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天下 送別大俠

他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說,理想的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他是武俠文學的集大成者,也有家國天下的參與情懷,也是一個時代的符號,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江湖,黯然銷魂倚天劍,世上再無屠龍刀。

家國天下 送別大俠

我們的青春記憶裡有很多都是大俠給的,所有愛讀書的人,準確地說,所有愛讀武俠小說的人,30號晚上註定是一個不眠之夜。

2018年10月30日,一代武俠小說泰斗查良鏞(筆名——金庸)在香港病逝,享年94歲。如此大事,鏈尚ATM共享智媒小編怎會沉默不語?記得先生說過:“慧極必傷,情深不受,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是《書劍恩仇錄》當中乾隆皇帝送給陳家洛的贈言。所有極端的感情,最後受傷的都是自己,真正的君子如溫潤的美玉一般寬厚謙遜,我想溫潤如玉的金庸,正是因此才得以高壽。

駐有千古文人俠客夢一書的北京大學教授“陳平原”說:不止是具體的學識,甚至包括氣質,教養與趣味,金庸都比許多新聞學家,顯得更像傳統中國的讀書人,家事,才華,作品,政治抱負,甚至包括情史,金庸的確擁有傳統文人的標配,文人不得志,容易退隱江湖,金庸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創造了一個江湖!

1955年,金庸開始寫就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並於1956年,也在香港商報全年連載,1972年,金庸宣佈封筆,之後,對其以往的武俠作品開始修訂,18年,這是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成年的時光,也是“金庸江湖”生成的整個過程。但是對於內地讀者來說,要到上個世紀80年代,江湖的漣漪才開始蕩及,至今,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金庸先生曾經談及,如果在他去世100年、200年之後,他的作品仍然能被人所知,他就心滿意足了,我想對於大俠來說,這個心願很好實現。

1981年,鄧小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見金庸,並說:你的小說我讀過,我們已經是老朋友了。此後十幾家內地出版社在沒有取得作者授權的情況下,出版了幾十種金庸的作品。 直到1994年,內地才出版了第一套正版的金庸作品籍,是為“三聯版”。同年,北京大學授予金庸為“名譽教授”。曾經在北京大學中文系開設金庸小說研究專題課的“嚴家炎”教授,他說:如果說五四文學革命史小說由受人輕視的閒書,而登上了文學的神聖殿堂,那麼金庸的藝術實踐又使得近代武俠小說,第一次進入了文學的宮殿。金庸武俠小說應該是文學史上佔有著重要的地位,正是因為有了金庸,有了他所創作的現代通俗小說的經典作品,有了他的作品的巨大影響,才使得今天才有可能我們來討論通俗小說的文學史地位,學者們還在糾結,要不要把金庸小說供上文學聖殿。讀者不管那麼多,就像“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流行度,凡有華人處,金庸小說就是一場寒暄的極好開頭,管你們文人墨客答不答應,管你們什麼文學界怎麼研究,我們讀者早已把金庸奉為心中的大俠,誰與爭鋒,無與倫比。

如同以便民為核心出發點的鏈尚ATM共享智媒設備,未來將數億人次在數百萬臺設備上免費獲得便民所需產品。鏈尚ATM共享智媒雲平臺力爭打造一個便民社會大眾,成就你我事業的舞臺,也必將成為大眾心中的大俠,創造一個共享公益智媒領域的全新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