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怛羅斯之戰,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大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怛羅斯之戰,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公元751年,西域大漠。唐字大纛下,陽光耀眼地照在明光鎧上,彷彿給士卒們穿上了一層金甲。少傾,地平線盡頭響起了雷鳴般的馬蹄聲,一排排裹著頭巾的大食騎兵向潮水般向軍陣拍來。450步,唐軍的伏遠弩已開始齊射,戰馬嘶鳴著倒下,大食的騎兵試著還擊,箭矢卻無力地落在軍陣前。幾個呼吸,騎士已衝到了近前,唐軍士兵們踩著口令放平了長矛,狠狠地朝前方戳去。帶著血窟窿騎士從馬上跌落,餘下的則在驚慌下潰逃。突然,軍隊左側的葛羅祿部族竟然高喊著反叛,調轉馬頭攻向了唐軍的方陣,奔逃的大食騎兵也轉身殺了回來。混亂之下,兵敗如山倒,一個又一個方陣被擊潰,主將高仙芝在親兵護衛下匆忙逃離了戰場……

談到中外關係史,怛羅斯之戰是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它是大唐和阿拉伯(大食)兩個文明間少有的直接衝突。不過對於其影響,後人多有異議。有人認為這是兩國之間的一次大碰撞,戰後的大唐從此失去了對中亞諸國的控制權;有人則認為這僅僅是兩國之間的一次小摩擦,不但沒有對政治和軍事格局起到什麼影響,反而促進了兩國的經濟文化交流。那麼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01

蝦鬥殃鯨

怛羅斯之戰的起因其實是兩個中亞小國之間的衝突。在廣袤的西域上零星散佈著許多小的城邦和部族,這些小國有的依附於大唐,有的則聽命於大食。公元750年,依附於大唐的吐火羅部族向安西節度使高仙芝上書,指責與自己敵對的石國對大唐不尊,“無藩臣禮”。此時班超三十六人縱橫西域的餘威尚在,反正是踩螞蟻,那就打吧,高仙芝遂發兵征討石國。石國國王眼看著城外的大軍和自己兩三米高的的城牆也硬氣不起來了,出城向高仙芝乞降。本著捉弄螞蟻的心態,高仙芝假意同意,在石國上下鬆了口氣之後又立刻下令出兵,滅國屠城。就像所有經典的復仇劇一樣,石國國王含恨而死,他的兒子卻逃脫了唐軍的追捕,求告於西域諸國,並向大食臣服,希望他們能出兵幫自己復仇。

西域諸國在兔死狐悲的恐懼下抱團取暖,轉而與大唐為敵,大食又出於爭奪中亞的目的出兵保護它們。此時的高仙芝正處在事業的巔峰,譽滿海內。人一成名就容易飄,自己的轄地出現了屬國叛亂這麼丟面子的事情,自然是勃然大怒,召集了邊軍和屬國的部隊就千里奔襲,部下拉都拉不回來。

公元751年6月,高仙芝領數萬唐軍進兵至怛羅斯(今哈薩克斯坦江布爾城),與大食將領齊亞德對峙。兩軍初一交戰,唐軍就憑藉嚴明的紀律和優良的裝備給大食造成了大量傷亡,大食轉而用起了反間計。高仙芝臨時召集來的葛邏祿部族在石國被滅時就提心吊膽,此時再被大食甜言蜜語一勾引,便在戰鬥中暴亂,從側翼進攻唐軍。意外之下,唐軍的軍陣很快被擊潰,高仙芝想整軍再戰,但苦於“深入胡地,後絕援兵”,玩的太浪隊友沒跟上,只得帶著數千殘軍撤退。

縱觀整個過程,怛羅斯之戰其實就是大唐和阿拉伯兩個巨無霸為自己的小弟大打出手。唐軍雖在戰鬥中大多處於上風,可高仙芝對石國的玩弄使得大唐失去了人和,千里奔襲異地作戰又使唐軍失去了天時和地利,這就是大唐失敗的原因。怛羅斯之戰就是邊地將領肆意妄為和錯誤指揮所帶來的恥辱印記。

02

得了便宜就賣乖

在怛羅斯戰敗之後,大唐在西域的軍事力量出現了短期的真空,可是為了爭奪中亞而出兵的阿拉伯帝國並沒有繼續出兵,而是退了回去,並多次遣使和大唐修復關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阿拉伯帝國根本就沒有能力也不願意與大唐交惡。首先,怛羅斯之戰恰逢阿拉伯帝國變革的時期,阿巴斯王朝從749年起義,直到754年才徹底推翻了倭馬亞王朝的統治。阿拉伯帝國忙著內鬥,衰落的拜占庭帝國又乘著這個好時機東打一圈西踢一腳,雖然不是很疼但也煩得厲害。內外交灼之下,阿巴斯王朝實在是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在東面和一個龐大的帝國交惡,所以怛羅斯之戰其實是高仙芝主動出擊,只是操作不好被人反殺了。

大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怛羅斯之戰,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此外,從交戰雙方的軍隊成分上也可以看出這是兩大文明的摩擦而非碰撞。大唐作戰的軍隊主要是屬國的僕從軍,真正的唐軍數量並不多;而阿巴斯王朝參戰的軍隊同樣也是羅珊總督的邊疆守軍和屬國軍隊。也就是說,交戰的兩軍都是邊軍而非政府軍,作戰本身也是由邊地大疆擅自做主而非中央指示,這也是為何大唐和大食雙方的史冊對這場戰鬥記錄甚少。

對於大食來說,石國主動來降,若是護不住的話其在中亞的影響力將直接跌入谷底,因此不得不出兵和大唐交戰。而在僥倖勝利之後,也不能太膨脹,得了便宜賣個乖就是,主動安撫大唐,避免邊疆再起烽火才是正理。

03

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如上文所說,戰後的大食不但沒有斷絕和大唐的關係反而進一步加深了彼此的交流。在怛羅斯之戰中,被俘的中國工匠幫助大食人在撒馬爾罕設立了第一座造紙廠,還修建了巴格達城的城牆。唐軍強悍的戰鬥力也給大食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食往來大唐的使者商人絡繹不絕。

據《冊府元龜》記載,753年3月、4月、7月和12月大食使者四次入朝;之後754年、755年、756年、758年、760年、762年、769年、772年、774年、791年、798年都有大批大食使節團抵達長安。大食商人云集廣州、泉州等商港,來往貨物不斷。甚至在757年,大食還應唐玄宗要求出兵西域,幫助大唐平定安史之亂。

此時的大唐正處在開元盛世的頂峰,遙遠邊疆的一次小小失利並沒有帶來什麼影響,帝國本土依然歌舞昇平。西域的軍事真空也很快得到了恢復,大唐甚至還在752年出兵契丹、754年討伐南詔。

對中亞各國來說,熱血過後就該冷靜了。剛剛還互掏傢伙的兩個大佬突然握手言和,讓底下的小弟們著實有些發懵。那些之前叛唐的小國更是膽戰心驚,生怕自己的人頭被大食做成禮物送給大唐,紛紛請求大唐的原諒。戰後,大唐並沒有失去原有的控制領域,中亞諸國仍然來唐朝貢,受唐冊封。《資治通鑑》有載,“是時中國盛強,自安遠門西盡唐境萬二千里,閭閻相望,桑麻翳野!”

大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怛羅斯之戰,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在怛羅斯,大唐由於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的錯誤決策而戰敗,但這只是大唐和大食兩大文明的小摩擦而非大碰撞。戰後的大唐依然稱雄西域,大食也出於對大唐的忌憚和自身原因主動退縮,與大唐修復關係。中亞的勢力重回均衡,小國們紛紛認主臣服,歷史的車輪又按照原有的軌道繼續轉動。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淮衣 製作:吃硬盤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