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云招聘”重磅来袭!这份IC春季求职指南助你找到好工作

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可谓是“就业最难的高校毕业生”!数据显示,202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同比增长40万。毕业人数的不断增长,加上疫情导致的企业用人需求降低,预计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

对于半导体行业而言,一季度属于招聘求职的旺季。企业在前一年的11、12月份进行项目评估和确定之后,岗位以及招聘的费用也会因此确定,在1、2月份便开始人员招募和项目启动工作。

4月16日-17日,“2020集微春季线上校园招聘会---微电子专场”即将闪亮登场,本次校园招聘由集微网主办,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学院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等高校微电子相关院系协办。大量微电子行业岗位放出,欢迎广大应届生踊跃报名!

下载爱集微APP进入直播!

集微网“云招聘”重磅来袭!这份IC春季求职指南助你找到好工作


在招聘开启之前,集微网请来半导体企业HR专家和职场“过来人”分享经验,希望这份入职指南能为初出象牙塔的毕业生们支招。

毕业生:在IC行业里,外企、民企、国企这三类企业各有哪些优势?我应该怎么选?

HR专家:三类企业各自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对于外企尤其美国的一些大企业来说,在技术上确实跟国内有10~15年的差距。其次,在公司管理和研发流程方面这类企业更加规范,设计工具完备。因此外企对毕业生会是一个工作环境相对较好的平台,也有利于职场新人工作习惯的培养。不足之处在于这类企业普遍可能因为技术壁垒、技术保护的关系,中国员工难以接触到芯片最核心的技术。

对于民企来说,这两年中国本土IC企业发展非常快,其中海思是典型代表,这类企业员工能更贴近研发端,也就是说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核心技术。此外这类企业也非常有活力,创新力强。

国企相对稳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强,不用过多担心裁员或公司效益不好。现在这类企业做的更多的是一些属于国家战略的芯片产品,会有更强的成就感。同时这类企业可能在落户、房产方面有一些更优惠的政策。

“过来人”:在外企能很好地培养职场新人的思维方式,学习到如何推进项目等,由于技术领先,眼界也会相对较高。因此毕业生可以在外企积累几年经验,打下扎实的基础后,再寻找更能发挥自己所长的平台。

毕业生:IC公司对毕业生有什么不同的要求?面试时有什么技巧?

HR专家:在对毕业生要求方面,如果是名校出来的学生自然更受企业欢迎,但是更看重求职者本人的专业能力、性格等方面因素。例如笔试中是否展现出对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否有实践动手能力、实习经历或者项目经验、电子设计大赛经验等加分项。在面试时则会重点考虑沟通方面的能力,例如是否能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做过的案例讲清楚等等。

因为芯片公司是一个十分讲求分工合作的集体,没有任何一颗芯片是能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完成的。而工科学生通常会比较腼腆,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问题,但是正常沟通能力还是要具备的。

“过来人”:面试前做好充分准备,从自身专业知识的准备,到对应聘企业的充分了解、应聘岗位职责的了解等。面试时充分展现自己,比如知识点可以分析得越细越好,但是不要说空话。一旦说出空话,面试官也知道你的水平了。

毕业生:IC行业有各种各样的职位,有IC设计,fab里也有很多职位,还有测试,我应该如何选择?

HR专家:IC设计对专业对口、学历的要求比较高,基本都是电子工程、微电子这类的专业才能胜任,其他专业的入门会比较难。其他环节对专业要求稍微宽松一点,比如fab里一些制程、工艺相关的岗位,物理、化学、材料等专业也会考虑;测试部分可能软件、计算机、机械自动化等专业的也会考虑。

从企业角度来看,不论是本科、研究生或是博士,目前国内教育的培养体制对企业的帮助并不大,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些毕业生差距并不大。但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岗位都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其实这是一个双向选择驱动的结果,最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可能绝大多数都读研了,企业没有办法在他们本科毕业时就招到。因此造成了企业普遍对学历要求比较高的局面,实际上这是市场适应的结果。

至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领域?如果是电子工程、微电子这些专业,还是建议做设计,无论是从职业匹配度、未来薪资、职业发展等角度来看都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说是学材料或者工艺,现在国内fab对这些专业的需求也相当旺。至于测试方面,从人才市场的角度来说,毕业生供应量会充足一些,专业没有设计要求严苛。

如果你的学院不够好,或者说是对专业知识掌握的不是特别好,做测试这方面也是不错的,因为整个行业是在呈上升的趋势,在这个领域,即使链条偏下游一点,也能够分享到整个行业的红利。

“过来人”:除了IC设计,其实半导体设备、材料对专业要求是更高的。

毕业生:我在学校成绩很一般,也能从事IC行业吗?

HR专家:IC产业链条非常长,它是一个高度分工合作的产业。任何一颗芯片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说是一个小团队能够磨出来的东西,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合作,所以在这个行业的整个流程中,任何一个角度都有可能切入的,可以找到一个适合的切入点。根据个人的需求,还有自身的专业能力,甚至包括个人的性格都是决定性的因素。

比如说有一些毕业生,可能创造力没有那么强,但是他很细心,很有耐心,这样的人其实做数字后端、模拟后端、数字验证等是很合适的。又比如有些毕业生对bug的敏感性很高,就适合去做测试。有些毕业生非常开朗善于交际,也可以做市场部门、FAE的工作。

毕业生:读书的时候,老师开玩笑说,不好好学习,别的同学是工程师,你将来就只能当销售工程师,销售真的是一个不太好的选择吗?

HR专家:当然不是这样的。从老师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的确如果同一个专业出来你却做销售,可能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疙瘩,觉得我是一个学技术的人,我怎么会去做销售?但事实上我们这个行业里面所有的销售都是技术型的销售,需要很强的综合能力。比如要做一个好的销售工程师,你可能会更需要眼光,对整个市场需要更精确的了解。精确到什么程度,例如要能够在客户之前想到他们要什么,然后再用你的专业知识去判断这个东西你们能不能做得出来。不懂技术是没有办法做这个行业的销售的,因为你一定要去给客户介绍你的芯片,能够有什么样的功能,能够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和其他的竞争对手相比有什么样的优势?不管是成本的优势,还是性能的优势,甚至是多样性应用的优势,这些都需要你很强的技术背景。

我反而认为一个好的技术销售其实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它既要有理工科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要有商科的那种敏感性,然后又要有很好的沟通的能力,其实是非常综合的一个岗位,对他的综合能力要求会很高。

所以在整个半导体行业中任何一个职位都能够有自己的价值所在。任何一个职位,你做到优秀的程度,都会给你的公司带来非常大的价值。比如说我们的版图工程师可能存在感比较弱,但事实上,如果版图设计师使一颗芯片的die size减小10%,给公司带来的盈利可能就能上涨1000万。所以每个岗位它都有它自己的价值。

毕业生:现在有很多很热的概念,人工智能,5G,射频,化合物半导体……我怎么判断这些新兴领域的公司是否值得去发展?

HR专家:对于这些风口上词汇,首先要知道,高风险高收益。现在是风口上的猪,比如说5G,AI,现在很红,相对的薪水也比较高。但是背后一定隐藏了危险,你要想清楚它未来的发展怎样。其次,任何芯片都有它的市场空间。有些学生可能会觉得,我想做难度高的芯片,有一些难度太低的芯片不想去做,没有价值,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任何一颗芯片,它的设计难度的高低,不在于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这颗芯片有多简单或者有多难。但凡这颗芯片还有市场在,就说明它是有存在的合理性的。对商业公司来说,考虑的永远是怎么做得比竞争对手强,考虑成本、研发周期、收益怎样达到一个最高的投入产出比。

“过来人”:有一个很简单的判断,这个技术是根本性的改变,还是仅仅是从前技术的改良。

毕业生:选择沿海地区、一线城市的企业,还是到中西部去?

HR专家:中西部地区可能在生活成本方面会有优势,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可能还会有适应性的问题。但建议如果在该地区还没有形成明显行业优势、聚焦效应的情况下,可能在沿海地区企业能学到更多经验。

从个人职业生涯来看,虽然有三四十年,但真正有效用的可能也就是前十年、二十年,之后就是消耗已积累经验的过程。如果这期间没有很好地将经历转化成以后20年能够消耗的东西,可能就会面临中年危机。

因此考虑到IC行业高速发展、激烈竞争的残酷性,初就业时在一线城市会有更多学习和接触先进技术的机会,能够更好地规划整个职业生涯。

以现在的产业格局来看,芯片设计公司主要集中在上海,芯片终端、应用、系统厂商集中在深圳比较多,而北京则是互联网、算法公司比较多。他们虽然都是做微电子这个行业,但是地域的一些小的差异性已经开始有体现。

毕业生:进入公司以后,我怎么适应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

HR专家:毕业生入职以后,不论是外企、民企还是国企,即使是一样的工作,其实对员工的培养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越大的公司精细化分工会越严重,这势必会带来效率的提高。所有的研发环节分工越来越细,可能做SoC跟做ASIC的都不一样,做数字前端的和做数字后端的也不一样,甚至现在有大量的数字验证的职位,也是从数字设计这个大的领域里面细分出来的。

分工越来越细,过早把自己限定在某一个岗位上,从行业发展来看,专业、专精没有错,但是对应届生来说,在刚刚接触到这个领域的时候,还是要对整个流程有一个全局性的概念。如果缺乏全局性的概念,不但会造成对整体大局把握的缺失,对于个人职业生涯来说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因此,进入公司以后,要随时保持学习的心态,也要善于总结和发现,主动学习其他流程的内容,这对将来职业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另外就是需要思维转变,学校教育与商业化的芯片公司操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比如在学校做一颗芯片,它能够不计成本地去做到完美。但是在商业化的公司,任何一颗芯片都是在成本、价格、研发、时间和市场方面去做不断妥协和平衡的结果。而且每家公司的研发流程是不一样的,一些是有借鉴性的,有一些可能是需要改善的,每家公司都会有自己的优缺点,所以只能在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观察,去获得这种能力。

最后,现在的工科学生普遍腼腆,可能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习惯了受关注。但是工作后大家各司其职,不太可能会有人关照你,所以要提前做好思想准备,想想如何去融入一个集体。其次,要善于寻求协助,也要清楚向谁寻求协助。在学校时会有很多人关心你,问你有什么问题,但是实际工作中都要靠自己的主动性。遇到困难,首先要思考这个困难是否有解决办法,职场上很忌讳不经思考就去求助。

“过来人”:在学校时,考试几乎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方法,可能有固定的套路,但是在公司中,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这种思维转变要尽快调整过来。

毕业生:别的同学都找到工作了,我面试了很多次还是不行,是不是很失败?

“过来人”:绝大多数毕业生在求职时都会遭遇失败,而且几率都很大。因此面试后不被录取不能证明你不行,有时候offer是否属于你,也有一些运气、机缘和巧合的因素。不有心理包袱,做好心理建设,总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企业和岗位。

416-17日,“2020集微春季线上校园招聘会微电子专场将在爱集微APP平台、新浪微博、B站、百度、西瓜五大直播平台强势开播,机会难得,等你来,下载爱集微APP报名!

如果想与爱集微平台合作,或是了解相关活动问题,皆可与集微网徐伦联系(微信/电话同15021761190)。

(校对/Yun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