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齐穗后几天扬花?

用户759045246776


4月底5月初小麦马上进入齐穗扬花期,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小麦一喷三防的时间在什么时候比较合适,其实这和我们防除的病虫害有非常关键的联系,掌握好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也就掌握了小麦一喷三防的时间。

虫害

我们防除的虫害主要是吸浆虫,蚜虫,个别年份会有棉铃虫和象甲,这个两个虫子一般发生比较少形成不了危害,我们暂时可以忽略。

吸浆虫的主要是在小麦的抽穗扬花期,吸浆虫羽化、交尾,在小麦的内外护颖、小穗间产卵后,经5-7天孵化,然后吸食麦粒内浆液,造成瘪粒的情况。

蚜虫也是这个时期进行危害,根据时间的早晚,会出现麦长管蚜,就是大家刚看到的叶片上的蚜虫,通常是绿色的,麦二叉蚜,一般成黄绿色接近黄色,就是大家如果打蚜虫晚的话,在穗上看到的蚜虫形状,再有就是无网长管蚜,这个是褐色的,在去年大家也看到了,如果防治不彻底的话会看到这个颜色的蚜虫,甚至看到有小翅膀,当然大家还看到过黑色的蚜虫,这个是禾谷溢蚜虫。

病害

小麦病害主要是白粉、锈病、赤霉病和叶枯病,这几年白粉发生的少了些,别的病害每年都会发生。

小麦白粉病跟品种有一定关系,因为这几年基本上种的都是抗白粉病品种,白粉病是气流传播的,在中温高湿下容易爆发。

小麦锈病一般发生在叶片上,严重后也会在秆上和穗上形成危害,也是在中温高湿下容易爆发的一个病害。

小麦赤霉病就是半截干穗,这个主要是靠风雨传播的一个病害,因而潮湿多雨是赤霉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在抽穗扬花期也是防治该病的一个重要时期。

小麦叶枯病也是在小麦的抽穗期开始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在低温多湿的情况下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齐穗扬花期是小麦增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

在扬花前补硼可以提高花粉质量,提高上下三个粒的灌浆质量,因为小麦开花是在中间向两头的,同时加上叶佳美提高小麦抗逆能力,如抗干热风的能力,让小麦正常生长,加上佳园磷酸二氢钾提高小麦的千粒重。

知道了这些问题,我们要怎么做呢?

小麦防病稳产包

时期:齐穗扬花期;

方案:戊唑醇6m+叶佳美15ml+佳园硼20g+佳园磷酸二氢钾100g;

方案优势

1. 防病谱广,能够有效预防小麦上白粉、锈病、叶枯病及赤霉病;

2.预防空壳瘪粒,提高植株抗逆性增强长势;

3.预防干热风,提高作物产量。


石义强


众所周知,小麦整个生育期可分为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而目前多地小麦正处于孕穗、抽穗或杨花期,那么小麦齐穗后几天杨花呢?


一般小麦齐穗后,正常情况3天左右便进入杨花期。当然,这与温度或其它因素有关,例如温度过低就会导致小麦抽穗迟缓,而抽穗迟缓便会使杨花期往后推迟。不过,待温度回升后便会快速进入杨花期。另外,有些小麦品种是闭颖授粉,看不到扬花的。


其实在我看来,抽穗几天后杨花并非关键,而是这个时期是关系到小麦后期产量问题,是关键时期,所以田间管理及病虫防治方面要及时进行。该时期常见病害有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等,而该时期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等。因此,我们应及时喷施药剂预防病虫害的危害,以免措施时期造成损失。

当然,据部分地区朋友反应,今年4月中旬小麦已经出齐穗,比往年要提早10天,所以在防治期间,农户们也要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调整田间管理的时间,进行“一喷三防”的时间要随着提前做好应对措施,而从整体分析来看,即便提早10天左右,只要正常管理,产量基本上是不会受影响。



综上所述,在正常情况下,小麦齐穗后3天左右这样便进入扬花期(除特殊因素外)同时,齐穗杨花期也是防治病虫的关键时期,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防治关键期,做好病虫防治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小麦稳产、高产。

感谢大家关注“肥仔农经”,肥仔为大家分享作物种植技术、肥料施用方案、农村趣闻等三农资讯。谢谢大家支持鼓励!!


肥仔农经


小麦齐穗后几天杨花?

哈喽!大家好,我是乡村布衣,很高兴回答楼主提出的,小麦出齐穗后几天杨花

  • 1、小麦杨花的具体时间

小麦齐穗后杨花期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4~5月份,每天上午9~11时和下午3~6时左右,杨花可持续2~3天,第一天是黄花,第二天变为黄白相间的颜色,第三天是白色,若是已出现全白的颜色,则说明传粉已经结束了。

  • 2、小麦杨花时间不等的原因

每年气候变化无常,温度偏低,有时也会遇上阴雨连绵天气,造成小麦抽穗迟缓,杨花期有时候会往后推(五至拾天),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足为奇,甚至,有一部分小麦品种是闭颖授粉,看不到小麦杨花。

  • 3、小麦杨花期间要注意的事项

小麦杨花期间尽量不要喷洒农药,等小麦三天杨花期过后,再实施喷洒农药,如果小麦病虫害非常严重,确实需要喷洒农药,一定要避开小麦杨花的时间,在上午九点以前,下午6点以后才能实施喷洒农药,以免碰撞花蕊脱落,造成不必要的小麦减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