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是孔子的故鄉,孔子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用戶70355885797


孔子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我覺得是創立了儒家,並且提出了“以禮治國”,以及“有教無類”,還有就是培養了三千多位弟子,七十二位賢士。

第一點,創立了儒家學派,以及儒家的文化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包含了: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梯等思想,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後代各個朝代的興起,奠定了模範基礎。

第二點,以禮治國。

中國自古以來被稱為禮儀之邦,就是因為孔子先生,他推崇仁政,推崇以禮治國。

雖然孔夫子在當時那個時代,他的思想理論,被各國相繼棄用,而且他自己也過得流離失所的日子。

但是在漢朝的時候,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戰略教育方針。

而且當時的儒家,已經參雜了道家、法家等的一些思想,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思想。

它很好地維護了封建統治秩序,神化了專治王權,對於當時的社會安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

在春秋戰國時期,教育只是那些專貴王權,有社會地位的人,他們所享有的。

而且對於那些平民百姓,對於那些山野莽夫,是沒有教育的權利。

當時孔夫子就因為這個,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對於人類文明的進步,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四,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社會人才。

孔夫子有3000多的門第,還有七十二賢士。

比如

這些弟子,分散在各個國家,對於當時中國文明的進步,對於人類文明的進步,有著重大的意義。


臘肉哥


孔子對人類有十大貢獻:政治,教育,觀念,哲學,文化,文學,德,體,美,史學!

他主張人人都成為品德高尚的君子,不做品行低劣的小人。在價值觀上, 他主張“見利思義

孔子文化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兩千多年來一直為家庭的和美,鄰里的和睦 ,人民的和諧,民族的融合,社會的進步。

孔子是古代最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音樂家、社會活動家 ,位居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品德、思想、精神、人格、學識、 智慧、才能、理論等方面在中國古代史上是無可比擬的。他在中國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贏得了至高無上的榮譽,贏得了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愛戴和敬仰。直至 今天,讓我們這些炎黃子孫為之感到震撼、光榮、偉大、驕傲、自豪的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之瑰寶,都是孔子饋贈給後人的精神財富。

孔子是一位“道德最高尚,思想最先進,知識最淵博,智慧最高超,才能最卓著”的名副其實的聖人。


茶族世家


"孔子,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是什麼?

孔子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一生在思想上教育上建功卓著,應該說他創立的學說和他的辦學實踐與辦學思想對人類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思想方面,孔子提出和踐行”仁者愛人”,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封建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關係;

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和踐行"有教無類”,打破高低貴賤等級,開啟了貧寒勞苦大眾受教育和參與國家治理的上升通道。

(一)孔子生平簡介——"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第二,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

孔子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二十七)出生在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去世,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修《詩》《書》,訂《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後人把孔子的言行語錄,作成《論語》。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裡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

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孔子懷著與人為善的理念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孔子62歲時,曾形容自己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灰心,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二)思想政治學說的貢獻——在思想方面,孔子提出和踐行”仁者愛人”,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封建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關係。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為基礎,以立人極(“三極之道”)為旨歸,以人道與天道、地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適時之變為方法論的完足思想體系。

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孔子的"仁說",既體現了人道精神,又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嚴格遵循等級制,把貴族和庶民截然劃分為治者與被治者。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禮制傳統較深的魯國,這時周王朝的統治權力已經名存實亡,諸侯間相互爭戰不斷,出現了“王道哀,禮義廢,政權失,家殊俗”的社會現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個時代的特點。社會矛盾的激化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殘。這些共同構成了孔子政治思想產生的歷史淵源和社會條件,“仁”與“禮”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大同”社會的基本特點是:大道暢行,“天下為公”,因而能“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在大同的世界裡,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為親,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兒女為愛,而是相互敬愛,愛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懷,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滿意的歸宿。陰謀欺詐不興,盜竊禍亂不起,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能。這是一幅理想化的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的原始社會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會。

孔子主張的較低政治目標是小康社會。小康社會的基本特點是:大道隱沒,“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與這種貧富不均、貴賤不等相適應,產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倫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相應地還要設“城郭溝池以為固”。由是,“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這種社會顯然沒有“大同”世界那樣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禮、仁、信、義,所以稱為小康。這種社會實際上描述了“私有制”產生後的階級社會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社會、小康社會理想對中國後世影響深遠。後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階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內容的憧憬藍圖和奮鬥目標,這種思想對進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啟發,洪秀全、康有為、譚嗣同和孫中山都受其影響。

身處亂世的孔子所主張的仁政沒有施展的空間,但在治理魯國的三個月中,使強大的齊國也畏懼孔子的才能,足見孔子無愧於傑出政治家的稱號。

三)教育思想貢獻——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和踐行"有教無類”,打破高低貴賤等級,開啟了貧寒勞苦大眾受教育和參與國家治理的上升通道。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他提倡“有教無類”,創辦私學,廣招學生,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對學校教育的壟斷,把受教育的範圍擴大到平民,順應了當時社會發展的趨勢。

孔子主張“學而優則仕”,學習了還有餘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養從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須具有較高的道德品質修養,所以孔子強調學校教育必須將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禮”和“仁”。其中“禮”為道德規範,“仁”為最高道德準則。“禮”是“仁”的形式,“仁”是“禮”的內容,有了“仁”的精神,“禮”才真正充實。在道德修養方面,他提出樹立志向、克己、踐履躬行、內省、勇於改過等方法。

學而知之”是孔子教學思想的主導思想。在主張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同時,他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同時還必須“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社會實踐。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要求老師“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他教育學生要有老老實實的學習態度,要謙虛好學、時常複習學過的知識,以便“溫故而知新”、新知識引申拓寬、深入,“舉一而反三”。他最早提出啟發式教學。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意謂教師應該在學生認真思考,並已達到一定程度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啟發和開導。

他又是在教學實踐中最早採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過談話和個別觀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學生的個性特徵,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養出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熱愛教育事業,畢生從事教育活動。他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化學生。他愛護學生,學生也很尊敬他,師生關係非常融洽。他是中國古代教師的光輝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動不但培養了眾多學生,而且他在實踐基礎上提出的教育學說,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