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宣傳片《後浪》佔領了朋友圈,這一代職場前浪真正在想什麼?

一夜之間,朋友圈被B站宣傳片《後浪》刷屏了:

B站宣傳片《後浪》佔領了朋友圈,這一代職場前浪真正在想什麼?

看到有評論說:在刷屏的都是前浪,後浪們直接叉掉。

這就對了,原本就是投給我們這些個天天有事兒沒事兒老琢磨著中年危機的職場前浪們看的啊,定位精準,成功引爆。

“和1.3億年輕人一起表達自我,擁抱世界”,你品,你細品。

B站宣傳片《後浪》佔領了朋友圈,這一代職場前浪真正在想什麼?

那我們這些前浪們為什麼會被《後浪》點燃?大概正如何冰老師在演講裡所說:我們羨慕年輕一代的無限可能、羨慕新一代從小就能找到自己的熱愛並變成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事業,敬佩這些年輕人的自信、大氣、勇敢。

僅僅只是羨慕嗎?我看未必,你可別小瞧了這群職場前浪,他們嘴上在誇別人的,正是他們曾經做過的、正在做的和將來想要做的:

01 職場前浪:不辜負時代賦予的資源、機遇

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這一群“職場前浪“們,在隨時都可能出現蓬勃發展的新事物的環境中浸潤多年,培養出了對資源、機遇近乎天生的敏銳嗅覺,說年輕一代遇到了最好的時代,一半是發自真心對新一代年輕人所擁有的資源、機遇的羨慕,一半是“還好,我也生活在這個時代,這些資源、機遇亦可以為我所用”的慶幸。

B站宣傳片《後浪》佔領了朋友圈,這一代職場前浪真正在想什麼?

人類積攢了幾千年的財富,所有的知識、見識、智慧和藝術,像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禮物。

這幾句話滿滿的,都是這一代“職場前浪”們資源觀、機遇嗅覺的體現。同時也不乏遺憾:相對於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潮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我們這些職場前浪,在青春期最佳的黃金學習時間,學習渠道和資源確實匱乏了很多。尤其是對於在中小城市和農村長大的孩子來說,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上大學之前,我每天最大的渴望就是有課外書可以讀,但能順利得到一本課外書並不容易,每到手一本書(大多數都是輾轉借來的)都如獲至寶,不放過任何一點內容。別人想要考大學都是因為將來可以找個好工作多賺錢、或者是滿足家長、老師的要求,我的理由與眾不同:大學圖書館裡有足夠我看4年的書。

B站宣傳片《後浪》佔領了朋友圈,這一代職場前浪真正在想什麼?

然而,面對浩瀚的知識,一個毫無見識可言的學生,沒有引路人和啟蒙者,其實是難以入門的。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真正打破人與人之間壁壘、讓我們可以超越熟人圈、去直接實時瞭解更遠距離、更大圈層人的動向和思想的,是在微博興起以後,可那個時候我已經畢業開始工作。

一方面我會慶幸:終於可以藉助網絡去發現自己想要的、感興趣的內容。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才真正知道自己要看什麼、喜歡看什麼。一方面我也會有好大的遺憾:因為我終是過了那個可以心無旁騖、一心一意只是學習、鑽研的黃金時間。

我想,80後、還有比我們更早的各代人,應該都有跟我類似的遺憾。於是,我們決定再也不要錯過這麼多的機遇、資源。

02 職場前浪:開放、多元、包容,我們可不僅僅只是說說而已

何冰老師的演講很多都說到人心坎裡了,唯獨開頭一句我不同意,“那些口口聲聲,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我不能同意。事實上,抱怨“一代不如一代”的“九斤老太”已經消失很久了,我們這代職場前浪們說得更多的是要向年輕人學習。

B站宣傳片《後浪》佔領了朋友圈,這一代職場前浪真正在想什麼?

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與否定,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嗇讚美與鼓勵。

其實這是職場前浪們在說自己吧,我們從未掩飾對年輕人敢想敢做、腦洞大開、活力滿滿的欣賞和羨慕,遇到新的問題時,領導們常常會說:

那就讓90後去試試吧,他們腦子活,點子多。

或者很多公司大膽啟用新人,乾脆很多公司、部門的核心管理層和骨幹早就直接是90後了。

上一次被B站刷屏,是在2020年的元旦,我看到一個70後姐姐發朋友圈說,她幾乎用了一整天才把整場晚會看完。為什麼呢?因為她是這樣看的:

開著彈幕,不知道意思的詞句就去搜,答案如果還解釋了這個梗的出處的,她會連梗一塊兒去看;每一個節目的嘉賓和涉及到的作品、人物等,她也都一一搜出來瞭解一下。就是用這種方法看完了一場晚會。

我看完很是感動,還有什麼比“這是什麼?我不瞭解,好吧,我會把你們熱愛的都深入瞭解一遍”的開放、多元和包容來得更有誠意呢?

B站宣傳片《後浪》佔領了朋友圈,這一代職場前浪真正在想什麼?

03 職場前浪:希望我們也永遠有追尋自己愛好的勇氣

年輕的基調都是輕快的,因為他們的字典裡還沒有一個詞,叫“責任”。在這個時期能夠不考慮現實因素,去探索、追尋自己真正的愛好和天賦,我們這些職場前浪們只能表示實名羨慕。

然而,職場前浪們在追求夢想道路上的勇敢嘗試,一批又一批,也從未停歇:

我的前前前領導,80後,2個孩子的媽媽,好幾年前從公司辭職,辭職的時候已經是集團副總,在公司頗受老闆信任。那時公司才上市沒幾年,業務蒸蒸日上,所有人都覺得:這是好多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大概她也會在這個位置上長久地做下去吧。

然而她激流勇退,不顧老闆的再三挽留,辭職創業去了,因為她說,到目前為止她做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現在這一刻開始完成她的夢想:做一個公益社區的APP。

B站宣傳片《後浪》佔領了朋友圈,這一代職場前浪真正在想什麼?

一年多後,這個項目失敗了。前些天跟一個熟悉始末的朋友聊天,朋友說雖然項目關停,但我這位前前前領導一直在做類似的事,每天狀態特別好,不排除後面可能隨時再重新啟動新的項目。

另外一位前同事,資深文藝青年,來公司之前,當過老師、做過攝影師、開過廣告公司、做過影評撰稿人(然後只比我大兩歲),在我當時有限的閱歷裡,他是第一個真正站在我面前的有那麼多豐富有趣的人生經歷的人。

不羈的靈魂固然不會滿足於從事一份工作太久,兩年之後,終於在多次辭職又多次被挽留的拉鋸戰中徹底離開了公司,然後開始潛心研究他的佛學。幾年之後,看他朋友圈發出的在寺院裡禪修的照片,頗有幾分出家人才有的那種超凡出塵、眉目舒朗的感覺。

職場前浪們:如果我們心中有夢從未熄滅,那祝福我們自己,永遠都有開始追尋的勇氣。

B站宣傳片《後浪》佔領了朋友圈,這一代職場前浪真正在想什麼?

今天的這些職場前浪們,早已經不是會說出“我們年輕過,可你們成熟過嗎”的“老人”了。

我們可以由衷地去讚美年輕一代、不掩飾地去羨慕年輕一代,因為除了不可改變的年齡以外,我們也與新一代的後浪們同在一條奔湧的河流:

心裡有火,眼裡有光。

遊刃職場,10多年上市公司HR,《HR硬實力》撰稿人,三茅人力資源網專欄作家。關注我,獲得更多職場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