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之父宋真宗趙恆,他的勸學名句大家都有讀過

1022年,宋真宗去世,作為宋真宗第六子的趙受益即帝位,成為宋朝的第四任皇帝,這就是宋仁宗,即位後的宋仁宗改名為趙禎,1023年改元為天聖元年。

作為宋仁宗父的宋真宗,大家可能瞭解不多,為了能更清楚地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宋真宗。

大宋江山自從趙匡胤“黃袍加身”得了天下後,帝位又傳到了其弟趙光義手上,宋真宗正是趙光義的第三子。

997年,宋真宗即帝位之時,已經是一位二十八九歲青壯年,雖然是一位守成之君,但是看到太祖和太宗為其打下如此大的江山,繼位後的真宗也是雄心壯志。作為一位守成的君主,通常都會以穩定大局為主,不會去做過多的改進,但是真宗一上來,卻與以前的守成之主不一樣。


宋仁宗之父宋真宗趙恆,他的勸學名句大家都有讀過


留用舊臣,起用新臣

對於新君來說,一上來都會對前朝的舊臣加以清洗,換上一批新人,而宋真宗卻沒有這樣做。他即位後,對作為最重要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一職沒有馬上換上自己的人,而是繼續讓原來的宰相留任,所以呂端還可以得以繼任。這樣一來也表明,即使換了君王,但是一切政策還是以原來的一樣,這樣來穩定局面,以免引起政局動盪。

正是宋真宗這樣對大局的加以考慮,使得君位過渡期能平衡而有序地進行。

而對於自己身邊有才能的人才,宋真宗也多加提拔,加以重用,作為真宗的老師的李沆、李至就是這樣提升為參知政事的。


宋仁宗之父宋真宗趙恆,他的勸學名句大家都有讀過


減免勞役、平反冤案

宋朝到宋真宗之時,已經有幾十年了,社會也積累了不少問題。宋太宗去世後,給宋真宗留下了不少人才,像寇準、李沆、王旦。而真宗又是一個想有所作為的君王。

即位後,面對民間的疾苦,都下詔免去部分民眾和賦稅,對於錯漏誤判都作了嚴格查明真相後,加以減免和釋放。這些都很好的調和了百姓的積怨,從而讓社會得以更安寧。

鼓勵人才,親自寫下勵學詩

宋真宗做了宋朝皇帝后,很想有一番大作為,對於人才更是非常看重,不時還要身邊的大臣要薦舉人才加以錄用。


宋仁宗之父宋真宗趙恆,他的勸學名句大家都有讀過


為了能鼓勵年輕人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多培養出為國出力的人才,宋真宗不但大力鼓勵地方辦學,還優待讀書人。

宋真宗趙恆《勵學篇》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懼於戰事,草草簽訂和約,得保太平

宋真宗即位後不久,遼國就不斷的派出騎兵到宋邊境侵擾,對宋朝的西北邊境增加不少壓力。為此宋真宗不得不加強對邊境線的各州、關的鎮守。而契丹卻不時總是率領騎兵入侵宋境,所以宋朝對於契丹這個隱患十分顧慮。

到了景德元年,契丹更是大舉進犯宋朝邊境,作為當朝宰相的寇準,面對契丹連年不斷的來犯邊境,傷害邊境民眾,宋軍常年作戰,已出現厭戰情緒。而對契丹的不斷進逼,寇準請求宋真宗能親征,以激勵戰士士氣和保定民心。


宋仁宗之父宋真宗趙恆,他的勸學名句大家都有讀過


而宋真宗從一開始對親征就表現出很反感的態度,不想親征,面對契丹全主力出動,志在攻下宋朝京城的門戶之地,從而佔領北方。對面契丹如此強勢的大軍,宋廷出現動盪不安局面,有的大臣主張京城南遷,偏安一角;有的主張把京城遷到蜀地。

而主戰的寇準則希望宋真宗能親征,這樣就能平定戰事,最後宋真宗不得不以大局為重,親自親征。宋真宗在寇準的強烈支持下,終於親臨前線,鼓勵官兵,最後宋軍終於一鼓作氣佔用了契丹。


宋仁宗之父宋真宗趙恆,他的勸學名句大家都有讀過


就在宋軍節節取勝之際,懼戰的宋真宗在佞臣的慫恿下卻在大好的局面下,接受了契丹的議和。被說有獨攬大權寇準,也因怕被誅而不得不忍氣吞聲接受議和。這就是澶淵之盟,本來作為有利的一方的宋朝,議和的條件卻是每年向契丹納幣十萬,帛二十萬。

這次會盟之後,宋朝進入了一個相對太平時期,宋朝的經濟得以高速發展,社會安定,民眾富足,這就是鹹平之治。而宋真宗卻從此開始信奉造神活動,封禪泰山,大搞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