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奪權之路是因為什麼原因失敗的呢?

紅紅火火講歷史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我查閱相關董卓奪權之路的資料,總結如下,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這麼多人為什麼最後討伐董卓失敗了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 :袁紹這個盟主有問題

袁紹是何等人物?史書已經寫的很明白了,色厲而膽薄,優柔而寡斷,此人永遠的都是想的多做的少,做事瞻前顧後,難以下決斷,虎牢關前敵呂布,河間四良將的顏良文丑未到,他就說手下無人可敵呂布,實質上是想保存自己實力,借呂布來削弱他人實力,張頜,高覽二將未曾出陣,呂布即是三國戰神又何如?眾諸侯幾十萬大軍一擁而上,還懼他不成?

二 :各路諸侯各懷異心

十八路諸侯十八顆心,各自為自己的利益出發,除了少數幾人,其餘都是想混水摸魚,在這個諸侯爭雄的局面下乘機取利,雖然董卓是焦點,但這個焦點是在大局上威脅了各路諸侯的共同利益,所以當有人振臂一呼時,一哄而起,快速結盟。但一旦威脅減弱(三英戰呂布後,董卓遷都),便可以各自爭利,割地稱雄。董卓何人?亂臣賊子!呂布何人?狼顧鷹盼之輩!需要跟他們講道義?天子都被他們挾持了,還跟他們講道義?可見大家都想保存實力,以待董卓滅後,順勢而起。 董卓死後,眾諸侯幹嘛去了?大亂鬥了!到處都開始兼併之戰,就曹操和袁紹聰明一些,袁紹想迎天子還冀州,可惜被曹操先迎去許昌了,從這點上來看,就可以看到群雄討董的真正用心。雖然是共同的目標擊敗董卓,但十八路諸侯人心各異,都為了自己的利益,是不可能團結一致的。就像戰國時候齊、楚、燕、韓、趙、魏六國曾聯合卻不能打敗秦是一個道理。

三 :還有一些具體的事情導致

1.濟北相鮑信為了爭奪頭功,暗派其弟鮑忠抄小路趕到先鋒孫堅前面,攻取汜水關,喪身損命,這樣先亂了十八路諸侯的陣腳。先鋒孫堅屯兵於汜水關前,初戰獲勝,遭到擔任後援的袁術的嫉妒。由此,這個存在道道裂紋的軍事聯盟就開始不戰自亂了。

2.虎牢關呂布戰敗以後,董卓見勢不妙,挾皇帝將都城遷往長安。曹操欲乘勢追擊,滅掉董卓,但袁紹卻以諸兵“疲睏,進恐無益”為由按兵不動。曹操孤軍深入,不幸中了埋伏,大敗而歸。曹操深感袁紹無能,“豎子不足與謀”,一氣之下,引軍自投揚州去了。公孫瓚見曹操一走,也自行歸去,聯盟開始走向分裂。

3.孫堅進兵洛陽,得到傳國玉璽,夢想自己“登九五(當皇帝)”便私自背約,急反江東,袁紹十分氣憤,寫信密令劉表截擊孫堅,結果引起孫劉之間一場惡戰,雙方互結仇怨。

4.劉岱與喬瑁兩軍因糧草發生火併。袁紹見各諸侯間矛盾四起,無法統率,乾脆自己帶兵拔寨,離開洛陽,投向關東。十八路諸侯從此四分五裂,土崩瓦解,接踵而來的是一場爭城奪地的軍閥混戰。

四 :總結概括

世界上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諸侯各個都懷私心,沒能團結協作,加上袁紹這個盟主能力有限,所以討伐董卓聯軍最後成了諸侯各自分道揚鑣,聯軍瓦解。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見解 ,你看回答還滿意嗎???


地圖新視界


客觀講,董卓的形象有很大被妖化的成分(喜歡拿道德說事的人先別急著開噴),他的失敗有個人的失誤,但從根子上講,他出現在了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地點。因此,歷史賦予董卓的使命是破壞,而不是重建。

通常認為,董卓亡於人心離散,理由無非以下幾點:擅權專政,失去臣僚之心;殘忍好殺,失去百姓之心;取代皇權,失去天下人心;自私好色,失去擁躉之心。

其實這些都是表面現象,曹操專權玩弄皇帝一點不遜色於董卓;底層百姓只在生存底線起作用,從來不是政治的主人;看看董卓死後,關西軍閥禍亂天下,才知道董卓的領導力有多強。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別表面現象迷惑,更不能輕信史書臉譜化的記載方式,“刨根能力”是我們洞悉歷史真相,實現“讀史明智”的唯一途徑。

從董卓失敗的幾個關鍵事件說起

1.廢立皇帝

董卓挾持少帝劉辯進駐洛陽後,最駭人聽聞的一件事,就是廢掉少帝改立劉協,同時處死了何太后。

有人說董卓想立一個傀儡皇帝,便於擅權,同時以此樹立個人權威。

這個說法漏洞很大,其一,董卓進京後,急需得到士大夫階層的支持,以他的兵威,樹立權威頂多是錦上添花。事實上,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舉動,所帶來的負面效應,要遠遠大於權威的建立,董卓有那麼蠢嗎?

其二,董卓立漢獻帝劉協,其中有一個理由是劉協更聰慧,比劉辯更具人君氣度。問題來了,既然想立傀儡,劉辯不是更適合嗎?為何要改立聰明的劉協?邏輯不通。

2.濫殺士大夫

其實董卓的初衷,是想拉攏士大夫階級對他的支持,為此他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他第一時間解除黨禁,大力提拔在黨錮之禍中受到貶黜的士大夫。有些人不願意配合,比如蔡邕,董卓不惜以恐嚇的手段,強迫他為朝廷效力。

面對跟他翻臉的袁紹、袁術等人,董卓也拿出了極大的耐心,不光沒有追責,還對外逃的他們授以官職,企圖讓他們回心轉意。

即便如此,士大夫階層對他的反對聲依然強烈,有些人外逃,有些人勾結地方勢力,企圖以武裝推翻董卓。董卓由此大開殺戒,準確說,不能指責他濫殺,比如袁隗被滅族,時間節點選擇就很玩味。

其實歷史上權臣遍地,他們為何不像董卓那麼悲催呢?

3.屠戮京師

董卓最慘絕人寰的一件事,就是遷都長安前,對京師洛陽,及周邊地區實行“三光政策”。大軍離開洛陽後,曾經的花花世界洛陽變成了鬼城,從皇宮到民宅一片焦土,從官宦到百姓,人去屋空。

幾年後,漢獻帝還都,不得不挖野菜充飢,官員們大量餓死。這個細節也表明,洛陽被董卓搞成了貨真價實的廢墟。

縱兵劫掠不罕見,可是董卓為何要把洛陽變成鬼城?驅趕老百姓到關中,其實是一件很費力的事,他為何要這麼做?劫掠財物肯定是解釋不通的!

4.困守郿塢

塢堡是民間用於防守盜賊的防禦性建築,董卓修建了佔地相當於今天四十畝地大的郿塢,這個舉動實在太燒腦,他就是帝國第一人,皇宮幾乎都是他家後院,哪個盜賊敢搶他?

更難以理解的是,董卓從洛陽殺到長安,一直屠刀不停,是什麼導致他“精神失常”?

甚至董卓的死,也充滿謎團,呂布真的會因為一個婢女跟董卓翻臉?王允的離間計真的那麼管用?

以上事件,是董卓敗亡的幾個關鍵點,如果目光僅僅盯在膚淺的解釋上,根本看不清歷史真相。

關鍵事件的真相解析

我以個人的理解,對已上事件作如下解讀:

1.廢立皇帝,是董卓砍斷皇權政治基礎的一步妙棋

其實劉辯和劉協,從個人角度來說差異不大,所謂聰明愚笨都是藉口。劉辯有一個劉協不具備的優勢——何氏外戚勢力。

董卓進京後,雖然何進、何苗都死了,別忘了何太后還在,圍繞在何氏周邊的士族集團勢力還在。按照東漢的慣例,太后有臨朝聽政權,只要何太后在,何氏勢力可以重建,這顯然不符合董卓的利益訴求。

劉協則不一樣,他的母親早被何太后殺害,他的舅族是平民,漢獻帝登基後多方尋找,才找到自己的舅舅。所以,劉協就是政治孤兒,便於控制。

這才是董卓立劉協,並且殺掉何太后的原因。

以事後的眼光看,董卓這一步犯了個錯,他沒有認識到廢立皇帝,會讓他與士族集團矛盾走向不可調和。他也高估了武力對政治的影響力,滿以為屠刀之下,所有人都會低頭。

2.關東豪門士族集團,是董卓無法媾和的政治勢力

有人可以低頭,但是隻有一類人不可能低頭——關東豪門士族集團。

東漢跟任何一朝都不同,它是皇權與豪門士族共治天下的模式。這些豪門士族的待遇也不一樣,洛陽周邊的關東集團,才是帝國的政治核心,比如袁氏、楊氏、荀氏、陳氏等。

關東豪門集團是一個利益整體,它們最大的特點就是抱團與排外。董卓很不幸,他是西涼隴西士族集團一員,跟關東士族尿不到一個壺裡。

董卓以武力挾持皇帝,不光創造了軍閥勢力干預政治的惡例,還強行奪取了原本屬於關東集團分享皇權的政治待遇。所以,無論董卓做什麼努力,關東豪門士族都不可能對董卓低頭,無關品行。

董卓最後殺了袁隗,就是認識到了這個問題,乾脆決裂!

3.洛陽變廢墟,是董卓對關東豪門集團的釜底抽薪

把洛陽徹底摧毀,雖然很喪心病狂,但符合董卓的政治利益,他要徹底毀掉關東士族集團的政治大本營。

拉攏不行,董卓只有一個辦法,遷都長安,把政治中心遷到離隴西(西涼)集團更近的關中。為了徹底除根,他決定讓洛陽變廢墟,把百姓全都強遷關中。這一招狠毒,相當於為了抓捕獵物,不惜放火燒山。

所以,我們不能把董卓的劫掠,僅僅看作是貪財,其目的遠比謀財還要歹毒!

4.郿塢是董卓失去西涼集團支持後的最後瘋狂

跑到長安的董卓,為何依舊瘋狂呢?很簡單,他發現“家鄉人民”也不支持他。

再次重申,東漢的政權基礎是豪門士族集團,董卓遷都長安,就是希望得到關中豪門士族集團的支持。那麼,關中集團為何也對他緊閉大門呢?

因為董卓犯了一個忌諱,他依靠武裝干預政治,破壞了豪門士族集團政治鬥爭的潛規則。豪門集團之間有衝突,也有合作,都是在規則可控範圍內,基本的訴求是天下不能亂,天下亂就損害了豪門集團的集體利益。

董卓的行為,讓他已經變質為軍閥勢力,軍閥的介入,必然導致政治環境的破壞,動了豪門集團利益的根。

最典型的就是皇甫嵩,雖然表面臣服於董卓,其實心懷不甘。同樣的還有蓋勳、李肅等人。董卓曾經在宴席上,一次性處死數百名北地郡反叛者,又以反叛為罪名,大量誅殺關中舊貴族。可見董卓與西涼集團、關中集團已經徹底翻臉。

王允之所以被董卓選中出任司徒,就是因為他是河東人,不屬於關東集團,從地緣上看,屬於西涼集團。

愈演愈烈的反對聲,令董卓也膽寒,修建郿塢,很顯然是在做最壞的打算,所謂要東征,只是騙人的口號,亦或是給自己打氣而已。

呂布是安定郡人,同屬西涼集團。我們發現,董卓陣營的核心骨幹,基本都是西涼寒族,甚至包括他自己,也算不上西涼豪族。

個人認為,王允、呂布、李肅等人之所以要刺殺董卓,就是見到董卓離豪門集團遠走越遠,成了沒有根基的浮萍,失敗在所難免。所謂桃色新聞,只是文學作品的點綴,怎麼能左右得了政治走向呢?

董卓敗亡的歷史根源

到此,我們可以用三句話總結董卓的失敗:

董卓的身份,決定了他融入不了東漢政治生活的核心層,失去關東豪門士族集團支持的他,註定他只能做東漢秩序的破壞者,而不是建設者。

董卓以軍閥介入政治的做法,讓他站在了關中豪門士族集團的對立面,所以董卓雖然離開了洛陽虎穴,卻又掉進了關中狼窩,他的失敗是必然的。

在失去政治基礎的情況下,董卓錯誤地站在了帝國政治的制高點,又採取了種種激化矛盾的做法,等於給自己的腳下點了一把火,燒焦的是自己!


尋根拜祖


董卓是東漢歷史上的一大權臣,漢靈帝死後,他借洛陽內亂之機,控制朝廷,廢立皇帝,大權獨攬。但是他並未能像後來的曹操那樣挾天子以令諸侯,反倒眾叛親離,最後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那麼,他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廢立皇帝,犯了人臣之大忌

董卓失敗最大的原因,在於廢立天子,犯了大忌,遂使地方諸侯聯手以對付之。

漢靈帝死後,宦官集團與外戚集團的矛盾激化,遂導致京師之變。外戚大將軍何進謀誅宦官未果,反而死於宦官之手,這件事導致京城大亂,袁紹揮師入皇宮,盡誅宦官。董卓趁此時機入洛,以種種手段掌握大權,然後他幹了一件大事:廢立皇帝。

董卓為什麼要廢立皇帝呢?

作為一名將領,董卓長期帶兵在外作戰,在朝廷根基不深,雖然以武力手段掌控朝廷,但朝中大臣未必服他。因此,董卓想通過廢立皇帝,來樹立自己不可動搖的權威。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董卓廢掉皇帝劉辯,改立劉協,即漢獻帝。不僅如此,董卓在廢帝后,先後殺害了何太后與廢帝劉辯,可謂膽大包天。

然而,董卓廢立皇帝,實是犯下大忌。兩漢四百年曆史,廢立皇帝只有一種前提,即皇帝實在太壞了。當時劉辯只是個小孩子,能壞到哪去呢?因此,董卓行廢立之事,於法於理都是站不住腳的,故而引發地方諸侯齊攻之,實是必然。

第二,結黨營私,排除異已

董卓控制朝廷後,結黨營私,排除異己,實是大失人心。

我們來看看董卓都做了什麼。

董卓入洛後,京城可與之對抗的力量,還有丁原與袁紹。董卓先是收買呂布,刺死丁原,收編其部;而後又逼走袁紹、盧植等人,實現大權獨攬。他又找了藉口,迫使司空劉弘辭職,自己擔任司空,躥居“三公”之列,後來又升一級為相國。董卓為人殘暴,有一回,一個侍御史見董卓時,忘了解下佩劍,董卓二話沒說,操起一把大鐵錘,把侍御史的腦袋給砸爛了。

關東興義兵討董後,董卓欲遷都長安。他以反對遷都以由,將太尉黃琬、司徒楊彪就地免職,城門校尉伍瓊、督軍校尉周毖處死。因憚忌皇甫嵩,董卓將他從左將軍貶為城門校尉。由於袁紹、袁術起兵反董,董卓遂將太傅袁隗、太僕袁基以及其他袁氏家族大大小小五十餘口人,全都殺了。曾經是董卓上級的張溫,被綁赴刑場,用亂棒活活打死。

在排斥異己的同時,董卓大力結黨營私。弟弟董旻當上了左將軍,侄兒董璜當上了中軍校尉。至於其他董氏家族成員,充斥朝廷各個要職,數不勝數。連尚在襁褓中的嬰兒都封爵,把金印當作玩具耍。這朝廷,真不是劉氏皇族的朝廷,而是董氏的朝廷了。

第三,倒行逆施,人神共憤

董卓控制朝廷,對國家人民無甚貢獻,反而一味倒行逆施,令百姓不勝其苦。

自董卓的涼州兵入洛後,在首都幾乎無惡不作,公開搶掠。不管你是皇親國戚還是貴族,進了門就搶,更別提一般人家了,搶了錢財搶女人。整個都城幾乎成了地獄,人人自危。

特別在遷都過程中,董軍更是犯下滔天罪行。首都洛陽是一座繁華的都城,董卓不想在遷都後讓這座繁華之城拱手讓給關東豪傑,便下令摧毀之。董卓乾的第一件事:把洛陽城內所有財物,全部劫掠一空。他把洛陽富豪們集中起來,隨便扣個罪名,集體處死,把他們的所有家當全部沒收。他手下這幫涼州兵,每天干的事,就是抄家、搶掠,把值錢的東西統統搬上車。搶完活人搶死人,洛陽周邊,歷代皇陵以及公卿墓穴,一一挖開,把墓穴中的珍寶也搶光了。

東西搶完了後,董卓又想,長安人口不多,索性把洛陽數百萬人統統遷往長安。無論是官吏還是百姓,哪個情願西行呢?可是面對凶神惡煞般的涼州兵團,能不走嗎?只得拋棄田園廬舍,扶老攜幼,倉惶上路了。這一路上前推後擠,踩踏事件時有發生,再加上顛沛流離、飢苦凍餒,死傷無數,餓殍載道、暴骨盈途了。

到了長安後,董卓出臺了一個法令:“凡是官吏或百姓,若是有為子不孝、為臣不忠、為吏不清、為弟不順者,一律處死,財產充公。”表面上看,似乎是要力挺忠孝之道,其實是為了撈財。什麼叫“不孝”、“不忠”、“不清”、“不順”,不好意思,沒有法律解釋。於是冤家對頭輕而易舉利用法律漏洞,誣告良民,隨便找個事,一扣上罪名,那就得人頭落地。一時間,誣告之風盛行,數千人頭落地,大多數都是死得糊里糊塗。為了不讓人抓住把柄,老百姓們閉口不說話了,路上遇到熟人,頂多用眼神打招呼,一句話也不肯吐露。

後來董卓被殺後,長安百姓歡喜得如同過節,可以對董卓是痛恨到何程度。失去民心的統治者,豈能坐得長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