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知名企業選擇投資農業,他們看中的是現代農業的利潤,經濟作物種植和畜牧養殖測算出來的利潤率並不低。然而,不少人卻發現,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 好多投資農業的虧得一塌糊塗,還搞不明白怎麼死的。而原因就在於,他們不懂得如何計算農業利潤。

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一個種植大戶的帳

2014年初,老閆一下子投資上千萬元,在老家農村流轉了8000多畝地,種植小麥、玉米兩季作物。

那一年,老閆碰上了好年景,風調雨順少有災害,糧食獲得了大豐收。小麥畝產550公斤、玉米畝產700公斤,他的農場總共收穫了上萬噸糧食。

“這輩子沒見過這麼多糧食。想想自己一個門外漢,種糧第一年就有這麼高產量,真是滿滿的成就感。”並且,那年糧食價格也高。小麥2.4元/公斤、玉米2.3元/公斤,都是少有的好價格。

老閆回憶,那年秋天,玉米還長在地裡,他就偷著樂上了,心裡盤算著每畝純利潤至少有三四百元,一季玉米就能賺兩三百萬元,這下真是賺大發了。

“那時覺得,地裡種的哪裡是莊稼,簡直就是種著印鈔機啊,這錢賺得也太容易了。”老閆說。

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一年白乾

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豐收喜悅還沒享受多久,“意想不到”的麻煩一個個找上門來,都是他做生意多年沒碰見過的。

老閆遇上的第一個麻煩,是有人偷他的糧食。周邊的農民原先只是零星的偷,後來發覺這一大片玉米農場的職工根本看護不過來,前來偷摘玉米的農民越來越多。

那年,老閆粗略一統計,至少30萬斤糧食被偷走了。

後來,老閆追加了投資,找工人將農場四周全部圍上了鐵絲網,偷摘玉米的現象才算基本上消失了。

老問題剛解決,新麻煩接踵而來。那年秋天,玉米終於成熟了,老閆想著趕緊把地裡的玉米收穫了,賣個好價錢。收著收著,他就覺得不對勁了——這麼多的糧食,放哪裡晾曬呢?在農村,傳統的曬糧場所是“房前屋後馬路邊”,但前提條件是糧食總量不多。老閆算了一下,要是還按這麼個曬法,他這8000多畝地產出的玉米,能沿著省道從他老家曬到200多公里以外的天津。

沒辦法,老閆只能聯繫好買家,將沒有晾曬好的玉米賣掉。但這樣,因為玉米水分超標,每公斤就要少賣三毛錢。如果按畝產700公斤計算,每畝少收入210元,老閆這8000多畝地少收入近200萬元,“一輛寶馬7系又沒了”。

後來,老閆想著上幾臺烘乾塔,玉米還能賣個好價錢。但放置烘乾塔需要佔地,審批手續一直沒有辦理下來,最後這事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讓老閆揪心的還有貸款難。老閆說,他流轉這麼多土地,所需的資金量非常大,經常是兩三百萬元“扔”進去,連個響都沒聽見就沒了。所以,他經常需要找銀行貸款。但銀行提的條件很苛刻,往往需要不動產做抵押。

“對種糧大戶來說,地裡的小麥玉米就是最值錢的‘不動產’。要是能有符合要求的不動產,我們幹嘛還要找銀行貸款?直接賣了拿到的錢不更多嗎?”對於銀行的做法,老閆頗有微詞。

“以前做生意時,銀行都是天天追著屁股後面求我貸款,現在‘修理地球’卻沒人管了。”老閆說,從銀行貸不出款,急需用錢時只能從“朋友”手裡借,利息自然也比銀行高出許多。一年下來,多付的利息又夠買一輛奧迪了。

2014年年底,老閆一算賬,把自己也嚇了一跳:這麼好的年景、這麼好的價格,原先覺得“每畝純利潤至少三四百元”,到末了竟然幾乎是一分錢沒賺著,自己白忙活了一年。

這時,老閆徹底明白了,搞農業是“百萬千萬,地裡的不算”,只有把錢真真正正拿到手裡了,那才真算賺著錢了。“理論上”的利潤,就不是真利潤。

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農業的利潤跑哪裡去了?

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農業利潤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這是必須要了解的,只有深知做農業的難,才能謹慎選擇,把困難和風險預估地大一點,避免栽跟頭。

農業的利潤跑哪裡去了?是一個值得反思的問題。

1、毛利率會騙人

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紙面上算出來的利潤對於二三產業可能是可靠的,但對於農業就不一定行。比如,超市的一般毛利率得保持在20%~25%之間,這樣才能保證淨利潤在3%~5%左右。那麼農業需要多少的毛利率才能保證掙錢?這是一個在實踐中不好回答的問題,因為這種測算也只能是起一點參考作用,根本不適用,農業的市場波動大而且不好預測,某種程度上不亞於撞大運,“蒜你狠”“姜你軍”就是這樣。

以養豬為例,行內的基本都知道“一年掙、一年平、一年虧”這個三年一輪的豬週期,而且第一年必須把後兩年的錢掙回來。但生豬產業投資時的利潤是怎樣測算的?是按每頭生豬掙100元測算的,在實踐中哪有吻合的時候!到現在更要命,因為從去年底開始,“豬週期”也無情地被打破了,去年下半年重資殺入搶谷底的全部套牢,2014年春節更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逆市下跌,將節日必漲的規律也打破了,在這種情況下,算好的利潤基本上是一種諷刺。

2、農產品不是完全市場定價

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生豬等主要農產品,因為牽涉到民以食為天這個治國理政的根本穩定問題,所以每個國家都不會完全市場化,而是強力進行宏觀調控,確保供給的數量有保障,而且價格比較平穩。有經濟學家開玩笑說,一頭豬就綁架了CPI,現實情況也差不多。由於中國居民膳食以豬肉為主要肉食品種,且近年價格波動十分劇烈,對整個物價指數的影響確實不小。

所以,只要豬價一露頭就得打壓,又是生產領域補貼,又是投放儲備肉,又是進口補充,非得把價格拉下來不可。而生產一旦下來了,取消補貼,開始凍豬肉收儲,但擴大出口卻難。收儲凍豬肉來託市可以理解,但取消補貼則讓生產者雪上加霜。所以,農產品的利潤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3、人工是個大成本

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農民能做的事,企業不一定能做,因為農民不向自己討要工資,掙多掙少都是自己的。好多產業的利潤率在去除人工費以前,看上去很美。典型的就是肉牛產業,市場牛肉價格那麼高還十分緊俏,想起來肯定利潤不錯,但卻少有企業問津,根本的原因還是不掙錢。因為養牛週期太長,一般得兩年以上,企業養殖成本太高,只有山區的農民可以養,場地不用建,草料主要靠山上的草來解決,人力成本也很低,最終利潤還不錯。

如果企業養,則場地、草料、人工、資金等成本高,就目前的市場行情來說,也難掙錢。再看市場上那些節節攀升的農產品價格,基本有一條規律,凡是能夠工業化的、機械化的,就漲得慢甚至比較便宜;凡是無法工業化、機械化的,肯定比較貴,而且一年貴似一年。過去嘲笑發達國家水比奶貴,菜比肉貴,如今在中國也差不多了。

今年的肉價便宜得連消費者都有些受不了,但菜價總體依然在漲,如今菜市場哪裡還有幾毛錢的菜?再像花椒,大家抱怨花椒20多元一斤太貴,其實一斤花椒裡僅採摘環節的人工費就在二三元,更不算平時的田間管理、生產投入等費用,平均下來一畝也就掙個千把元,價格看似不錯,農民放棄的還是不少。

現在不斷上漲的蘋果價格也與人工費有關,疏花、疏果、套袋、除袋、採摘等環節,人工費一天就上百元;還有平常的施肥、噴藥,哪一樣不是靠人工,如今在果區,開著私家車送農工上果園絕非什麼稀奇事,沒有這樣的條件,連農工都招不來。像蔬菜、水果這類勞動密集型產業,不算好了人工費,利潤肯定大打折扣。

4、要看到底爛了多少?

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農產品區別於工業產品的最大特徵是鮮活性,保鮮儲藏不僅技術上困難,而且成本上居高不下,最後的儲藏環節損失不是一個小數字。即使糧食這樣的耐藏型農產品,儲藏環節的損失也在8%—10%,更不要說生鮮農產品了。

一般的蔬菜從田間地頭到長途販運再到菜市場再到消費者手裡,到底要損耗多少?比如,大家常見的大白菜,從地頭到消費者手裡這個過程中究竟要被扒掉多少層皮?還有失水,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在90%以上,運輸過程中失水是常事,不僅重量下降,而且品相變壞。

上面說的還是正常損耗,一般就在30%左右。現在就可以明白為什麼初期的生鮮電商都倒掉了?因為他們天真地與菜市場較上了勁,以為淘寶模式能照搬到農產品上來,其不知菜市場這種批發零售模式恰恰是農產品銷售環節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

再傻的賣菜者也知道,千萬不能讓當天的新鮮蔬菜過夜,而網售的生鮮農產品竟然要幾天時間才能到消費者手裡,這樣能有好結果嗎?至於最慘的情形就是賣不出去了,對於工業品而言,市場不好,大不了減價處理,可農產品一旦過剩起來,只能眼爭爭地看著爛在庫裡、爛在地裡,因為遠距離運輸,運費比菜貴。而且時節一過,馬上要種下一茬作物,只能機械翻耕入土,做了綠肥,一季心血全白費了,還搭進去肥料、農藥、人工、機械等費用。碰上這種情況,還談什麼利潤?

5、能掙得起,賠不起

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農業掙錢不容易,但賠起來卻容易得多。算好的利潤根本經不起風險的衝擊。農業的風險真的不好控,全國每年遭受自然災害的農作物面積大約佔1/6,主要的包括旱災、洪澇、冰雹、霜凍、病蟲害等,防不勝防,算好的利潤一次自然災害可能就沒有了。

比如,春季一場倒春寒可能導致核桃、蘋果、花椒等經濟樹木花芽凍死,直接影響當年的產量,嚴重的可導致絕收。再比如,一次冰雹,可以讓本來能賣三塊錢一斤的蘋果一夜間傷痕累累,最後只能以幾毛錢的價格處理給果汁廠。

再如2014年春節前後的禽流感(注意,後來糾正不是禽流感,是其他流感)傳聞導致全國家禽業受到重創,價格下跌,銷售不暢,廣大家禽養殖場戶損失慘重,但這個損失誰來賠?目前農業保險的覆蓋度還很有限,大多數遭災的情況下是沒有保險來賠付的,這個風險只能自己扛。風險面前哪有利潤可言!

6、你和利息在PK

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農業的融資成本是很高的,如果能像聯想那樣錢多,也就會安下心來,做好十年不掙錢的準備,放長線吊大魚,但大多數投資農業的經營主體沒有這個實力,只能在資金的問題上苦苦掙扎。在農地無法抵押、擔保困難等情況下,關鍵農時季節也就只有靠民間融資了,光高昂的利息成本就能吞噬掉大量的利潤,一旦市場行情沒有達到預期,便只有上演《多收了三五斗》的現代版故事。而投資週期又那麼長,於是倒在黎明前便成為農業投資一個重要的現象。

7、沒有名堂的東西

這個東西也可以算作一般投資上所說的“不可預見”費用,做農業與相關方面特別是農村的方方面面打交道多,交點費,拉點贊助,類似的沒有名堂的東西不僅常見,而且開銷不少,也是硬性的成本支出,但好多估計不足,也影響了利潤。

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主要收入來源計算

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農業經營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佔總收入比例不低於80%。

1、農業生產收入

主要通過對糧食作物(水稻、小麥、玉米、高粱、薯類等)、飼料綠肥作物(苜蓿、紫雲英等)、水果(蘋果、梨、桃、葡萄、香蕉、芒果等)、蔬菜(土豆、白菜、蘿蔔、蓮藕、大蒜、西紅柿、黃瓜、辣椒等)及其它經濟作物(棉花、油菜、大豆、花生、咖啡、茶葉、桑、麻等)的種植,及禽畜、水產的養殖等,經政府收購或市場交易而獲取的報酬。

2、農產品加工收入

以磨米/面、油坊、釀酒及水果、禽、畜、蛋、奶等的初級加工,製造產品,獲取報酬。

由於規模、技術設備、專業度有限,通常都是為大型專業的加工企業提供初級原料或村域範圍的簡單經營,賺取的大部分是辛苦錢。

3、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收入

家庭農場主在日常勞作之餘,利用自家和周邊優美的生態農業鄉村景觀(果園、菜地、糧田等)和民居,突出其鮮明的鄉土烙印特點,設計出各種參與型的農趣活動和農耕文化體驗產品,點對點的給城裡人提供安全健康的農產品,提供傳統地道的鄉菜和拙樸野趣的鄉居。

這將成為“家庭農場”除直接的農業生產收入和農產品加工收入之外的又一重要經濟來源。

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主要農產品的成本計算

一年收入300萬!東北農民靠種玉米發家!農業真有這麼賺錢麼?

成本核算對象——主要作物要單獨核算成本,其他作物可適當合併核算成本。但不同收穫期的同一作物必須分別核算成本。

成本項目——包含:直接人工費,指臨時用工發生的人工費;種子和種苗;肥料;農藥;機械作業費,含機械折舊費和田間運輸費;灌溉費;各種低值易耗品攤銷;耕地開發改造費用攤銷;水利設施費用攤銷;整曬費,往年費用等。

農業產品生產成本應計算至入倉入囤和場上能夠銷售為止。


來源:農場主+


怎樣才能從如此高風險的現代農業投資中獲得利潤呢?要想做贏現代農業,你要懂政策、懂農業、懂合作、懂營銷、懂管理、懂創新,還要懂自己。真正的現代農業模式還是需要認真研究下的。沒考慮好之前,最好還是不要一腳踏進去!

在這裡老張想說:現代農業種地雖然比傳統農業強了不少,但真的沒有那麼容易,農民依舊靠天吃飯,偶爾還遇到種子、農藥、化肥騙子,農民就像站在熱鍋上的螞蟻,稍不留神就賠的傾家蕩產!所以啊,還希望政府部門能多幫助農民,提供更多幫助和政策補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