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神龍政變的五個人最後都沒有善終,為什麼?

未鳴讀史


一:神龍政變的背景:

武則天到了晚年以後,沒有了以前的銳意進取,和大多數皇帝一樣只是安於享樂。男寵張昌宗和張易之兄弟卻趁此插手政事,在朝廷中一手遮天。在這樣的背景下,武周朝廷中流言四起,人人不安。以張柬之為首的五個大臣在暗中積極聯絡,意圖除掉二張,重新扶李顯登基,恢復大唐。


二:神龍政變的過程:

神龍元年(公元705)正月二十二的早晨,張柬之等五人和李顯以及李多祚、薛思行等將軍通過玄武門進入宮中,先殺了張昌宗和張易之二兄弟,大家再護衛李顯進入武則天的長生殿。

武則天見到人情洶洶,知道事情已經無可挽回,無奈只得下詔讓李顯登基。李顯登基後,把國號恢復為唐。神龍政變到此完美成功。


三:神龍政變後五個功臣的下場:

政變結束後,張柬之被封為漢陽王,敬暉被封為平陽王,桓彥範被封為扶陽王,袁恕己被封為南陽王,崔玄暲被封為博陵王。時稱“五王。”所以神龍政變也叫“五王政變”。但是五王的下場都不好:張柬之和崔玄暲在流放途中病死;敬暉、袁恕己和桓彥範在流放地被李顯和武三思派去的人活活打死。

四:五王不能善終的原因:

首先是心慈手軟姑息養奸,五王在神龍政變成功後沒有徹底清算武則天餘黨的勢力,讓武三思等人可以有機可乘,勾結韋后和上官婉兒等人,迷惑巴結中宗李顯,然後慢慢坐大反噬一口,讓五王追悔莫及。


其次是五王還是看錯了中宗李顯。他們也不是不能殺武三思,而是想讓李顯親自下旨殺武三思,這樣不但顯得名正言順還可以增加李顯的威望。但是他們卻不知道李顯是個真正的扶不起的阿斗。根本不值得他們輔佐。

最後的原因還是在君臣關係上。李顯雖然是個庸主,他不捨得殺武三思,但不說明他不會殺五王等功臣。“狡兔死,走狗烹”是一句永遠不會過時的名言。


未鳴讀史


參與神龍政變的五位從龍大臣為何沒能善終?且聽下面細細道來。

神龍政變

時,女帝武則天在位,因寵幸張易之、張昌宗等一眾男寵,致使張氏兄弟飛揚跋扈,肆虐朝政,太子李顯竟被張氏兄弟逼死了兒子、女兒、女婿、外孫。一時間,整個朝廷人人自危。

武則天和男寵:

公元705年,神龍元年,武則天生病,只允許張易之、張昌宗侍奉左右,其他人不得入內。朝中張柬之、敬暉、桓彥範、袁恕己、崔玄暐等五位大臣密謀除掉張氏兄弟,發動政變。

正月二十二日,五人帶領羽林軍500人,迎接李顯,殺進皇宮,在迎仙宮控制住了武則天。逼迫女帝武則天退位給太子李顯。政變結束後,為了肅清寰宇,把男寵一黨張昌期、張同休、張昌儀等,通通處死,黨羽韋承慶、房融及司禮卿崔神慶等下獄監禁。

神龍政變:


洛州長史薛季昶建議敬暉,順勢把武則天的武氏家族武三思等人,連根拔除。可惜張柬之不同意,他想讓皇帝李顯親手誅殺。

三思阿諛

李顯上位後,論功把在政變中立從龍之功的五位大臣封為王爵,張柬之被封為漢陽王、敬暉被封為平陽王、桓彥範被封為扶陽王、袁恕己被封為南陽王、崔玄暐被封為博陵王。可謂風光之極。可這風光卻不長久。

皇帝李顯生性弱懦,對皇后韋氏言聽計從。加之韋后性格霸道,權欲極強,想效仿武則天,每每上朝,必與李顯一同出席,她坐旁邊,垂簾聽政。

李顯和韋后:


相當於隱形皇帝的韋后,自然少不了巴結奉承之輩,後宮婕妤上官婉兒為了討好韋后,暗中牽橋搭線,把與自己一直有私通的情夫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獻給韋后,使之苟合。三人遂淫亂後宮。只瞞著李顯這綠帽王。

卻說武三思兒子武崇訓娶了安樂公主,本系武氏皇親,又加李氏國戚。再攀上了韋后之後,便開始肆意張揚。駙馬王同皎看到武三思淫亂後宮,把握朝政,遂密謀劫殺武三思,可恨被他收留在家中的小人宋之問告密,致使密謀失敗,王同皎及其同黨被盡數誅殺。

武三思:


張柬之、敬暉等人到此時,才開始悔得腸子都青了:為何當初不聽勸,一同誅殺武氏家族,尤其是武三思?可惜沒有後悔藥吃。

功臣被害

張柬之等正直之臣,本就與武三思不合,因他惑亂後宮,把持朝政後,更是開始多次勸李顯誅殺武三思,可惜李顯昏庸無比,根本不忍殺他,而且,即使想殺,亦有心無力,因為大權在韋后手中。張柬之等人無耐,只能退而求其次,再次上書李顯,希望皇帝能對武氏家族的武三思削官奪爵。李顯發揮他的昏庸無能性格,無動於衷。

對於想把他武三思擠走的幾個大臣,自然被他恨得牙根緊咬,他收買了上官婉兒的另一個情夫崔湜作為內應,時時刻刻監視五位從龍大臣,又聽從鄭愔的建議,密謀奪除五位從龍大臣的權力。

上官婉兒:


於是,武三思和韋后兩人輪番向李顯詆譭張柬之等人,李顯又發揮他的昏庸技能,把五位大臣奪去實權,然後又指使鄭愔誣陷張柬之等人與王同皎同謀,欲廢韋后。五人又被流放到嶺南地區。

武三思為了趕盡殺絕,與韋后、上官婉兒三人發出一道假聖旨,派周利貞前去嶺南殺害張柬之等五人。

流放嶺南:

崔玄暐病逝於流放途中。張柬之因年老體弱,在周利貞未到嶺南時,已憤恨而死。桓彥範則被周利貞用繩索捆綁,在砍伐後的竹樁上拖著走,皮肉被竹樁颳去,只剩下骨頭時,才用棍棒打死,殘忍之極。敬暉被周利貞用刀一塊塊剔肉而死,更顯兇殘。袁恕己被強行灌野葛藤汁,致腹內疼痛無比,弓在地下,以手指刮土,指甲磨盡,然後被竹板打死,慘無人道。至此,五位參與神龍政變的正直大臣無一善終,相繼被害。

總結: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神龍政變是成功的,同時也是失敗的。成功的是,這場政變直接推翻了武周政權,把篡唐的武則天趕下皇位,扶持李顯坐擁江山,恢復李唐政權。

但它失敗的地方在於沒有完全清除武則天的家族。一個失敗的政權家族沒被清除,肯定要伺機反撲。所以武三思為武氏家族復仇,一步步阿諛奉承,一步步登上權力峰巔,一步步讒言汙衊,終於把五位正直的政變大臣趕出權力中心,並派人殘忍的殺害。

皆因五人太過天真,把希望寄託在昏庸的李顯身上,希望李顯能除掉武三思。可惜李顯顯然讓他們失望透頂。故。五人慘死於武三思之手,這結果早就有人預料到了。


剛日讀史


在武則天晚年五位老臣發動神龍政變,手刃武則天男寵,張易之、張昌宗,武則天見大勢已去,被迫下臺。五位老臣再次將李顯扶上皇位,但是卻沒有斬草除根,沒有立即殺武三思,埋下了天大的禍患,最後全被武三思清算,無一倖免。



武周繼承人

武則天稱帝以後一直困擾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皇位的繼承人問題,是在重新傳到自己的兒子李室手中,還是傳到自己的侄子武氏手中。怎麼弄似乎都不太好。也一直在搖擺不定,其實其內心是想傳給自己的侄子老武家的,但是卻也擔心很多人反對,於是這個事情就暫時放下了。也就是因為這個問題,武三思一直有一個皇帝夢。


神龍政變

在武則天晚年,由於年事已高,長病不起。而其男寵張易之、張昌宗禍亂朝政,於是以張柬之為首的五位老臣發動了神龍政變,手刃張易之、張昌宗二兄弟,武則天見大勢已去被迫下臺,五位老臣重新將李顯扶上皇位。事情本應這樣發展下去,但是卻忽略了一個事情,那就是武三思。老臣們看武則天都被自己弄下臺了,區區一個武三思無足掛齒。


外戚勢力做大

為什麼都說李顯昏庸懦弱無能呢!就是因為五位老臣已經給他創造了這麼好的一個局面,他卻將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不但不吸取武則天稱帝的教訓,反而又讓自己的韋皇后做大做強,逐漸具有壓自己一頭的趨勢。皇權再次沒落,外戚勢力掌權,干政。

武三思私通韋皇后

武三思在當時可以算上是一個美男子,再加上自己會甜言蜜語,成了一個泡妞高手。神龍政變發生之後,自己可以說是與皇位無緣了,這對一個整天具有皇帝夢的人來說是殘酷的,於是對發動神龍政變的五位老臣恨之入骨。

不久,機會就來了,武三思發展李顯登上皇位後絲毫沒有作為,反而大權旁落到了以韋皇后為首的外戚勢力手中。於是便死了歪歪心思,把韋皇后拿下,自己不就什麼都有了嗎,於是把自己最擅長的泡妞本事用到了韋皇后身上,還真起了效果,韋皇后竟然真的喜歡上了武三思,於是二人開始私通。

血腥清算

就這樣的武三思逐漸走入了權力的中心,有了實力便開始著手對五位老臣敬暉、桓彥範、張柬之、袁恕己、崔玄喡展開報復。先是將這這五位老臣封王,實際上是架空他們,奪其實權。後來誣陷他們密謀謀反,將其發配到各地。這時這五位老臣已經相當於魚肉,武三思為刀俎。



武三思將他們發配到各地還不罷休,硬是要取其性命以絕後患,於是派曾經跟這五人有仇的周利用前去殺害他們。等周利用抵達嶺外時,張柬之和崔玄喡已死,僥倖躲過一劫。到貴州遇到桓彥範後,周利用命人將他綁起來,放倒在竹筏子上拖著走,一直拖到桓彥範肉被磨掉露出骨頭,才將他用杖打死。找到敬暉後,將他一塊塊的剮死;找到待袁恕時,周利用逼著他喝有毒的野葛汁,喝了幾升後仍沒有死,毒性發作,十分難受,袁恕己疼得用手扒土,幾乎把手指甲全部磨掉,周利用又用棍棒將其活活打死。



五位國家之元老,對李唐王朝一片赤誠之心,最後卻這樣被人折磨至死,不知這五人死後是恨自己沒有將武三思處理掉,還是恨李顯的無能。自古昏君信小人,忠臣無處安,國家交給李顯這樣的人,自然是要走下坡路了。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