用的機制來培養年輕人。”清華醫學院院長、免疫學研究所所長董晨說。

清華醫學院院長董晨:臨床是國內免疫學最大短板 | 專訪

(來源:清華大學)

免疫療法作為當今最火熱的癌症治療方法之一,最早在 2013 年被 Science 雜誌評為年度最重要的科學突破,此後,腫瘤免疫治療一直備受關注。自 2014 年第一個用於黑色素瘤的藥物被批准以來,FDA 近年來已經批准了此療法用於十幾種腫瘤,2017 年,CAR-T 療法獲批上市;以 PD-1/PD-L1 為代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在不同的癌症治療中頻獲批准,一度成為明星靶點。

免疫療法從研發到商業化的進程明顯加快。海外市場具備先發優勢,已經形成了競爭梯隊,而國內也初步出現了恆瑞醫藥、百濟神州、信達生物、復星凱特等等本土頭部企業。在國內醫療體制改革以及資本浪潮的助推下,國內免疫治療的基礎研究和臨床轉化情況如何,過程中有哪些難點和問題,此問何解?

就此,SciPhi 與董晨聊了聊。談話全程佩戴口罩,以拱手取代握手打招呼的方式開始。

專才太多,複合型人才太少

清華免疫學研究所在 2014 年正式成立,研究人員陸續入駐醫學科學樓。“我們現在有 14 個實驗室,還有兩位外裔學者會在今年到崗,屆時會有 16 個實驗室。每一個實驗室研究的領域和方向都不太一樣,但是不同實驗室之間會通過學生的 Open Seminar(開放研討)相互交流和答疑。”2016 年董晨正式擔任清華醫學院院長。

“國內醫學院的發展偏重教學,是金字塔式的結構,教研室主任決定每個人的研究領域,他們只能按照一個思路做科研。另外,相對生命學院來說,國家對醫學院的科研不夠重視,支持也比較少,所以我國基礎醫學研究能能力比較差。當然這也和前段時間醫學院合併到綜合性大學有一些關係。”

為了儘快趕上世界一流,清華免疫所請了七位有影響力的美國科學院院士作為科學顧問團,平均每年對免疫所的科研情況做一次評估,一方面可以為研究方向作參考,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引進更多的年輕學者。經過過去幾年的發展,清華免疫學研究所已經有十多位 PI,研究方向涉及免疫學的方方面面。

“現在大家都開始重視評價標準,我們不只是看一個人發了多少文章,而是說他在他所在的領域裡是否有建樹和影響力。這也是我們邀請外國知名學者來做顧問的原因,我們希望他們能站在國際的水準來評價,一個是可以繞開國內同行互相評的利益關係,另一個是國際水準來看相對比較準確。”

“總的來說,現在的界限越來越模糊,比如基礎和臨床的界限、學界和工業界的界限、科研和金融的界限,因此很多時候需要機制上的靈活性和創新,能夠跨界進行交流合作,培養更多複合型的人才。”

董晨說:“在此次疫情中也體現出一個問題:專才太多,複合型人才較少。包括我們的科研機構、臨床、和公衛三部分比較分散,公衛沒有做很多科研,而高校沒有生物等級的實驗室去做研究病毒。還是應該放在同一個架構裡面。今後的人才培養模式需要鼓勵跨界培養。”

據瞭解,為培育更多醫學界複合型人才,清華大學醫學院和五道口金融學在去年聯合舉辦了“健康中國—產業領袖高級培訓”,簡稱“精英班”,參與培訓的學員大多為在職人員,大家在週末集結上課,講師包括產學研各界的專家,不同板塊有不同的主題,學員也會參觀一些醫院和產業園,做信息交流。目前第二期活動已經開課。

先依葫蘆畫瓢,再當梵高

“國內的免疫學越來越呈現出它的生命力,而我們與國外免疫學現在最大的差距就在於臨床免疫。”

國內免疫學研究所普遍屬於基礎的免疫學研究機構,類似於國外醫學院的免疫學系,一邊做醫學研究,一邊進行教學。國外,免疫同時幾乎滲透到了每一個臨床科室,因為所有的疾病都有炎症的成分。在國外醫院的每一個科室幾乎都有一個 physician-scientist(臨床醫學科學家,也叫醫生科學家,同時擁有臨床學位和科研能力),MD-PhD 雙博士模式是美國一流醫學院校的高精尖醫學人才培養的學制,我國的醫學教育主要是 MD 和 PhD 獨立培養。

清華醫學院為了培養 physician-scientist,率先建設了 MD/PhD 博士 3+3+3 九年一貫制項目,在原來 3+2+3 八年制國際化 MD 培養項目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年科研時間。學生除達到臨床醫學專業型博士(MD)的臨床診療水平, 同時要求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並寫一部符合清華大學基礎醫學 PhD 水平的科研論文,達到學術型博士(PhD)的科研水平。

清華醫學院院長董晨:臨床是國內免疫學最大短板 | 專訪

(來源:amjmed.com)

“國內的醫生也開始做一些科研,但實際上是跟著國外走,copy 別人做的東西。所以這些人讓他發 SCI 是好事,先依葫蘆畫瓢有了基礎素養之後,畫好了再看看能不能當梵高和莫奈。一方面我們的臨床免疫學家比較缺,另外因為他們缺乏科研訓練,用在科研的時間太少,導致水平相比國外也比較差。”

董晨認為近兩年情況有所緩解,一些國外深造的人陸續回國,對整個國家來說,技術人才隊伍已經翻番甚至更多。這得益於外國藥廠近些年關閉了在中國的研發機構,所以留下了大量的技術人才,而國內業界的不斷投入又吸引了另一波海歸,在國外大藥廠面臨瓶頸的情形下,國內市場似乎更有可為。

“我們的很多學生或者博後還沒做完就被百濟給挖走,所以我們也間接地推動了產業的發展,當然也希望產業能反哺學界,給我們的教授更多支持。”董晨說。

“您怎麼評價百濟神州這家企業?”SciPhi 問道。

“它是在正確的時間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剛好國家的經濟發展到這個程度,人民對健康的需求也到了一個地步,然後它開始做創新藥的嘗試,當然這種創新是一個比較基本的創新,不是源頭創新。但是它能夠證明一種創新能力,接下來它有可能會有創新 2.0,或許能夠做 global-first、first-in-class。”

解決 “灰色地帶” 問題

董晨認為,大量真正的技術人才回來之後,下一階段就是資本注入,產業要很好地和科學創新結合起來,這會對產業的 3.0 創新提供很大的幫助。

“結合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SciPhi 追問。

“這在美國也是一個難題,難題在於大家都不碰‘灰色地帶’。學界是為了發文章、為了創新,但是它並不主要做產品,企業大多是‘發展’,就是把想法變成產品。企業具備技術能力,但是研究能力缺失。”

他補充說,美國的很多企業有研究的成分,團隊中的研究人員會把學界的新發現進行評估和導入,完善 pipeline,但國內的大多數企業只有“發展”,沒有研究,而且因為資本運作比較強勢,公司不願意做一些又投入但不一定有產出的事情。

現在的情況是,國外找到了靶點,國內企業扎堆跟人家拼生產速度,而不是拼原創。如果不解決 “灰色地帶” 的問題,我們永遠找不到靶點。

清華醫學院院長董晨:臨床是國內免疫學最大短板 | 專訪

(來源:wordpress)

“學術和產業的對接出了問題,要麼成果沒被轉化,要麼是很倉促地被資本拖下水去做轉化。這方面可能需要一些政府引導和機制創新。”董晨呼籲政府、高校和產業關注中間地帶,讓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更好地結合起來。

SciPhi 瞭解到,董晨此前創辦了新藥研發公司鑫康合,已經完成了 A 輪 1.15 億元的融資,目前正在考慮新一輪融資。

採訪最後,董晨分享了他比較看好的一些細分領域:一個是免疫學和疾病的結合,就是能夠用最新的現代免疫學方法發現一些疾病的機制,從而提出干預的一種策略,包括新藥的研發、細胞治療等;另一個是這次新冠之後,跟傳染病相關的一些技術,比如檢測和疫苗等,過去一段時間大家比較忽視傳染病,認為現在社會的主要問題是老年化和慢性病,現在要重新評估一下科研和工作重點;最後就是基因編輯技術,將之用在體細胞上是符合倫理的,而且一些傳統意義上不能成藥的靶點都能通過基因編輯來實現。

董晨簡介

董晨教授是國內知名的免疫學專家,專注免疫學近三十年。他師從 T 細胞和 B 細胞的發現者 Max D. Cooper 教授,Max D. Cooper 於去年獲得美國最具聲望的、號稱是 “小諾貝爾獎” 的生物醫學獎項 “拉斯克獎”。“他現在年紀也比較大,86 歲了,如果能在這次疫情中不被感染的話,沒準在三到五年之內有可能拿到諾貝爾獎。” 董晨說。

董晨從武漢大學畢業之後,去往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攻博,之後在美國耶魯大學免疫學系從事博士後工作,基於對免疫濃厚的興趣,董晨在 T 細胞分化和自身免疫疾病領域做出了多項開創性貢獻,他是 Th17 和 Tfh 細胞研究領域的奠基者之一,其團隊也有很多突破性研究。他在 Nature、Science 等雜誌上發表了 200 篇左右的論文,總被引用次數達 27000 餘次,連續六年上榜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在回國之前,他是美國德克薩斯大學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終身講席教授、炎症與腫瘤中心主任。在 2013 年回國進入清華之後,向學校提出了免疫學應作為一個重點醫學學科來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