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泡茶,不是被出水口烫,就是被出气口烫,应该怎么办?

盖碗泡茶,不是被出水口烫,就是被出气口烫,应该怎么办?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四月的窗外,绿叶浓荫。

阳光明媚,午后微微带些燥气。

午后闲下来的时候,少不了泡杯茶润润喉。

烧开一壶水,悠闲的泡下午茶。

壶内的纯净水烧沸后,烟雾缭绕上升。

水温达到喧腾时,热滚滚,气腾腾。

值此时,轻轻地拎起壶,置于盖碗之上。

注水入茶,手腕稍一倾斜。

盖碗泡茶,不是被出水口烫,就是被出气口烫,应该怎么办?

滚水便裹挟着热气,涌入到干茶内。

弥漫开来的茶香,如同屋檐落雨,悠扬的传来。

习惯了用盖碗泡茶后。

注水、泡茶、出汤。

一气呵成的泡茶动作完毕后。

不消一会,香甘清活的茶汤即成。

泡好一杯茶,冲泡时的手法很重要。

而提到盖碗泡白茶的过程。

可有太多的细节,需要多留意了!

盖碗泡茶,不是被出水口烫,就是被出气口烫,应该怎么办?

《2》

问题一:用盖碗泡白茶时,总是把茶叶倒出来怎么办?

用盖碗倒出茶汤的时候,很多朋友会遇到上述情况。

顺着茶汤的倒出,连带着不少盖碗内的茶叶,一并倒出。

茶叶汇入到公道杯的茶汤内,会增加品茶过程的尴尬。

再加上,积少能成多。

经过多次出汤后,盖碗内剩余的茶叶数量,流失了大半。

等到后几冲泡茶时,茶与水的比例完全失衡。

泡出来的茶汤滋味,容易偏薄、偏淡,达不到最佳的效果。

基于此,该如何解决出汤时,茶叶倒出的问题?

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如下。

盖碗泡茶,不是被出水口烫,就是被出气口烫,应该怎么办?

首先,最最主要的一点,盖碗的开口不能太大。

和其它茶具相比,盖碗的优势在于杯盖开口可以灵活调整。

可以根据不同的茶叶特征需要,调整出汤开口的大与小。

为避免茶叶倒出的情况,合盖出汤前留恰到好处的开口,完全足矣。

盖碗冲泡白茶时,出汤的开口大小,茶友们可以参照配图示范。

又或者,凭借个人的泡茶经验,灵活调整。

其次,如果是冲泡比较碎的茶,建议出汤前用茶滤过滤。

叶片断裂,碎茶较多。

那么,倒出茶汤时,无可避免会有碎茶流失的问题。

为避免茶汤内倒出过多的碎叶,可以用茶滤过滤汤水。

继而,用茶夹将茶滤的滤网面上的碎茶,夹回盖碗内。

以免得投茶配比,完全失调。

盖碗泡茶,不是被出水口烫,就是被出气口烫,应该怎么办?

《3》

问题二:盖碗泡茶,不是被出水口烫,就是被出气口烫,怎么办?

关于盖碗泡茶,容易烫手的话题。

在之前的文章内,多有提及。

排除盖碗选择不当(容量过大,手感偏重,无碗沿,器型设计不标准等等 ),导致泡茶过程烫手外。

很多时候,当你觉得用盖碗泡茶时容易烫手,往往是泡茶方法上出了错。

上个礼拜前有位外地茶友,聊到了她的盖碗泡茶亲历。

她的苦恼,和大部分新手泡茶相似,觉得盖碗泡茶太烫手。

为此还具体的提到,盖碗泡茶出汤时,手指和掌心是最烫的。

要么是被出水口烫,要么是被出气口烫。

她这样一说后,立刻就让人找到了原因——合盖动作不标准!

盖碗,又称三才碗。

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

盖碗泡茶,不是被出水口烫,就是被出气口烫,应该怎么办?

其中,穹顶状的杯盖,能够自由灵活调整。

泡茶茶汤时,杯盖有点类似跷跷板。

当一端的开口过大,那么另一端的出气口,就会高高抬起。

倒出茶汤时,滚烫的热气像是大烟囱那般,直对着泡茶人的掌心。

所以,会异常的烫,让人拿不稳盖碗。

注水泡茶后,需要合盖杯盖,才能倒出茶汤。

然而,合盖的动作,大有讲究。

如果合盖时,出汤开口预留过大,或者盖子的尾巴处太跷。

那么,在倒出滚热的茶汤过程中。

泡茶人的手,会受到来自出水口和出气口的两处滚烫水汽的熏烫。

面对一前一后的热气夹击,烫手异常。

容易导致盖碗拿不稳,直接将瓷质的盖碗摔破、摔碎。

为了避免这样糟糕的情况,使用盖碗泡茶时。

建议茶友们多参考上文的内容。

动作标准,合规范的倒出茶汤,自能解决这个烫手的麻烦事!

盖碗泡茶,不是被出水口烫,就是被出气口烫,应该怎么办?

《4》

问题三:盖碗泡白茶,每一冲间隔时间的长短,会对茶味造成影响吗?

白瓷盖碗,是茶圈内最适用的茶具。

当你熟练的掌握盖碗泡茶的方法后,整个泡茶过程会变得轻而易举。

不过,当解决盖碗泡茶烫手的基础问题后。

更多的茶友们会关心,如何才能让泡出来的茶汤,变得更好喝?

冲泡白茶的技巧,常规内容不外乎投茶量标准、烫壶温杯、沸水冲泡、快速出汤……

这些内容,在以往的文章里,多有提及。

本篇就不再赘述,而是多补充细节。

比如,之前有朋友在喝茶时,聊到泡茶间隔时间的问题。

一般的泡茶喝茶,一冲茶汤沏出后。

倒入杯内,细品完毕。

盖碗泡茶,不是被出水口烫,就是被出气口烫,应该怎么办?

紧接着,开始下一冲的泡茶。整个的泡茶时间,较为连贯。

不过,当一泡内质丰富的高山白茶,才开泡了两、三次。

手头临时就有电话,有事情需要处理。

泡茶过程要中断半小时、一小时的时候。

那么,每一冲间隔时间的长短,会对茶味造成影响吗?

答案是会。

特别是间隔时间越长,越容易影响茶香的释放。

如果是放了五六个小时,或者是隔了夜。

那么在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再继续冲泡饮用。

因为或多或少,继续泡出来的茶汤风味会受到影响,大不如前。

另外,当泡茶过程需要中断时。

不需要彻底打开杯盖,揭盖晾茶。(茶香易散失)

只需要合盖时, 保留一丝小缝隙,便能够解决盖碗内茶叶散热的问题!

盖碗泡茶,不是被出水口烫,就是被出气口烫,应该怎么办?

《5》

问题四:盖碗泡茶 ,沥干的动作太没美感了?

不久前,发了一个冲泡白毫银针的视频。

烫壶温杯,称茶投茶,环壁注入,沸水冲泡,快速出汤……

一切,都是按着平日最常规的泡茶方式在进行。

倒出大部分茶汤后,按照白茶的冲泡要求,盖碗内的汤水要沥干。

故而,最后的泡茶动作,要适当重复出汤动作。

确保盖碗内不留残汤,以免影响整体的茶味。

看到这,有网友发表了评价。

他说,这个沥干的动作,太没有美感了。

呃,何出此言呢?

盖碗泡茶,不是被出水口烫,就是被出气口烫,应该怎么办?

盖碗泡茶要沥尽茶汤,这明明是通行适用的好茶冲泡标准呐!

诚然,泡茶喝茶的过程,是一件雅事。

盖碗冲泡白茶时,要兼顾实用和美观。

但对于泡好一杯茶而言,华而不实的泡茶方法,早已经out了。

不少外行的朋友,看待泡茶过程,容易受到一些茶艺表演的影响。

带表演性质的泡茶动作,很多时候属于美观大于实用。

配着慢音乐的茶艺表演时,往往注水慢,合盖慢,出汤也慢。

这样的泡茶动作,美则美矣。

但实际上,容易导致茶叶浸泡时间过长。

泡出来的茶汤滋味,又浓又重,又苦又涩,并不好喝。

为了避免好端端的茶味,平白被浪费。

泡茶过程不能追求华而不实的动作!

盖碗泡茶,不是被出水口烫,就是被出气口烫,应该怎么办?

《6》

问题五:“以我用盖碗的经验,食指不能扣窝里,那里很烫。”

盖碗泡茶出汤时,手指该如何摆放?

这是特别有讲究的话题。

早几天,和朋友在外面喝早茶,聊一些工作方面的事。

谈事情的过程中,偶然间目光瞥到了朋友的泡茶动作。

原来,那位老朋友在合盖出汤时。

食指直接扣在了盖钮内,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烫手。

于是,向他提了上述的善意看法。

老友听了后,简单一笑。

潇洒的回,“没关系,皮糙肉厚,一点点烫没什么。”

……

提这段泡茶故事的小插曲, 为的是当负面示范。

盖碗泡茶,不是被出水口烫,就是被出气口烫,应该怎么办?

倒出茶汤时,为了避免烫到自己的手。

该如何用手拿盖碗,很有技巧。

一般是用大拇指、中指握着碗沿,而食指轻轻压在盖钮上方(调整出汤开口)。

通过三个方向的用力,便能够稳稳的拿起盖碗。

注入沸水泡茶时,往往白瓷盖碗的四壁,会被热气熏得极烫。

故而,在拿起盖碗时。

手指不能碰到盖碗的碗身,以及盖钮下凹的位置。

唯如此,才能明智的避免烫手嘛。

盖碗泡茶,不是被出水口烫,就是被出气口烫,应该怎么办?

《7》

泡茶,是让茶与水相遇。

干茶与沸水的关系,好比一段鱼水情。

取一泡2018年的春寿眉,直接注水到茶叶中。

待将近碗沿位置时,合盖出汤。

从第一冲,到第九冲。

甘醇的茶味,沉稳的茶香,不断的在低眉浅唱。

个中风采,不停地转变。

泡到最后时,重新注入滚烫的水。

只感觉,仿佛是在盖碗内蓄起了一池春水。

清润的茶味,沉稳细润的缓缓展开!

可见,冲泡好茶,搭配上白瓷盖碗。

更是能相得益彰!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