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車」七年:燒錢廝殺,高管逃離,裁員欠薪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造車,一場容易脫軌的創業實驗。

「新造車」七年:燒錢廝殺,高管逃離,裁員欠薪

造車,一場容易脫軌的創業實驗。

當馬斯克因中國工廠微笑的時候,中國造車新勢力公司可能想哭。 今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正式投建,預計後年實現50萬輛的量產。特斯拉的入華更加速了國內電動車市場競爭。 根據中汽協預計數據,一季度汽車產銷下滑45%左右,上半年產量下滑約25%。 新春前後爆發疫情,汽車行業業績整體下滑。作為創業公司的新造車勢力,沒有數十年的品牌積累,又無法通過賣車達到盈虧平衡。 走到十字路口的造車新勢力,新的淘汰賽開始了。 3月前後,一系列高管從不同的新造車公司中離職,裁員、欠款等負面消息頻頻曝出。

根據公開消息,蔚來汽車高級副總裁黃晨東,用戶發展副總裁朱江將離職。同月,零跑汽車副總裁趙剛離職。更早之前,眾泰汽車、小鵬汽車、合眾汽車、威馬汽車、博郡汽車等均傳出高管離職消息。

逃離造車新勢力

成立於2016年8月的博郡汽車,創始人黃希鳴曾就職於福特、通用等公司,被傳出“邊申請5億融資邊研究破產法案”。早在2019年5月,博郡汽車被曝拖欠員工3.5個月的年終獎被起訴。2019年7月又曝出拖欠北斗星通公司欠款617萬元,其市場和營銷等高管也被爆離職。

Tech星球(微信ID:tech星球)就此向博郡一高管求證,該高管回覆:“情況基本和網上傳的差不多,自己也在找工作”。該名高管加入博郡時,薪資並不低,貸款購置了房產,現在他覺得已經有了還貸的壓力。

今年3月份,前途汽車也被曝出拖欠員工工資;4月10日,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被法院列為限制高消費人員;而早在去年2月,前途的母公司北京長城華冠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為業績虧損,在新三板終止掛牌。

Tech星球亦向一位前途汽車離職高管求證。該名高管並未直接回復陸群的相關事宜,但表示:前途汽車確實遇到了些問題。

前途汽車的前身是設計公司,從最初260人左右的團隊,在2年時間裡擴張到2000多人。但公司並沒有逃脫一家小微企業的影子,還在用非常傳統的方式管理。

“就像一個人的頭很大,但身體特別小,身子架不住頭。企業的管理能力和規模不匹配。管理層的年齡比較大,沒有像阿里、華為,在成長過程中就把問題處理掉了。”上述高管說道。

“前途企業文化裡有一句話——我是這個企業的股東,我特別不認可這句話。我恰恰覺得,股東不應該過多參與管理,大股東太強調自己的話語權了”,該高管用略帶憤怒的語氣,向Tech星球表達自己的想法。

據Tech星球瞭解,僵固不化的管理思路制約了前途的技術路線選擇。前途製造汽車過程中採用的鋁合金焊接技術,大規模量產是很難的。因為鋁合金焊接沒有成熟應用於量產,沒有穩定工藝保障,不好控制。此外,碳纖維應用於車身實現輕量化,但成本卻降不下。

“前途對外宣稱其輕量化車身比傳統車身輕了至少25%,理論上這樣做,可以在同等情況下,把輕的這25%可轉換成電池增田續航里程。然而可惜的是,前途K50的官宣續航里程只不到400KM,和傳統車身的車型比,沒有任何優勢和亮點。”改名離職高管解釋自己在技術上對前公司造車思路的反思。

“採用大量鋁合金,碳纖維等所謂先進技術,很難避免被人詬病為‘做秀‘的道具,其實實際上沒有任何應用價值。”該高管強調。

造成新勢力艱難的“至暗時刻”,還不僅僅是這些。

2019年末,理想汽車被傳出股東退出的消息。母公司車和家註冊資本由9.15億元降低為6.82億元,降幅25%,有媒體爆料是其17個股東退出。

再看當初的遊俠汽車,2017年4月,經歷過質疑、被收購、再融資的遊俠汽車,與浙江湖州市吳興區政府簽署合作協議,要打造超級工廠,車輛預計2019年量產上市。 然而就在2019年末,當地政府又重新接盤了遊俠浙江分公司的這一項目。7年了,遊俠汽車的量產可能永遠是迷。

這一切,用小鵬汽車董事長的一句話總結,再合適不過,“以前看別人造車,覺得100億太誇張了,現在自己跳進去才知道200億都不夠花。”何小鵬認為,只有月交付一萬輛車才能實現盈虧平衡。 一名造車新勢力的高管吳振業,他身邊的朋友陸續開始離職了。

2020年疫情之後,因為行業不景氣,他告訴Tech星球(微信ID:tech星球):“許多新造車公司已經開始減薪、裁員。主動離職的人,考慮的是等到被裁,會更難找工作”,他如此描述身邊朋友的狀態。 “大家覺得,早點出去能找到一個好位置。汽車行業的工作特別難找,很多人辭職後都做了顧問”,吳振業說道。

吳振業不想提自己公司的名字,因為他當初跳槽的時候,這家公司還炙手可熱,但是現在發展並不好,遭遇資金困境。 和吳振業相似,三年多前,謝洪從大型國有老牌車企跳槽出來加入一家造車新勢力公司。在此之前,他已經有25年的汽車行業從業履歷。為了這次跳槽,他甚至將家從另一座城市搬到了南方。

被邀請加入造車新勢力的高管團隊時,謝洪也曾糾結,“當時我已經45歲,而且是在一家老牌國有車企做高管,工作非常穩定。我知道從國企跳出來,在我這樣的年齡段,會冒多大風險。”

當時,讓謝洪仍然決定冒風險加入新車企的原因有三:第一,創始人的造車思路是技術造車,不是互聯網資本圈的玩法;其二,謝洪在國有造車企業多年,他想從0到1實踐自己的技術思想;還有一個原因,則是可以得到創業公司股權。

然而,現實並不美好。 今年4月,馬上五十歲的謝洪覺得自己不再年輕,但所在企業已經減薪,盈利遙遙無期。他不得不做兩手準備,尋找新工作。

“我也不後悔,也沒有覺得被騙。畢竟這家公司之前給我的薪資收益比原來企業高,三五年拿到的錢,是之前五到七年賺的錢。”謝洪說。 “我之前就是想搏一把”,憶起當初,謝洪還有一些激動,“我的職業理想都實現了,特別遺憾的是,我以為自己的技術經驗可以幫助到企業,一些問題隨著企業規模逐漸擴大,會逐漸規範。但沒想到,企業最終還是陷入到困境之中。”

另一位高管甄君瑋告訴Tech星球(微信ID:tech星球):“新造車勢力帶來了新氣象,但是產業鏈的關係並不是能夠立刻革新的。” “很多優秀的人在新勢力中的痛苦,不是因為薪酬、資質,而是因為以前在整車廠,所有的供應商跟你有很好的配合,並且不會縮短你的帳期。大家相信汽車廠今天虧了,明天會賺的。你在當地GDP和創新中是非常重要的。”他說。

甄君瑋接觸的供應商中,如果新勢力公司和大型車企用的是同一個系統,供應鏈企業才會開發,包括前期的研發、模具開發也才敢投入,供應商不會直接配合新勢力車企。

“這種情況讓新勢力造車的企業創新打折,如果新造車企業等一等,可能就掛掉了”,甄君瑋說道。 “當大家發現,自己去的新勢力做的還是原來的事情,甚至還不如原來的時候,心態就會產生變化”,甄君瑋從另一角度闡述新造車公司面臨的困境。

兩大陣營的對壘

“造車新勢力”的創始人可以劃分為兩個陣營:互聯網系出身和汽車產業鏈出身。

吳振業告訴Tech星球(微信ID:tech星球),“我從傳統車企跳入這個行業時,根本沒有看好新能源電動車,更不看好這個行業裡互聯網出身的造車公司。如果非要選擇,還是選擇汽車行業出身的老闆吧。” “資本不缺錢,缺的是一個能夠快速增值的好故事。並且讓別人相信這個故事能夠賺錢,把大家的錢都捲進來。靠講故事,上市以後會怎樣呢?”因為對創業渴慕,幾年前吳振業從傳統車企跳進一家造車新勢力公司。

像吳振業這樣傳統車企出身的人,要接受互聯網的“玩法”,確實需要“轉換思路“。 在互聯網造車圈,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的攢局能力超乎想象。當時,蔚來汽車首批6輛EP9送給了6個天使投資人,包括車和家創始人李想、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小米科技CEO雷軍、騰訊公司CEO馬化騰、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以及李斌自己。

還有一個小花絮,六位車主都在車上刻了自己的名字。其中,劉強東的這輛刻了他和章澤天兩個人的英文名“Richard&Nancy”。

「新造車」七年:燒錢廝殺,高管逃離,裁員欠薪

蔚來汽車剛創立時,馬化騰試駕 根據天眼查信息,從2015年6月A輪融資到2020年3月,蔚來汽車已經完成了12輪融資。2018年9月12日IPO上市後,蔚來汽車還進行了超過數十億美元的戰略融資和債券融資。其中,騰訊投資、高瓴資本曾多輪加碼。 和李斌同是北大校友的俞敏洪,也是李斌的投資人,他曾解釋過李斌獲得信任的原因——李斌具有把事情做下去的決心、意志,調動所有資源去支持他的能力。

但是,再強大的融資能力也無法掩蓋造車新勢力不賺錢的現實。 根據蔚來汽車的公開數據,2019年,儘管其在造車新勢力中排行前三,全年仍虧損 113 億元,虧損同比增長 17.2%。

2019年10月前後,一篇內容為“蔚來汽車李斌2019年最慘的人“的文章傳遍全網。文中提到,蔚來汽車CFO謝東螢2019年10月離職,外界猜測其資金鍊斷裂,李斌被人稱為“賈躍亭第二”。 銷量首屈一指的蔚來汽車汽車尚且如此,其他公司的盈利就更是一個未知數了。

不過,李斌之所以被稱“賈躍亭第二”,是因為賈躍亭在造車這件事上,確實不太靠譜。 2014年,賈躍亭和特斯拉前高管尼克·桑普森、美國軟件公司蓮花中國區高管聶天心,共同成立了一家總部在美國的汽車公司,也就是後來更名為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的公司。 再後來的故事讓人大跌眼鏡。

上市5年後的樂視網,2015年末巔峰市值超過了1500億人民幣。然而,局面急轉直下,2016年出現資金鍊問題。2017年,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投資樂視150億元。同年,賈躍亭卸任樂視董事長赴美。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法拉第未來有過五次融資,主要融資方分別為樂視網、恆大集團、區塊鏈公司EVAIO、遊戲公司第九城市,以及美國商業銀行Brich Lake等。 今年4月8日,法拉第未來官方發了一條Twitter ,透露出法拉第未來將為企業提供移動化解決方案。有分析認為,這意味著其轉型為平臺服務商,不再造車。

「新造車」七年:燒錢廝殺,高管逃離,裁員欠薪

法拉第未來的Twitter 法拉第未來作出回應稱,只是新增了B2B業務,量產計劃仍在推進中。然而,從2018年底推遲到2019年,再推遲到2020年9月。其遠在美國的實際情況,像是在迷霧中一樣,難以用手撥開看清。

「Top 3」 賭約

2019年,曾以個人身份投資了理想汽車C輪融資的美團創始人王興,發表自己的預測:“中國車企格局基本是“3+3+3+3”角逐下兩輪,除了3家央企、3家地方國企和3家民企,3家新勢力是理想、蔚來和小鵬。” 今年1月7日,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主動就此和王興打賭:在造車新勢力公司中,威馬會進入前三。

理想汽車是由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打造的新能源汽車。李想不僅創立了車和家,推出理想ONE車型,他還是蔚來汽車的董事。根據天眼查信息,2015到2019年期間,理想汽車完成了C輪融資,當時估值29.3億美元。2020年2月,再次完成由中金資本發起的股權融資。 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曾任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沃爾沃汽車全球高級副總裁兼沃爾沃汽車中國區董事長,幫助吉利成功收購沃爾沃。2016年到2018年10月間,完成了由百度領投的30億元人民幣C輪融資。

在溫暖的廣州,小鵬汽車於2014年成立,由夏珩、何濤創立。其早期投資者有UC聯合創始人何小鵬和YY創始人李學凌。小鵬汽車創始人兼總裁夏珩,畢業於清華大學汽車工程專業,曾供職於廣汽研究院。2017年何小鵬正式加入小鵬擔任董事長。2018年初,小鵬汽車獲得包括阿里巴巴、富士康、IDG聯合投資22億元。 一個賭約幾乎回答了造車新勢力的發展現狀,也把這7年的競爭向前推了一步。

整體銷量數據,可能是一個階段性的答案。根據乘聯會數據,2019年造車新勢力銷量排名前三的車企分別是:蔚來、威馬和小鵬,三家公司累計銷量分別為20565輛、16876輛和16609輛。

某一線品牌汽車公司高管甄君瑋告訴Tech星球(微信ID:tech星球),他支持互聯網出身的造車公司,他認為以蔚來汽車為代表的互聯網系公司在創新上嘗試了很多,但威馬汽車等並沒有。

他舉例說:“互聯網造車公司是真正以客戶為中心的,比如幫助客戶充電,提供買車後的各種免費服務。這顛覆了傳統汽車的商業模式。對於傳統汽車品牌而言,會通過各種方式‘要挾’客戶必須回店。” “賣車賺到的只是利潤的一部分,汽車品牌還要通過客戶回店。賺取各種工時費,甚至要把新車售賣時的折扣給賺回來。在為客戶提供好的價值體驗這點上,互聯網造車公司是顛覆的。”他說道。

另一位不具名的汽車行業高管認為:“因為威馬汽車在海南等地佈局了汽車共享業務,所以其實際的to C銷售數據值得探討。” 一位傳統汽車品牌的高管也向Tech星球表示:“如果造車新勢力公司推出的車型,與傳統車企相差不大,價格也接近,不知道其‘新‘在何處?”

汽車博主趙航飛接受Tech星球採訪時說:“目前來看,蔚來理想進度確實比較快。他們兩個創始人都是來自互聯網公司,有汽車媒體背景,對車本身就有深刻的理解。小鵬也有互聯網基因,即將上市的P7車型有不錯競爭力。” “30秒懂車”聯合創始人吳廣,此前亦是汽車行業資深投資人,他認為:小鵬汽車在造車新勢力中優勢明顯,其續航里程在新能源汽車中數一數二,“小鵬汽車整合了資源、資本和技術的優勢。”

造車新勢力背後的格局逐漸清晰起來。以互聯網系出身為代表的蔚來、小鵬、理想等佔主要優勢;而汽車系出身的公司中,入局較早的威馬佔據一定優勢,但能否拔得頭籌,仍有待觀察。 此外,新勢力背後的互聯網大廠是否會助其一臂之力?也至關重要。 目前,蔚來汽車背後有騰訊和百度入股;小鵬背後有阿里;威馬的背後是百度和騰訊;理想汽車背後則是美團。巨頭的火力供給,也是下一階段取勝的關鍵。

艱難的「至暗時刻」

量產、融資、裁員?中國的造車新勢力,自出生之日就充滿了戲劇性。

一切始於成立於2014年的遊俠汽車。 在黃修源創立遊俠汽車之前,曾經有過多次創業。這位不到三十歲的創始人,曾創建過導購網站;在百度瀏覽器上運營過超百萬日活的熱門搞笑視頻;打造過年收入千萬的公司。但任何一段經歷都沒有長期堅持下去。 2015年7月,運營了一年的遊俠汽車,在北京三里屯橙色大廳舉辦發佈會。在這場發佈會上,黃修源介紹了他的新車“遊俠X”。

但發佈會結束後,並沒有太多驚豔和掌聲,反而被行業和媒體戲謔為“PPT造車”。因為他打造的“遊俠X”概念車與特斯拉Model S高度一致。甚至後來有媒體參觀其公司時,還看到公司內的一些零件上有特斯拉的標誌。 對“遊俠”的質疑,蔓延到同期誕生的造車新勢力兄弟們。

2014年,蔚來汽車、奇點汽車、小鵬汽車、樂視超級汽車、遊俠汽車等成立;2015年,車和家、威馬汽車、前途汽車等入局。 這些公司對造車過程中的設計、客戶運營、品牌營銷、資本積累等不同環節,進行了一定的顛覆,並在創立過程中快速獲得資本方的支持。他們被統稱為“造車新勢力”。 回顧彼時的中國互聯網發生了什麼?

微博、京東、陌陌和迅雷登陸納斯達克,獵豹和聚美優品掛牌紐交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滴滴和快的在燒錢大戰後合併,美團和大眾點評在O2O市場大打出手後合併,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北京中關村的創業大街人潮湧動。 互聯網和創業風起雲湧,這些勢能正在拼命灌入一個傳統的行業——汽車。

如今,7年時間轉瞬而過。造車新勢力遭遇挫折。

明天還會好嗎? 吳廣認為:“失業率創了新高,經濟發展困難,在這個大前提下,單說造車新勢力的離職並不客觀,誰都清楚現在很痛苦。” 吳振業一年中有幾個月在北京工作,他仔細觀察過北京順義路上跑著的新能源汽車。據他描述:“出租車司機冬天都是帶著帽子開車的,因為他們不敢開空調。開空調影響駕駛速度,比如,120公里每小時,下降到80。”

在他看來,電動汽車有利有弊,特別是相比燃油車,電動汽車到底是增加了汙染還是降低了汙染?2016年,新加坡政府給特斯拉Model S開出了一張10880美元的罰單,原因是特斯拉Model S碳排放不達標。

“很多人覺得,相比於燃油車,電動汽車更容易實現無人駕駛。果真實現無人駕駛後,我們還需要買一輛車嗎?地鐵、公交對於乘客來說,某種程度就是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技術,是很多電動車現在吸引消費者的噱頭,如果真正實現無人駕駛,還需要電動汽車嗎?”吳振業對未來充滿困惑。

作為一個汽車行業的老兵,甄君瑋覺得,“這麼多年來,汽車行業的變化太小了。對於大部分汽車行業的人來說,進入這個行業,通過幾年打工,在一二線城市立足買房,就能有一個穩定的生活。其中一部分人,想尋求新的可能性,這樣一波人去了造車新勢力企業。”

“波瀾不驚之中,新造車企業就像是一個出口。一些人渴望被尊重,渴望突破,也有勇氣作出改變,於是進入到造車新勢力中”,甄君瑋分析道。

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有一段時間沒有更新自己的微博了。不過在1月19日,他50歲生日的這天,他寫道:雖然已進入5開頭的年紀,我仍選擇和年輕人站在一起。走上創業這條“不歸路”,每天都會面臨新的機遇,當然也有過讓我大呼“太南了”的時刻,還好最終也都咬牙堅持過來。雖然,這一年我的白頭髮又長了不少,但創業的激情讓我心態保持年輕。

汽車博主趙航飛對新造車勢力非常瞭解,一直在跟蹤各家公司的動態。他心裡有一個疑問:我看網上有些對新勢力帶有嘲笑的態度,我覺得,雖然它們可能死掉,但總會有活下去的。只要有活下去壯大起來,這一輪汽車投資熱就算有果實,雖然有一些騙錢的。如果有兩三家活下來,能不能像特斯拉那樣成功?

新出行CEO賀磊也發問:對於新造車勢力,我們是否帶著放大鏡在看這一行業?新造車的很多負面新聞是謬傳,某種程度是壞事,但也是好事。這讓新造車勢力承受了更大的壓力和關注度。正是因為,對造車新勢力的觀察僅僅集中在資本蜂擁而至的這幾年,這個行業才顯得動盪。 賀磊認為,未來,有兩到三家跑出來,這個行業就算是成功了。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文 | 張宇婷 頭圖 | IC Photo備註:吳振業、甄君瑋、謝洪為化名;本文王琳、周逸斐亦有貢獻)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TMT觀察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在疫情期間緊急設立全國疫情信息平臺,如有發佈需求,請聯繫霍老師,電話:18511001888;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