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諸葛亮有張三丰那麼長的壽命,能助蜀漢統一三國嗎?

彭國放


肯定不能,軍師不是王。

第一大部分人看的三國志不是正史,大家會主觀昇華一些歷史人物。

第二戰爭靠的綜合因素多過個人魅力,看看蜀國吳國魏國真實情況和地理位置。

第三王的力量才是根本,野心,行動力,執行力,判斷力。畢竟軍師是意見提供者,有見大公司大朝代是因為宰相軍師輝煌的?


Jakerung


阿逸認為不可能,自古以來,統一全國的,必須有著深厚的政治、經濟、軍事基礎。而蜀漢在當時,這三方面都不佔優勢。

首先,政治方面,這裡說的政治就是人心向背問題,俗話說的得民心者得天下。三國時期,東漢剛剛滅亡,強漢的影響還在人心中,所以蜀漢確實佔了一點,但真實情況確實如此嗎?並不是,起於東漢的豪強世家,在三國時期已經發展的非常強大了,而每個豪強世家都在當地有極大的威望。



拿東吳來說,經過三代經營,江東各個世家都已經和孫吳綁到了一起,會利用自身優勢,確保孫吳不失。更別提,北方的魏國了,曹丕能順利代漢,其北方世家確實使力不少,所以在歷史上才有,曹魏代漢,肯定多於否定。

由此可見,蜀漢在政治上也並沒有佔太多優勢。

其次,經濟方面,這裡的經濟講得就是地盤和人口,有足夠的地盤和人口,就能產出更多的錢糧,支持更多的軍隊。

當然,蜀漢僅有益州一州之地,轄郡、國12,縣118個,“有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



曹魏有冀、兗、青、徐、豫、並、司、幽、雍、涼十州之地,轄郡、國82,縣796個。“有戶六十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三,男女口四百四十三萬二千二百二十一”。

吳國有揚、荊、交、廣四州,轄郡、國43,縣313個。“有戶五十二萬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萬”。

蜀漢是三國中佔地最少,人口最少的一個,沒有統一的基礎。

第三,軍事方面,軍事講的是軍隊人數和將領以及地理位置。

根據相關史料記載,當時曹魏兵四十多萬。劉備稱帝時,蜀漢有吏四萬,兵十萬餘。孫權稱帝,有吏三萬餘,兵二十三萬。可以看出就兵力而言,蜀漢也不佔優勢。

地理方面,蜀漢有天險,雖然防禦充足,但同時,進攻受阻,單單在崇山峻嶺中運送糧草就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情。



將領方面,隨著趙雲病逝,蜀漢已經進入後繼無力的局面,已經沒有能單方面獨立領軍的人物,後期更是魏延,姜維苦苦支撐。

由此可見,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當時的蜀漢都不佔優勢,諸葛亮能苦苦支撐那麼多年,已實屬不易,一直打下去,只會讓蜀漢越來越弱,越來越沒有希望。

所以,我認為,即使諸葛亮有張三丰的壽命,也不可能統一三國。


不才小生阿逸君


如果諸葛亮壽命有張三丰那麼長,依然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為什麼這麼說?

1.諸葛亮的政治眼光差。《隆中對》成為諸葛亮神話的起點,然而仔細考量,這三國鼎立的觀點看似理性中肯,為蜀國的三分天下指明瞭方向,事實也是按孔明預設的假想發生了。但是,諸葛亮一生的主張是:聯吳抗魏,把命運寄託在別人的身上,把自己立於弱者地位,一旦關羽大意失荊州,則敗局以定,再無翻身之餘地。

2.軍事才能差。《三國演義》把孔明捧上了天,然而,考量諸葛亮的指揮戰役,除了新野之戰、收川之戰、七擒孟獲,勝利的幾乎沒有。赤壁主要是周郎之傑作,其它如六出祈山,無不以失敗告終,用兵近似妖,看起來神出鬼沒,其實都是障眼法,把敗仗粉飾成如勝利一般,難為了羅貫中的生花妙筆。如真的用兵如神,早就統一全中國了。

3.不會用人。“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是這個批語的生動寫照。文無多智之才,武以投降的姜維為長城,真是可悲可憐可嘆。老一輩的五虎上將,徒稱萬人敵,如趙雲馬超之流還好,安分守己。狂如關羽,蠢似張飛,註定是劉備的豬隊友。蜀國的大業自桃園三結義起,已埋下了感情用事的隱患。一龍一鳳都被劉備得到了,結果呢?

4.沒有擔當。在蜀國的幾次關鍵時刻,諸葛亮都當了隱身,如入川一開始是龐統領兵。伐吳之戰,諸葛亮鎮守後方,皇帝出戰,太詭異了。

總而言之,諸葛亮的政治眼光、軍事才能及用人之道的差勁,註定了失敗的命運。縱然多活幾年,也只不過是重複N出祈山的故事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