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特別國債即將發行,前兩次股市都漲了

萬億抗疫特別國債,最近上了熱搜。

第三次特別國債即將發行,前兩次股市都漲了

很多人在討論,這1萬億抗疫國債什麼時候發?能不能買?怎麼買?

具體怎麼發,我們得等政策落地。

但通過購買國債,來表示自己對抗擊疫情的支持,表明我們在抗擊疫情上的團結和熱情,絕對沒問題!何況,買國債還有收益。

比起購買抗疫特別國債,還有個現象大家可以先關注著,那就是發行特別國債年的股市。

算上這次特別國債,我們歷史上已經有三次發行特別國債,分別是1998、2007(包括2017年續發1次)、2020。

我們詳細來看看前兩次的特別國債發行。

1998年的特別國債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工農中建四大行不良資產比例驟升,資本金充足率不足8%。

為了提高四大行資本金,滿足《巴塞爾協議》關於資本充足率的要求(1995年,我國加入了國際清算銀行,需要滿足《巴塞爾協議》規定的銀行資本充足率不低於8%的要求),同時解決因頻繁出現的壞賬問題而對我國銀行體系帶來的衝擊。

第三次特別國債即將發行,前兩次股市都漲了

當年8月,財政部定向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發行了2700億元特別國債,其中,工行850億,農行933億,中行425億,建行492億,期限30年,所籌集的資金全部用於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

為了配合資金需求,央行早早地將存款準備金率由原來的13%下調至8%,釋放超過2400億元存款準備金,提高了貨幣供應量,為購買特別國債提供資金。

四大行的錢,由央行降準釋放出來,然後拿去買財政部的國債;

買完錢就到了財政部的腰包,然後財政部再以出資人的身份把錢給四大行,四大行的錢又回來了。

錢走了一圈,貌似啥事沒幹,但四大行的資產負債表得到了優化。

2007年的特別國債

2007年,國際經濟失衡的背景下,我國國際收支呈現“雙順差”局面。

中國的外匯儲備不斷攀升,一躍成為具有世界第一的國家外匯儲備的大國。

為了維護經濟穩定運行和物價穩定,緩解央行對沖的壓力。

財政部發行1.55萬億元特別國債,用於購買約2000億美元外匯,期限分10年、15年期,作為即將成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資本金。

第三次特別國債即將發行,前兩次股市都漲了

當年的特別國債一共發行了八期,1至7期為定向發行,定向發給當時還未上市的農行,共計13500億元。最後一期2000億為公開發行,公開發行的特別國債主要面向個人和機構。

2017年,財政部再次續發了6964億元特別國債,對2007年到期的特別國債進行了定向續作。

財政部把特別國債定向發給當時還未上市的農行,再由央行從農行購買;

財政部拿著農行的錢,再去買央行的外匯,然後將外匯注資中投公司;

實質是央行外匯和財政部特別國債的一種資產交換,沒有其他的資金投入,相當於減少13500億人民幣等值外匯儲備的同時增加13500億元的特別國債。

兩次特別國債發行年的股市

兩次特別國債用途不同,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也有區別。

1998年央行大幅降準為購買特別國債提供資金,釋放了超過2400億元存款準備金,提高了貨幣供應量。

2007年特別國債發行主要採用定向方式,實質是央行外匯和財政部特別國債的一種資產交換,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偏中性。

但是,發行了特別國債,財政政策表現得更加積極,而貨幣政策往往會與財政政策相配合。

1998年,購買特別國債的資金就來源於降準。2007年,央行沒有同步下調準備金率,但有2000億是向公眾發行的,相當於抽走了部分流動性。

表現在股市上,1998年宣佈發行特別國債後的第二天(8月19日),上證綜指由1071點上漲到1126點,日漲幅為5.1%,上漲行情持續了6個交易日,直至8月25日的1179點,共漲了9.3%。1個月後,上證綜指為1207點,漲幅為12.7%(自8月19日起)。

2007年6月18日財政部發行1.55萬億國債的當天,上證綜指從4132點上升至4253點,日漲幅為2.9%,隨後股市有所下調,直到7月5日(3615點)重啟上升行情,最高達6092點(10月16日)。

第三次特別國債即將發行,前兩次股市都漲了

這即將發行的第三次特別國債,在國際國內形勢上跟前兩次有相似也有不同。但包括特別國債在內的積極財政政策發力,會加速基建、消費等方面的恢復反彈。

當然,為了配合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自然也會有所行動。這大概率將對股市產生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