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掉“野味”,先從“忘記”開始!

與往年相比,鼠年的春節有點安靜,大多數人不上街了,都窩到了家裡。這樣的變化,與一場眾所周知的疫情有關。而這場疫情,這特別的安靜,促使人反思,促使人把目光聚焦到一種現象——吃野味。

這裡的吃野味,指的是吃野生動物。吃野味,對人類自身來說,是個危險的舉動。據報道,野生動物是許多病毒的宿主,換句話講,野生動物就相當於毒品,吃毒品,意味著什麼?害人害己;另外一方面,吃野味,必然會驅使一部分人為了獲利而非法獵取、運輸、銷售野生動物,這一過程危險重重,病毒會趁機轉移到人身上,危及人的生命健康。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在1月20日的發佈會上指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的源頭是華南海鮮市場,病毒的源頭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而很明顯,這一切都與野味消費,或者說吃野味有脫不開的關係。1月23日,北京大學原校長許智宏等19名院士學者公開聯名呼籲杜絕野生動物非法貿易和食用。院士學者的呼籲自然是有道理的,作為廣大野味愛好者,是該把野味戒一戒了。

怎麼戒?先從“忘記”開始。

忘,就是忘掉野味的“美好”。在許多人看來,野味是非常“美好”的,這樣的觀念只會使你對野味更迷戀。唯有把野味的“美好”忘得乾乾淨淨,才有希望真正把野味戒掉。這就像戒菸,你老想著“飯後一支菸快活如神仙”,那就完了,就真戒不掉了。可惜許多人對此難以忘懷。比如,有的人認為,吃蘄蛇酒可以以毒攻毒,治百病;有的人認為,野味稀有味美,吃這樣的東西可以彰顯身份。實際上,許多專家指出,許多野味的醫用功效是被誇大了,真要強身健體,完全不必吃野味。至於彰顯身份,也不過是一種自嗨罷了。於是,在所謂的“美好”驅使下,一張張嘴向各種野味撲去,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遊的,一概不放過。在流傳至今的一份中世紀英格蘭約克郡為內維爾大主教就職而舉行的著名宴會的菜單上,六千名賓客就吃掉了6頭野牛、400只天鵝、104只孔雀。此外還有500多頭牡鹿、雄鹿、狍子,1500個熱鹿肉餅、608條狗魚和鯿魚,12只海豚和鼠海豚。

記,就是記住野味的危險。如果不能記住野味的危險,那麼,野味的“美好”就會趁機在你心中抬頭,想戒掉野味就難。在此次疫情中,我們看到了野味的危險。實際上,專家指出,近年來世界各地出現的新發傳染病如亨德拉、尼帕病毒、H7N9禽流感、埃博拉、中東呼吸綜合徵等等,都和動物有關。統計發現,有超過70%的新發傳染病來源於動物。這些病毒本來存在於自然界,野生動物宿主並不一定致病致死,但由於人類食用野生動物,這些病毒就搬了家,危害人類。遺憾的是,對危險,人往往是健忘的,這當然可以使人大膽前行,但也容易重蹈覆轍深陷險境。比如就在年初五,在政府部門一再呼籲不能放鬆警惕的情況下,在家憋了幾天的許多人似乎就把危險忘乾淨了,口罩也不戴,蜂擁而出曬起太陽走起親戚來。如果不能記住野味的危險,對野味的迷戀同樣會死灰復燃,戒掉野味也就不易。

但願未來,每個人都管好嘴,放過野生動物,也放過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