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科舉“破格錄取”:特奏名制度下,考生得失與社會利弊之衝突

宋朝科舉“破格錄取”:特奏名制度下,考生得失與社會利弊之衝突

歡迎賞閱

導讀

每一年高考過後,緊接而來的錄取情況都備受關注,但是還有小部分幸運考生直接跳過了這個環節,因為他們早已因為某一方面的特長而被名校破格入取了。這種捷徑的背後雖然也凝聚了學子們的努力付出,但仍不妨礙它為大多數人所豔羨。

誰能想到,千年之前宋朝在傳統的古代科舉制度下,增設了一項獨特的“破格錄取”方案——特奏名制度。區別於傳統科舉的層層選拔,這門制度在宋朝成為了許多人的捷徑,它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宋朝科舉“破格錄取”:特奏名制度下,考生得失與社會利弊之衝突


定義解析:什麼是特奏名

宋朝傳統的科舉選拔中,擺在考生面前的有三個關卡,即解試、省試與殿試。考生想要成功上岸,就要逐一擊敗這三頭攔路虎,然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金榜題名時”的喜悅只在少數,考場上更多的則是“下第舉人心”。

宋朝科舉“破格錄取”:特奏名制度下,考生得失與社會利弊之衝突

大宋初年,每場科考錄取的人數不到二十人,而落榜考生千千萬,滿堂皆是書生淚。基於這樣的背景,素來崇文的宋太祖趙匡胤出於憐憫,首開恩科,專門針對落榜的考生開出一定條件予以破格入取,此為特奏名制度之雛形。

宋朝科舉“破格錄取”:特奏名制度下,考生得失與社會利弊之衝突

趙匡胤格外開恩後,很快就主動下旨“剎車”,要求“自今勿得為例”,但是這項命令卻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在正統科舉外增設的破格錄取現象愈演愈烈,每一屆都誕生了大量的進士,到了宋真宗時期,直接大手一揮,“特奏名”終於定型為一項官方制度,登上歷史舞臺。

宋朝科舉“破格錄取”:特奏名制度下,考生得失與社會利弊之衝突

按照宋史的記載,參加特奏名所須具備的條件也有三道關卡。其一,通過正統科舉解試而折戟於後續考試;其二,累計參加了一定的科舉次數;其三,考生符合年紀要求,也就是說要上了一定的歲數。符合了這三道條件,直接賜予進士身份,或者參加皇帝主持的殿試,通過後再賜予進士身份。

宋朝科舉“破格錄取”:特奏名制度下,考生得失與社會利弊之衝突

明晰了“特奏名”制度原委之後,我們一起往下看這套制度給宋朝帶來了什麼?

個人層面:封建背景下的考生福音

做為科舉考試的參與者,考生無疑是“特奏名”制度下的直接受益人,通過科舉考試改變命運不再是玄之又玄一種途經,兩宋考生們直接享受到了四點其他朝代考生所不曾擁有的考試福利。

第一,參加考試有保障。在傳統的科舉裡,考了一輩子,雙鬢髮白仍然沒能考上功名的大有人在,蒲松齡一身才華,70多歲時連個舉人身份都沒撈著,籍籍無名的就更多了。而在特奏名制度下,所有考生都可放手一搏,考得越多,年齡越大,反而還具備優勢,再也不用擔心一輩子的時間都在考試上浪費了。縱觀歷朝歷代,兩宋是大齡考生橫行的時期,這種現象的根源其實正是特奏名制度給予了考生不斷考下去的信心。

宋朝科舉“破格錄取”:特奏名制度下,考生得失與社會利弊之衝突

第二,極低的准入門檻。“舉數”作為特奏名的硬性門檻,兩宋期間要求不斷降低,趙匡胤時期還需要“十五舉”,即被舉送參加過15此省試或殿試,到了宋真宗時期,有個“六舉”、“七舉”之數就算符合條件了,極致時期,宋神宗甚至只要進士“一舉”、諸科“兩舉”,宋朝考生享受推恩的門檻極低。

第三,更加簡單的試題。“特奏名”之特,還體現在更加簡單的題目上,宋真宗主持的一次殿試中,前一日正科考生要求答三題,而第二日的特奏名考生則只需答一題即可。宋神宗時更誇張,有個小老頭取巧,在殿試時稱自己太老了寫不了文章,隨口喊了幾聲萬歲,居然也過關了,這要是放在今天就是一則0分作文上清華的大新聞。

宋朝科舉“破格錄取”:特奏名制度下,考生得失與社會利弊之衝突

第四,龐大的招生人數。據相關統計,兩宋時期通過考試上岸的人數約為11萬,這其中正統科舉出身的佔了6成左右,而剩下的都是特奏名出身。雖然因為才華和年紀的侷限性,特奏名的官職都是邊緣化的小官,但經不住人多,儼然已經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

社會層面:王朝危機的導火索

特奏名這一制度對個人來說是舒服了,但是放在整體的社會層面上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

首當其衝的便是冗官問題的滋生,官員太多的體制內又衍生了行政效率的困擾。假設一部機器原來只需100個人便能運轉,現在突然有了200個人參與進來,總不能讓剩下的人無所事事吧?於是很多原來很便捷的政務被細分之後,反而導致效率低下。

宋朝科舉“破格錄取”:特奏名制度下,考生得失與社會利弊之衝突

另一方面,進士差不多相當於古代的“鐵飯碗”了,宋朝雖說經濟空前繁榮,但也架不住那麼多張大小官員的嘴呀,於是冗費的問題也產生了。這些問題就猶如溫水煮青蛙,無聲無息地侵蝕著宋朝的正常運行秩序。

當然,歷史上重來不缺少清醒的人,蘇軾便是其中一位,他在《論特奏名》中直接指出了癥結所在。除了前文所提之外,蘇軾更是將問題直指特奏名考生,他們因為年紀大,早已失去了奮發圖強的勁頭,在獲得官位之後,不思進取反而大肆攬財。又因為特奏名出身的官員多為地方的邊緣小吏,山高皇帝遠,將地方弄得烏煙瘴氣,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宋朝科舉“破格錄取”:特奏名制度下,考生得失與社會利弊之衝突

然而說真話往往是有代價的,蘇軾的這番仗義直言,觸動了許多人的利益,他自身的遭遇大家想必已耳熟能詳。宋朝龐大的官員體系,雖然離不開皇室崇文抑武的思想,但趙匡胤偶然的一次大發慈悲所造就的“特奏名”制度,卻是其中極為關鍵的一環扣子。

根源反思:偶然下的必然性

談到這裡,想必不少人會有一個疑問:問題這麼明顯,宋朝皇室自己看不出來嗎?

宋朝科舉“破格錄取”:特奏名制度下,考生得失與社會利弊之衝突

其實,嚴格上來說“特奏名”制度的產生看似是宋朝統治者出於對讀書人的偶然照顧,但如果往深處看卻帶有一定的必然性。科舉常常與改變命運聯繫在一起,這種改變往具體了說就是階級的上升。宋朝時期經濟迅猛發展,造就了一批新興地主,他們迫切地需要與之相匹配的身份地位,因而從這個角度來看,“特奏名”的產生,偶然中其實帶著必然性,即使沒有“特奏名”,也會有“殊奏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