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聯合,出兵伐遼,論海上之盟的是是非非

宋、金聯合,出兵伐遼,論海上之盟的是是非非

宋與遼和平共存了一百多年,原因在於契丹並不是一個好戰的民族。從唐代開始,契丹就與中原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對中原充滿敬畏。即便五代分裂時期,契丹人也更多是中原的幫手而不是對手。

宋、金聯合,出兵伐遼,論海上之盟的是是非非

遼國皇帝

在與石敬瑭達成的燕雲十六州交易中,契丹人承諾通過幫助石敬瑭取得中原,來獲得十六州的統治權。在達成協議後,契丹大軍從太原南下,幫助石敬瑭擊潰了後唐在山西南部的守軍。還沒有過黃河,契丹君主就對石敬瑭說:大局已定,就不陪你進軍河南了,作為異族人如果前往河南,會引起當地百姓的驚駭。他們承諾會待在山西繼續觀察戰局,一旦石敬瑭河南戰線不利,就揮軍去救他。直到石敬瑭獲得了洛陽,他們才北返。北返前,還囑咐“世世子孫勿相忘”。

宋、金聯合,出兵伐遼,論海上之盟的是是非非

契丹武士

從這些舉動來看,契丹並沒有野心併吞中原。在宋遼戰爭過後,一旦與北宋達成了和解,就滿足於每年獲得那些歲幣,不再南下。與契丹相反,北方的女真人和蒙古人都沒有對中原政權報太多的尊敬。他們對北宋的評價採取了另一個標準,崇尚馬上打天下,對於所謂的經濟和文化更加輕視,甚至認為文化會使一個民族軟弱。從完顏阿骨打祭起對遼國反叛大旗的那一天,女真人的頑強和野蠻就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從北宋政和四年、遼天慶四年女真反叛,到北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金滅遼國,只用了十一年時間。

宋、金聯合,出兵伐遼,論海上之盟的是是非非

完顏阿古打雕像

遼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不穩定。在燕山以北的關外地區,女真人對地理的熟悉程度不亞於遼國,而在燕山以南,遼國只有幽州周邊的數個州,也容易探查。遼國的國防線以防衛北宋為主,是朝南的,在幽州和雲州以南佈置了重兵堡壘,而在遼闊的關外北方,控制力卻很弱。

金兵在關外掃蕩時,遼國的重兵仍然在北京和大同,即便這兩個點對北方的防禦也是薄弱的,特別是大同,由於處於塞外,從北方到大同沒有太多阻隔。北京由於有燕山阻擋,相對進攻難度大一些,成了遼國最後的守衛地。一旦北京失守,遼國就只能向西北方逃竄了。金國作戰的順序是,首先從阿骨打起兵的最北方——松花江嫩江流域進攻遼國的寧江州,佔據瞭如今吉林和黑龍江境內的北方領土,再南下遼寧,進攻遼東,隨後轉向遼西。

宋、金聯合,出兵伐遼,論海上之盟的是是非非

古代騎兵

遼國設立了五個都城,分別是:東京遼陽府、上京臨潢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金國人從東向西,首先攻克東京、上京,再獲得了中京,將遼人壓往了與漢人地區接壤的西京和南京。在最後兩京中,由於燕山山脈阻隔,金軍首先進攻西京,最後再兵向南京。遼國殘餘部隊在耶律大石的率領下逃往瞭如今的新疆西部和中亞地區,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西遼。西遼最終被蒙古人的敵人屈出律滅亡,又成了蒙古帝國的一部分。

宋、金聯合,出兵伐遼,論海上之盟的是是非非

西遼遺蹟

當金軍滅亡遼國時,北宋朝廷卻經歷著一場大辯論:到底是與金軍一同瓜分遼國,還是幫助遼國防禦金軍?主戰派以當時的樞密使童貫為代表。童貫的主戰可以追溯到政和元年。當年北宋派員出使遼國,出使的大臣是端明殿學士鄭允中和大太監童貫。童貫雖然是太監,卻掌管樞密院,是朝廷的軍事重臣。在遼國,童貫認識了一位叫作馬植的人,因為在遼國受到排斥,馬植結交了童貫,謀求對遼國的報復。他透露遼國已經很孱弱,建議北宋做好攻伐遼國的準備。

宋、金聯合,出兵伐遼,論海上之盟的是是非非

遼國第八代皇帝

童貫將馬植帶回北宋後,馬植改名李良嗣。到了金人開始攻遼時,李良嗣通過童貫向皇帝建議,與金國聯合進攻和瓜分遼國。他的提議得到了童貫的大力支持。由於宋金不搭界,北宋使臣必須從渤海坐船,才能到達遼寧境內金國的領土,所以雙方的結盟稱為海上之盟。雙方約定從南方和北方共同夾擊滅亡遼國,北宋把給遼國進貢的歲幣轉給金國,金國同意將燕雲十六州交還給北宋。

宋、金聯合,出兵伐遼,論海上之盟的是是非非

燕雲十六州之一蔚州

主戰派的提議受到了主和派的反對。在主和派中,比較典型的是一位叫作安堯臣的官員,他上書表示,一個國家的禍端,往往是從和平走向戰爭的那一剎那。北宋之所以不和契丹爭燕雲十六州,也是考慮用土地換和平。既然已經維持了上百年,一旦重啟戰端,往往會得不償失,讓原本已經疲憊的民間更加無法承受。另外,遼國已經是一個開化、愛好和平的國家,與北宋是唇亡齒寒的關係,這個國家雖然稱為帝國,其實卻是北宋的北面屏障。一旦遼國沒有了,換成更加野蠻和勇猛的女真,那麼北方就再也沒有和平可言了。

宋徽宗最初同意了安堯臣的看法,但隨後,在蔡京、童貫等人的主導下,皇帝再次偏向了戰爭。就在金軍進攻時,金人東面的高麗國派人來求醫,宋徽宗派了兩名醫生去提供幫助。醫生帶回來的消息:高麗全國都在為戰爭做準備,他們認為女真是虎狼之國,必須趕快做準備。建議北宋皇帝千萬不要和女真交往。最後,對於收復北方領土的渴望還是影響了宋徽宗,他決定與金人聯合。李良嗣出使金國,與金軍簽訂了夾攻協議。

宋、金聯合,出兵伐遼,論海上之盟的是是非非

女真士兵(雕塑)

其實海上之盟在一開始就有無數的問題。金國之所以同意這個要求,不是經過認真考慮,而是無知的結果。金國地處偏僻,對遼國充滿了仇恨,但對十六州的價值卻瞭解不深,眼中只有遼國北方領土。可也正因為這樣,一旦它瞭解了十六州的價值,就很難遵守協議。更何況,所謂協議包括了兩部分,一部分是明著的框架,另一部分則是口頭協議。十六州中燕山以北的諸州都是以口頭協議的形式存在的,這種口頭協議被遵守的可能性更小。

宋金協議如果要執行,只有一個辦法:北宋迅速進軍,利用金國的無知,加上金軍沒有反應過來,就收回了十六州。否則必然陷入更大的糾紛之中。然而這個辦法,卻在北宋軍隊的拙劣表演中葬送了。童貫所領導的宋軍僅僅攻佔了涿州和易州,就被遼軍阻擋,無力北進。反而是金人“解放”了大部分十六州。以幽州為例,這個州原本劃歸北宋去解放。按照協議,金軍不過燕山,燕山以南的州都交給宋軍處理。但在進軍幽州時,宋軍卻屢吃敗仗,只好求助於金軍。金軍這才進入關內,兵不血刃獲得了幽州。但到這時,金軍仍然是守約的。遼國滅亡後,金國首先交割了幽州和其他六個州給北宋。只是在守約的大前提下,又勒索了北宋一筆錢作為贖城費。且金國在撤出之前大肆擄掠,帶走人口,只留下了空空如也的城市。在山西方面,朔州、應州和蔚州守將向北宋投降,金國還將武州還給了北宋。

總結

但致命的是,通過與宋國打交道,金國已經逐漸瞭解了天下的廣闊和十六州的價值,也知道了趙宋君臣的懦弱與無力。這個戰鬥的民族本來還比較嚴肅地對待政治協議,反而是北宋在許多方面屢屢破壞協議,給了金國足夠的藉口,最終導致宋的衰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