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曹燦老師,這些口訣是他一生心得總結,卻鮮有人知

沉痛悼念曹燦老師,這些口訣是他一生心得總結,卻鮮有人知

我年事已高,已80多歲了,但“小車不倒只管推",仍然願意為自己熱愛一生的朗誦事業做點事情,也非常願意把自己的朗誦經驗和體會與大家分享,讓更多的人知道朗誦是怎麼回事,讓更多的人喜歡朗誦,而且能朗誦得好。這是我的願望。朗誦是一門藝術。


藝術不像工業產品,它沒有固定的標準,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精神產品,會有各種風格流派。我的朗誦也算是一個流派,我的流派就是——說話,口語派——說派。


有的人講究朗誦要有點“腔調",比如朗誦“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樣的詩句,人家是要有一點“腔調”的;還有的人主張朗誦的聲音要大點兒,這都是可以的。我的流派和這些主張不大一樣,我主張朗誦要平淡一些,就像說話一樣,比說話再講究一點韻律就可以了。這是我的一家之言,僅供大家參考。


沉痛悼念曹燦老師,這些口訣是他一生心得總結,卻鮮有人知

我先說說朗誦的源頭。

有一種說法在朗誦界傳得比較廣,說朗誦是從西方傳過來的。為什麼這樣說呢,說是因為話劇是從西方傳過來的,因為話劇演員需要講臺詞,而為了說好臺詞,所以就練習朗誦,因此朗誦是從西方傳過來的。


其實,看我們國家的歷史就會知道,誦詩從春秋時代就有了。古人誦讀詩詞歌賦古書上都有記載。《周禮注》說:“以聲節之曰誦。”就是說,把聲音有節奏地說出來,就是誦。


從《詩經》誕生以後就有了吟誦,一直持續了上千年。比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是它不成型,沒有一套完整的曲調,各個地區的吟誦都不一樣,湖南花鼓戲和浙江的越劇裡都各有吟誦的調子,所以吟誦至今已經快要失傳了。


而“唱詩”是從唐朝以後才盛行,專門有樂人和樂童為詩配曲吟唱。誦又不是唱,《漢書·藝文志》裡說:“不歌而誦之賦。”


左傳裡有一個故事,是說鄭莊公(此處,書中原文誤為“衛莊公”,我已修正,這一段故事也選在《古文觀止》裡作為第一篇,即《鄭伯克段於鄢》)的弟弟要謀反,但是他母親姜氏護著他弟弟,他跟母親鬧翻了,說了一句:“不及黃泉不相見也。”大家都知道什麼是黃泉,就是死了也不見。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慢慢覺得自己沒有母親很不好,就想跟母親見個面,重溫母子之情。可是他是大王,是國君,一言九鼎,已經說了,不及黃泉不相見呀,怎麼辦?有一個大臣揣測他的意思,上奏:“掘地及泉可相見也。”莊公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就讓人挖了一個地道,直挖到見到地下水,母子二人在地道里見面了。


這個故事是這樣敘述的,“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yìyì)"。他們在裡面見面也高興,在外面見面也高興,於是母子和好如初。

這個賦就是誦,這個誦就是中國古代的朗誦。因此我們知道,朗誦不是從外國傳來的。

我們古代南北朝時期有一部著名的文學理論專著,就是劉勰的《文心雕龍》。劉勰在這部書裡對文藝各個方面,對詩詞歌賦書畫都提出了他的見解。他提出朗誦應該做到什麼程度呢?應該是“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就是指人的面部要有表情,颳風下雨喜怒哀樂等,面部的表情要有。然後又提到了對聲音的要求“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就是你在朗誦時要有一個非常好聽的聲音,像珠玉,大珠小珠落玉盤,叮叮噹噹的。

你看,在很早很早以前我們的先人對朗誦就有這麼高的要求了,它怎麼就是從西方傳過來的呢?是我們祖先總結和傳承下來的。

沉痛悼念曹燦老師,這些口訣是他一生心得總結,卻鮮有人知

既然中國話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就應該把我們的母語學好,中國人不會說中國話,或者是說不好中國話,這都不應該,年輕人首先應該把母語學好。


語文就是教我們怎麼說話,但我們現在教語文,有些重文輕語,有的孩子都上大學了,一說話就臉紅,甚至說不了一句完整的話,這將來找工作都不好辦。據說日本人在招聘員工時對說話就有要求,說話聲音若蚊蟲的不要,說話時沒有表情、沒有生氣、沒有感染力、語無倫次的不要。說不好話應聘找工作都很困難。

我本是南京人,原來有很重的地方口音,而當一個好的演員首先要講好普通話。我就下功夫練習普通話,練習繞口令,打鼓唱單絃,反覆糾正自己的口音,逼著自己去學習、去實踐,向老藝術家學習。經過長期地鍛鍊,我的語言表達能力逐漸提高了。


為了能讓大家記住朗誦的技巧要領,我編了個朗誦的口訣:


朗誦並不難,主要靠實踐;

題材選得好,成功得一半;

首先找主題,然後再分段;

口齒要清楚,四聲不能亂;

尖音要克服,語言要規範;

尤其要注意,標點和重念;

兩樣讀得準,意思不會變;

切忌一道湯,節奏要變換;

停頓掌握好,感情得體現;

手勢適當加,眼睛不亂看;

人物要區分,喊叫讓人厭;

情感要真實,虛假沒法看;

練好語言功,多多做貢獻。


(注:此文根據曹燦老師講課整理,“切忌一道湯”的“忌”字原文為“記”,疑似聽誤,已更正。此口訣具體解釋,請關注本公眾號後續文章。)


沉痛悼念曹燦老師,這些口訣是他一生心得總結,卻鮮有人知

摘自《“曹燦杯”指導用書:青少年兒童朗誦實用寶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