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疼孩子的父母,都必須讓孩子吃點苦!(說得真好)

作者:叉叉

來源: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

人民日報(公眾號)曾經發過一篇文章,裡面講述了一位母親含辛茹苦地養大了自己的兒子,兒子畢業後找到了一份工作,可是沒多久就辭職回家啃老了。面對母親的指責,兒子振振有詞吼道:“你不能養我一輩子,那為何從小要嬌慣我!”

面對這樣的故事,人民日報評價道:“兒童和少年時期是人生的基礎階段,父母有意識地創造一些條件,對孩子開展吃苦教育,非常重要,也有必要。”

01

真正疼孩子的父母,都捨得讓孩子吃些苦

一週前,郭晶晶的老公霍啟剛在微博分享與兒子共做美食的視頻。視頻中,霍啟剛手把手教學孩子,與孩子一起製作的畫面得到了網友們的稱讚。

真正疼孩子的父母,都必須讓孩子吃點苦!(說得真好)


這不禁讓人想起一年前,郭晶晶霍啟剛夫婦帶孩子去田間實踐插秧的事情。夫妻倆齊下陣,親力親為教育孩子什麼才是真正的“粒粒皆辛苦”,讓孩子親身體驗農民伯伯的辛苦,同時,在微博配文道:

“現在的孩子們成長在幸福的時代,沒餓過肚子,挑食和浪費變成了習慣,他們更需要知道食物從哪兒來,學會珍惜,學會知足!”

真正疼孩子的父母,都必須讓孩子吃點苦!(說得真好)


真正疼孩子的父母,都必須讓孩子吃點苦!(說得真好)


微博一發出,就上了網絡熱門。無數網友讚歎道這個富豪家庭的教育:

“他讓我們學會了分辨貴族和土豪。”

“體驗農家生活,對孩子是很好的一課。”

“正能量爆棚!簡直是親子教育的典範!”

“身體力行給孩子上的實踐課,會讓孩子一生受用!”

……

很多人會好奇,不就是領著孩子下了廚房,去田間勞作,至於這麼誇獎嗎?實話說,當然至於。

望眼當下,無論是富豪家庭還是普通家庭,都不捨得讓孩子吃一丁點苦頭,甚至有部分的父母依舊在溺愛自己的孩子。殊不知溺愛過了頭,往往都害了孩子:

怕孩子辛苦,從小就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最後上了大學孩子連鞋帶也不會系;

在家裡寵著慣著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最後給不起了只能換回孩子的大吵大鬧和埋怨,得不到孩子一丁點理解;

放任孩子沒有規律的生活,睡懶覺、不按時吃飯、玩手機遊戲等,讓孩子形成習慣,影響了一生的做人做事。


前蘇聯偉大的教育實踐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麼一句話:

“必須讓孩子知道生活裡有一個困難的字眼,這個字眼是跟勞動,流汗,手上磨出的老繭分不開的,這樣他們長大後才會大大縮短社會適應期,提高來挫折能力。”

老話說溫室裡長不出參天大樹,衚衕裡也跑不出駿馬。真正有遠見且疼愛孩子的父母,一定捨得讓孩子吃點苦。

都說“怕吃苦的人苦一輩子,不怕吃苦的人苦一陣子”,要想孩子有所成就,或是有一技之長,就必須讓孩子吃點苦。

真正疼孩子的父母,都必須讓孩子吃點苦!(說得真好)


02

讓孩子體會吃苦的過程,

才更懂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歌唱家蔡國慶曾在訪談節目《你好,爸爸》中傾訴父親對自己嚴格的音樂訓練:

“小時候教我練視唱練耳要練20遍,只要有一個地方練不會就重來,不練會不準睡覺。我當時覺得太不公平了。”

真正疼孩子的父母,都必須讓孩子吃點苦!(說得真好)


父親當時的嚴厲,讓年少的蔡國慶有些埋怨父親,甚至說不會原諒父親。

但當主持人問道:“如果說用你爸爸當時的溫柔、平等的方式來換取你今天沒有那麼成功,你願意嗎?”

蔡國慶斬釘截鐵地回答道:“不願意。”

正是因為父親的嚴厲,才有了今日的成功。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父母親對孩子的嚴格栽培,都是有意義的。

古話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意思就是父母愛孩子的愛意,體現在父母為孩子的考慮到了長遠的未來。

考慮孩子的未來並不是手把手規劃和鋪就孩子的未來,而是讓孩子在生活和學業上一點一滴中去磨練自己。

湖南衛視有一檔綜藝叫《少年說》,有一期節目來了一位上初一的女孩子。孩子站在高處對爸爸喊道:“你真的太狠心了。”

真正疼孩子的父母,都必須讓孩子吃點苦!(說得真好)


原來,張錦彥的爸爸在暑期給孩子制定了一套嚴格的軍事訓練:

早上五點半起床,進行晨跑2000米。跑步結束後,還要投球和跳繩,一項都不能少。

家裡的早飯也由張錦彥承包,要求至少是兩菜一湯,連中午的午餐也由她來做。

當爸爸問她:“學習苦還是軍事訓練苦?”女兒回答:“學習一點也不苦,軍訓才苦。”父親笑了,說希望女兒能堅持這樣做三年,今後再堅持三十年。

後來在訪談中,大家才知道這位父親的深刻用意:

在暑期指定這樣的計劃,是為了希望讓孩子知道跟其他相比,學習不是最苦的。讓孩子操練,是為了增強孩子的體魄,讓孩子學著做飯,是為了讓孩子體會父母的不易。

真正疼孩子的父母,都必須讓孩子吃點苦!(說得真好)


無外如是,想讓孩子走得更遠,飛得更高,就一定要”狠點心”。

老話經常講:“人這一輩子,吃多少苦,享多少福。”不捨得讓年幼的孩子吃苦,那麼將來世界就會讓他更苦。

美劇《紙牌屋》裡說:“痛苦分為兩種,一種毫無意義,徒增折磨;而另一種卻讓你變得更強大。”

《警世賢文 · 勤奮篇》中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的銳利刀鋒是由不斷磨礪而來的,梅花熬過了漫長寒冷的冬季才更加飄香。沒有經過千錘百煉,美好的結局又從何獲得呢?

在適當的吃苦教育中增強孩子的體力和智力,磨練孩子的意志,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更強大,是所有父母的心願。

真正疼孩子的父母,都必須讓孩子吃點苦!(說得真好)


03

吃過的苦,終會成為通往成功的基石

網上有一個很火的知識問答:七年前,那個在美國甚至世界引發爭議的中國虎媽和她的女兒,後來怎麼樣了?

2011年,一位媽媽的教育方式震驚了全美乃至全世界,她就是中國虎媽“蔡美兒”。她寫了一本名叫《虎媽戰歌》的書,書中講到自己非常嚴厲的教育模式:

不準孩子在外過夜;

不準參加娛樂主題的朋友聚會;

不準有一門功課成績低於A;

不準練習小提琴及鋼琴以外的樂器;

不準一天不練習樂器:

……

雷厲風行的母親為了堅決落實這些規矩,將教育孩子的“大權”緊握手中,連孩子們的父親也不敢有半點質疑。

真正疼孩子的父母,都必須讓孩子吃點苦!(說得真好)


此書一出,震撼了西方的教育界,在國內也引發了不少爭議。西方人覺得蔡美兒在虐待孩子,國人也覺得虎媽實在是過於嚴格。

事實證明,蔡美兒的教育方式是可行的,所有的質疑都被優秀的孩子們“還擊”了。七年後,虎媽的兩位女兒都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哈佛大學,各自在不同的領域上都有著傑出的成就。

很多人說,她只是剛剛好成功了。但仔細看蔡美兒的教育模式,不難發現,她特別會運用吃苦精神與“術業有專攻”的模式。

不讓孩子在外留宿以及參加無意義的社交,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多的自制力,學會管控自己的時間;練習專門的樂器,是為了讓孩子更加專注學精通一項樂器;不讓孩子功課低於A,是為了讓孩子用成績對得起自己的努力。

連西方作家查爾斯 · 默裡都曾在書中這樣評價虎媽的教育:

“世界各地大量有才華的孩子會從蔡美兒的方法中獲益,而不是放任、埋沒了他們的天賦——他們是好孩子,不是頑童,但他們也天性自我放縱,傾向於為自己找藉口。”

著名相親節目《非誠勿擾》的主持人樂嘉曾因將孩子送去少林寺苦學武術被某些網友指責,然而,樂嘉並未放棄,在微博回應道:

“我讓孩子學武和你讓孩子學舞,在我看來沒啥差別。作為父母,我覺得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三件事:發現孩子的興趣,推動其發展;意識到她的性格短板,幫她調整;讓她享受到高質量的愛。”

心軟的父母,培養不出自律自強的孩子,父母心硬一點,孩子以後的路才能越走越寬闊。

真正疼孩子的父母,都必須讓孩子吃點苦!(說得真好)


04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生命應該有堅韌的底色,奇蹟的背後常常有超乎尋常的勞作。”

讓孩子吃苦,並不是讓孩子不享福,而是讓孩子用自身奮鬥的智慧,去度過將來未知的挫折,斬獲想要的幸福人生。

捨得讓孩子吃苦,是為了讓孩子明白,他奮鬥過的汗水與努力,都是他日後蒸蒸向上的底氣,都是他向更高處走去的階梯。

捨得讓孩子吃苦,是因為只有讓孩子多一份歷練,才能在孩子羽翼豐滿之時在廣闊的天空展翅翱翔。

真正疼孩子的父母,都必須讓孩子吃點苦!(說得真好)

作者:叉叉。一個好胖的叉叉。最近願望是疫情快點過去,好大吃大喝的月半子。本文首發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500萬人的詩意生活倡導者,每早六點,與你相約,轉載請標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