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的分化,不是買一兩套房就能止住的


中產階級的分化,不是買一兩套房就能止住的


中產階級的分化,不是買一兩套房就能止住的

前幾天和一個在央企的老朋友吃飯,他和我年齡差不多,畢業後就一直在央企混著,混了七八年了,循規蹈矩,也算做到了中層,稅後25萬不到,有1套自有住房。

看著周邊幾個混的好的朋友年收入正在慢慢超過了自己且買了多套房產後,他很焦慮,而且非常焦慮。

我們經常說,很多時候心理上的落差,其實是對比出來的。

但是,從當前情況看,這還真的不僅僅是心理上的對比,實際情況就是,我們正在經歷著中產階級的大分化,而你,一不小心,很可能就會被淘汰出局。

這篇文章不想散播焦慮,更多地想探討如何幹掉焦慮。

01

不重視職業上的差異,是中產分化的第一步。

在我還沒有踏入社會的時候,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

選擇大於努力,每次聽到這句話,我就很嗤之以鼻,因為我一直相信,在任何時候,只要人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拼搏,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隨著經歷的越來越多,瞭解的越來越多,我也漸漸明白了這句話的真諦,我發現我錯了,很多時候,確實是選擇大於努力。

這其實意味著其實很多人在剛開始的第一步,就註定了離中產的道路只能是越來越遠。

得到系老師梁寧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讓我感觸很深。對於很多普通人而言,要想成為中產,至少要獲得一次線性週期的收益。比如持有阿里巴巴股票10年,什麼都不用幹,10萬變成1000萬。

比如同班畢業的兩個人,一個當時畢業時進入的是報社,另一個進入的BAT。等到7年過去了,去BAT的那位同學大概率已經年薪百萬了,而且滿世界都有挖他的獵頭。

而去報社的那位,可能報社窮的真的連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整個產業都沒有了,一切都將被重塑。

當然,這還僅僅是一個例子。其實你仔細想想,我們周圍這樣的例子真的是太多了。

我當時有個同學,為了安穩和所謂的面子,去了某政府單位,但是因為沒有能力通過考試,只能是沒有編制的編外人員,每個月工資,雷打不動3500元,就這樣,一干就是8年。

反觀另一個同學,充滿了闖勁,去了某私營企業,從最底層的銷售做起,經過幾年努力,現在做到了銷售總監,年入50萬。

所以,拋開你所謂的面子不面子,拋開你所謂的穩定不穩定,很多時候我們更應該想象我們所依附的單位和經濟體,到底是不是在快速崛起或是快速崩潰。

你所謂的穩定,只是穩定的窮著。十年之後的我們,將因為我們在職業上的不同選擇,從而整體的差距越拉越大。

太多的人在選擇這件事情上投入的精力真的太少了,以至於其實還沒開始努力,就已經確定失敗了。

02

房產價值的崛起和沉淪,也讓不同的中產起飛或是沒落。

對於中國家庭而言,大量的財富其實最終都會沉澱在房產中。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管你是看多樓市或是看空樓市,前提總是得買套房,無論這樣的房產是在你工作的一線城市還是在你出生的三線城市。

對於情況好一點的家庭,很可能會買第二套,第三套甚至更多的房子,畢竟在很多人的內心深處,其實一直認為只有這樣的固定資產,才能帶給自己最大的安全感。

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房子其實也是有生命週期的,我這裡當然不是說房子只能住多少年這樣的居住屬性,我說的是房子的資產屬性。

我給大家舉個真實的例子。

在2005年的時候,我姑姑家條件相對來說非常不錯,因為一些機緣巧合,發了一筆財,跟很多有錢的女性一樣,我姑姑選擇把那些錢換成了房子。

她一共買了2套商鋪和1套120平的商品房,一時間風光無限。我那個時候最羨慕的就是我姑姑家了,感覺這一輩子,她都註定是人生贏家,光房租,一年就能收入十幾萬,請注意,這還是15年前。

15年過去後,2套商鋪因為周邊重要商業體搬遷的原因,整體的人流量也變少了很多,一年的租金也從原來的5萬每年下調至2每年,即便如此,還依然租不出去。

那套商品房呢,原先買的時候其實就是老破小,也沒有學區,還是在4樓無電梯,15年過去後,更是破敗不堪了,當時買的時候總價差不多是50萬。目前二手市場差不多賣60萬,如果算上通貨膨脹啥的,這樣的房子,其實根本就沒跑贏大盤。

但是,我卻抓住了2013年和2016年的買房低點波段,想盡各種辦法一下子也買了3套房產,因為區位選擇正確,所以短短几年時間,房價總體漲幅遠遠高於姑姑家的房產漲幅。

也因此,從家庭總財富看,其實經過這幾年房產價格的膨脹,我們已經全面超越了姑姑家的家庭財富積累。

所以,請大家一定要注意一個理論,叫房產的七年週期論,就是每過7年,我們就應該把自己手裡投資性的房產進行置換了,好好審視下自己所擁有的房產。

什麼是好房子,以前一直有個理論叫“地段地段還是地段”,房子當然是由地段決定的,但是你要清楚的知道,所謂的地段能級,其實會隨著政府的規劃而發生變化。

我們需要觀測並注意的是,自己所買的房子,周邊有沒有出現什麼不利的因素,比如周邊主幹道越來越破卻一直沒有得到維護,比如小區物業越來越差卻始終沒有更換,比如周邊建了個垃圾廠或加油站等等,這些都會影響我們房子的價值。

房子,不是說你買了放那邊就可以高枕無憂的,我們要買未來版塊有規劃的房子,同時,最好每7年為週期換一次,如果你的房子周邊7年之內都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很可能未來也不會有了。

這個時候,你就應該把房子換到更具增長空間的板塊中去。

所以,房產這個東西,其實就是很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的,在不知不覺間就直接將家庭財富越拉越大,而且是以一種很隱匿的方式。

03

還有些中產的消亡,是來自於無知或是無智。

我們如果經常看新聞,應該也能看到很多人就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比如買了P2P被暴雷了,或是投資了養老床位被騙了等等。

那些騙子自然是可恨的,理應受到法律的嚴懲,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難道怪罪別人真的會有用嗎。

如果不從自己角度出發和反省,那麼,面對一次次誘惑,你終將被收割,哪怕只有一次,也足夠讓你傾家蕩產,走下中產之路。

世界上真的會有那種飛來橫財給到你嘛,你確信你真的比大多數人都要聰明嗎,你真的認為這麼容易賺錢的事只有你發現了,別人都是SB嗎。

當然不是,其實所有的騙局,概括起來就是兩種方式。

一種就是擊鼓傳花式的層層傳遞,大家都端著這個泡沫,小小翼翼的把這個泡沫傳遞給下一個人,就看泡沫到誰手裡會先繃不住破碎。比如P2P,比如投資養老床位都是如此。

還有一種就是概率論,告訴不同的人不同的結果,通過概率論證自己的正確,騙取你,從而贏得你的信任。

比如所謂的股神薦股,給100個人推薦同一只股票,其中對50個人說的是漲,給另外50個人說的是跌,第二天,再以相同的方式再分2組,連續幾天後,總有幸運兒會被股神選上,如果你心志不堅定,從你迷信股神的那天起,就是你走下中產之路的開始。

所以,在投資獲利每一分錢時,多想想這筆錢有沒有真正的為社會創造過價值,多想想這樣的盈利空間到底會不會在哪個環節出現問題。

最後,提醒下,

不要抱有任何的僥倖心理去投資年化收益超過8%的項目。你要的是利息,他們要你的,是你所有的本金。

04

所以,作為你們的朋友,我最後還是想叮囑幾句。

1、擁抱變化,才是最好的抵禦財富縮水的方式。

這是一個快速迭代的時代,每個人其實都在這樣的歷史潮流中,只有變化本身,才是真正的不變。越是追求安穩,其實就越會過的不安穩。我們要隨著社會的變而變,在內心始終充滿著警惕,不管是對於我們的職業,還是對於我們的房子或是各種外部誘惑。

所謂的鐵飯碗,不是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的飯,而是你無論如何去哪裡,都能吃到飯,說到底,你自己才是鐵飯碗。

2、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要讓錢追你,而不是你去追錢。

你追錢,追不上錢,錢追你,你跑不掉.....很可悲是不是,但這確實是讓人不得不無奈的事實。當別人都盯著錢的時候,我們要想想是不是解決方法在其他地方,比如,自己的能力其實才是最重要的,始終盯著自己的能力看,盯著自己的能力成長才是打開財富大門的真正的鑰匙。

3、要學會降維打擊,從信息差中獲利。

每個地方的成長波段其實不一樣的,我們往前看20年,最大的機會是在中國,中國每年的GDP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的增長,下一個風口,很可能會出現在東南亞。所以如果我們再去審視東南亞市場,會發現很多國家跟十年前的中國很像。

同樣密集的人口,同樣相似的文化,我們所經歷的種種,他們大概率也會走過,相當於你坐了一臺時光機,穿梭回到過去,其實相當於你已經知道了牌底在打牌,自然大概率不會錯。

很多時候,如果你認為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其實並不是這個世界的問題,甚至不是公平不公平的問題,而是你是否配得上被公平對待的問題。

願你,通過自己的能力,被這世界溫柔且公平的對待。

以上是正文,來自大帥。

如果你覺得有用,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有需要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