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能上線,攬客無數,為何最終又含淚下架?

“用戶非常需要這個功能,做了這個功能我們肯定能火一把”; “這就是需求調研的結果,肯定是用戶需要的東西,大家無需再糾結。”; “我在論壇蒐集了一些用戶反饋,這些都是需求啊,我排了個序,大家一個個實現吧”。

這些可能是真實存在的用戶需求,在某些情況下,用戶確實需要用到類似的功能,以滿足他當時的用戶場景。但是,用戶的需求,就真的是產品需求嗎?這裡,本汪不再用“客戶說想要雞,結果可能他真正需要的是鴨”這種騙小孩的例子來忽悠人,本汪所有的文章都結合了個人真實的經歷,可能文采有限,但儘量保證真實。


新功能上線,攬客無數,為何最終又含淚下架?


之前的文章提到過,本汪那段時間在做一個垂直的社區,通過市場調研,用戶分析,發現各大高校裡存在著大量優質的目標用戶,於是我們通過關係聯繫上了幾所高校的老師,在介紹了我們社區的主要情況後,老師們普遍很感興趣,並提出了一個幾乎得到所有老師大力支持的需求: 社區增加學校模塊,學生可以將自己的作業、作品上傳到學校公開區域,用人單位如果覺得學生作品出色,就會邀請學生去單位實習,或者直接給offer。

當時,我們社區的招聘模塊已經初具規模,因為我們是垂直類的社區,很多該領域的用人單位都會直接到社區來尋找合適的專業人才,而且確實有招實習生,應屆生等初級崗位,社區現狀跟老師們提出的這個需求非常吻合。通過與學校合作,由於老師的大力推進,社區能獲得大量學生用戶;而學校也能順利的將自己的學生推向用人單位,增加就業率。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各求所需,再怎麼看這都是一筆雙贏的合作。


新功能上線,攬客無數,為何最終又含淚下架?


然而,故事會以如此皆大歡喜的方式結尾嗎?經常看本汪文章的朋友肯定知道,這只是本汪踩的另外一個坑罷了。。。

一個月後,學校模塊正式上線,在此不得不誇獎咱們的開發同學還是很效率的,可惜跟他們合作的是個擅長踩坑的小汪汪。。。不好意思,走題了,下面繼續講“坑”。學校模塊上線之初,由於學校老師在我們開發學校模塊的這段時間裡,已經提前聯繫好大量學生,模塊開放後學生用戶陸續入駐,那段時間日活持續走高,社區活躍度顯著提高,與學校合作效果初現,但隨之,問題也慢慢浮現。

  • 當我們拿著這幾所學校入駐的按照去跟更多的學校談合作時,很多學校老師表示感興趣,但是由於忙且我們的合作不是必不可少的項目,老師積極性普遍不是很高;
  • 由於我們的是在一個專業領域內的垂直分類,開設該課程的高校數量其實也屈指可數;
  • 學生作業、作品普遍完成度較低,普遍水平停留在入門級別,達不到用人單位的水平;
  • 短期大量學生、初學者的入駐,導致社區專業調性降低,嚴重影響了社區在行業內的形象;
  • 大量初學者申請用人單位發佈的職位,導致招聘者篩選簡歷難度加大,用戶體驗降低,抱怨不斷。


新功能上線,攬客無數,為何最終又含淚下架?


學校模塊上線半年後,我們下架了該模塊。一個模塊,雖然短期內給社區帶來大量的流量,但是這些流量不是持久的,且跟社區的調性及定位背道而馳,繼續運營下去只會繼續損害產品,下架該模塊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後來我們做經驗總結的時候,最主要的幾點是:

  • 太急功近利,為了流量損失產品的長遠發展;
  • 沒有了解老師的真正需求,其他他們就像有個平臺,供學生上傳作業,然後他們批作業就行了。是我們強行把我們的這個合作方案推給了他們,所以該需求並非老師的真正需求,導致老師積極性不高;
  • 對產品理解不夠深入,沒有一針見血的洞察產品的真正用戶。


作為一個產品汪,連對自己產品的這些方面都還沒有理解透測,踩坑是遲早的事情。望看到本文的朋友,繞坑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