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文明的唯一一次交鋒,此戰甚少記錄,卻意義深遠

自秦始皇開始,中國開啟大一統模式,漢武帝時衛霍吊打匈奴,張騫出使,西域諸國見到了漢王朝的強大和富裕,紛紛來投,成為漢王朝的藩屬國,漢朝設西域都護府,派遣軍隊以維護帝國在西域及中亞地區的宗主權利和利益,自此以後西域及中亞這廣袤的土地成為中國的勢力範圍,隨著中國朝代更迭,西域也是時叛時降,歷代統治者無不想恢復中國對這塊土地的宗主權。

公元751年,大唐玄宗天寶十年七月,怛羅斯河,一場牽動著東西方兩大帝國的戰爭一觸即發。對峙雙方服飾迥異,語言不通,武器裝備亦大不相同,其中一方是一高仙芝為統帥的唐軍及拔汗那和葛邏祿僕從軍,唐軍本部以步兵為主,身穿明光鎧,手持長柄陌刀,橫向列於陣前,赫然是號稱“天下第一軍”的安西陌刀軍,另配有弓箭手、弩手、跳蕩兵,騎兵遊弋兩翼,僕從軍負責外圍警戒;另一方則是剛剛建國的黑衣大食軍隊,而且是堪稱帝國支柱的呼羅珊軍團,高大的阿拉伯戰馬,鋒利的馬刀,犀利的弓箭,無不在宣告著他們的強大。這場戰爭進行五日之久,憑藉著武器和訓練優勢,唐軍稍站上風,可是就在第五天傍晚,葛邏祿僕從軍發生叛變,唐軍腹背受敵,最終潰不成軍,高仙芝率殘部退守安西。

東西方文明的唯一一次交鋒,此戰甚少記錄,卻意義深遠

怛羅斯之戰

時間回到一年前,大唐天寶九年,高仙芝奉命出軍,擊破親附吐蕃的車師國,俘虜其國王。這次艱難的遠征使得高仙芝在西域獲得了極大的聲譽,也標誌著唐朝在中亞的擴張達到了頂點。此時,大唐已經成為塔里木地區、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區的佔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他控制了帕米爾山谷地區,成了吐火羅地區,喀布爾和克什米爾的保護者,高仙芝儼然是大唐在中亞的總督。與此同時阿拉伯世界,阿拔斯王朝取代倭馬亞王朝,順利接收其政治遺產,而中亞地區一直是大食的勢力範圍,想要順利接手中亞地區,就必須擊敗大唐。反觀大唐要恢復蔥嶺外地區的宗主權,就必然要面對新興的阿拔斯王朝的挑戰,所以這一戰是不可避免的。

東西方文明的唯一一次交鋒,此戰甚少記錄,卻意義深遠

遺憾的是,大唐輸掉了這場戰爭,可是從政治角度來看,這只是兩大帝國邊境衝突引發的地區性的戰役,帕米爾高原成為兩國天然分界線,其對兩大帝國自身實力並未造成太大影響,大唐依然牢牢控制著西域,兩國外交關係也並未受到影響,戰後數十年內,阿拔斯王朝曾多次出使大唐;此戰唐朝也不能說一無所獲,十數年後,被俘的杜環回到大唐,並帶回了《經行記》,書中記錄了他遊歷中亞、西亞及地中海沿岸所見所聞,為大唐瞭解西方國家提供了資料,也為中外交流留下了記錄。

戰後,上萬的唐軍被大食俘虜,其中就有大量的工匠和知識分子,中國的造紙術就此傳到了阿拉伯,然後從中亞到西亞,再到歐洲,非洲,美洲,最後到澳洲;而且他們將大唐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傳到了阿拉伯世界,大唐深深地吸引了阿拉伯的商人和冒險家,九世紀中葉,阿拉伯商人蘇萊曼就將自己在大唐的見聞撰寫成書《蘇萊曼東遊記》,阿拉伯商人也將大唐的繁榮與富庶傳到了歐洲,馬可波羅在中國的見聞更驗證了這一說法,後來英國人就來了,法國人也來了,再後來八國聯軍就來了。

東西方文明的唯一一次交鋒,此戰甚少記錄,卻意義深遠

怛羅斯之戰後,阿拔斯王朝成為了中亞地區的實際控制者,阿拔斯王朝是以伊斯蘭教為中心的宗教國家,此後他們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有利於穆斯林的政策,加快了中亞地區的伊斯蘭化,一個又一個的國家、民族皈依伊斯蘭教,其中就有突厥人,突厥人更是慢慢成為了阿拉伯世界一支重要力量,再後來突厥人就不和阿拉伯人玩了,自己當家做主了;在大蒙古帝國時期,一部分蒙古人也被洗腦,妄圖將伊斯蘭全國化;沙皇時代,俄國勢力進入中亞,與伊斯蘭勢力廝殺,後來不得不接受、安撫。

可以說這一切都是自怛羅斯之戰造成的,歷史上對怛羅斯之戰記錄很少,可是如果論對世界以及中國的影響,可以說是影響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