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中國百餘年,是什麼讓他們義無反顧迴歸中華

臺灣已經和大陸分離有70年了,中華兒女最關心的問題是臺灣何時能回到祖國的懷抱。畢竟七十年的時光,足以讓一個襁褓中的嬰兒變成古稀之年的老叟,長時間的分離不光是一代人的老去,還可能讓兩岸之間思想和文化產生隔閡,不利於我們的統一大業。其實我們歷史上在清朝初年,也出現過臺灣長期遊離在大陸政權之外的局面,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瞭解,清朝出現了一個很厲害的君主—康熙大帝,他不僅平息了國內的三藩之亂,還知人善任,成功收復了臺灣。當時的成功,除了將軍作戰勇敢,後勤保障有力,臺灣當時政權內部矛盾重重之外,筆者認為還有一些基本的客觀條件對清政府比較有利。一來,當年臺灣人口很少,主要是鄭氏集團的士兵和家屬以及原來福建地區的移民和本地高山族同胞,當時臺灣地狹人少,貿易依賴大陸甚多;二來,在當時對壘的雙方—大清和明鄭集團之外,沒有外部勢力干涉,完全屬於中國內部事務。今天統一依然是中華各族兒女的心願,隨著我們的國力增強,假以時日,我相信一定會實現這個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破鏡重圓從而再寫下新時代輝煌的篇章。

其實歷史上,曾經有一個民族離開祖國的懷抱一百多年,最終經過不屈不撓的鬥爭和堅強的意志,東歸中華,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明末清初,在今天的新疆和中亞地區有有四隻蒙古衛拉特(明朝稱為瓦剌,其領袖也先曾製造了歷史有名的“土木之變”並圍攻北京,差點讓大明亡國)部族,分別是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和我們本文提到的主角土爾扈特(另外還有輝特等小部),他們一同組成了漠西蒙古,曾經影響並改變了西藏地區的宗教和政治。在17世紀30年代,因為其中一部準噶爾的強大,欺壓其他部族,土爾扈特被迫西遷至遙遠的伏爾加河流域,但才離虎穴,又進狼窩,等待他們的是更強大的沙俄政權。一開始沙俄利用蒙古人能征善戰的特點徵發大批土爾扈特人為兵,土爾扈特人最開始和沙俄也算是平等合作,畢竟在剛開始兩者實力相差不大,但沙俄在彼得大帝時代開始急速西化並增強了實力,從以前的平等協商變成了強徵暴斂。世人皆知沙俄是一個擴張成性的國家,在歐亞各地都和相鄰的國家頻發衝突和戰爭,所以後來土爾扈特被沙俄徵發的結果是,大量部族男丁有去無回,人口損失慘重,不僅如此,崇信東正教(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的沙俄還強迫土爾扈特放棄自己的信仰(藏傳佛教)。民族的壓迫加上宗教的迫害,使得土爾扈特的領主們產生了強烈的迴歸故土的想法。其實清朝早在康熙年間便派大臣遠赴伏爾加河流域訪查土爾扈特部拜訪了時任土爾扈特領袖阿玉奇汗。使臣傳達了清政府的宗教政策,加強了清朝和土爾扈特的聯繫,待到阿玉奇汗的曾孫渥巴錫汗即位後,隨著沙俄的壓迫日益嚴重,土爾扈特人東歸的決心便更加強烈起來,轉化為實際行動的條件也日益成熟了。

出走中國百餘年,是什麼讓他們義無反顧迴歸中華

新疆草原

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渥巴錫汗率領部眾17萬餘人,毅然舉起反抗沙俄的大旗,決定舉族東歸,時任沙皇的德國女人葉卡捷琳娜哪肯善罷甘休,派哥薩克騎兵大部隊圍追堵截,土爾扈特人一方面要保護好老弱病殘和牲口家畜徐徐遷徙,一方面又要和前來圍追的敵人殊死搏鬥,經過8個月的漫長遷徙和艱苦奮戰,上萬裡的長途遷徙,他們終於到達新疆伊犁地區和清政府駐伊犁部隊取得了聯繫。經過長時間激烈的戰鬥和缺衣少糧的惡劣環境,安頓下來清點人數,僅僅有4萬餘人倖存了下來,不到東歸之前的1/3。

斗轉星移,這邊清朝皇帝已從康熙變成了孫子乾隆,皇帝得知這一喜訊,大喜過望,親自在木蘭圍場接見了渥巴錫汗,並“以蒙古語垂詢渥巴錫”,禮遇甚厚。時過境遷,當初強盛的準噶爾部早已在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持續不斷的打擊下灰飛煙滅,所以原來漠西蒙古的牧場已經可以由清政府意志規劃,東歸之後三年,清政府正式安排土爾扈特部遷徙至水草豐美的裕勒都斯大草原(今新疆巴音郭楞大草原),土爾扈特人世代定居放牧在此,並一直持續至今。

出走中國百餘年,是什麼讓他們義無反顧迴歸中華

蒙古人放牧

土爾扈特和中國分離超過150年,最終在我們宗教自由政策以及極具誠意的安置之下,最終再也沒有離開中華民族大家庭,說明我們這個民族有時候其實不是以武力征服,而是以文化感召其他民族的,武力可能征服一時,只有文化的感召力才可以持久綿延,讓土爾扈特人不遠萬里克服種種艱難也要回歸故土。

回到本文最開始的臺灣問題,筆者相信只要我們不斷提高國家實力,加上我們的強大而自信的文化,即使已經分離了70年,終有一天,臺灣人會再回到祖國的懷抱,就像兩百多年前土爾扈特人那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