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聯邦——韃靼斯坦共和國

韃靼斯坦共和國,又稱塔塔爾斯坦,是俄羅斯聯邦的一個自治共和國,屬於伏爾加聯邦管區。人口約380萬,面積6.8萬平方公里,首府

喀山

俄羅斯聯邦——韃靼斯坦共和國

前文大略提過,俄羅斯做為一個多民族國家,俄羅斯族人口最多,約1.1億多,其次就是韃靼族,約500萬人口,車臣約143萬人口。但這樣一個車臣硬是讓虛弱的俄羅斯差點直接步入蘇聯的後塵;此時的韃靼共和國,堅定的站在“老爹”一邊,為其它子女做了一個好榜樣,續了一波命。俄羅斯則報之以桃,直接與“韃靼”義結金蘭,從兒子變成兄弟。

其實,做“兒子”還是“小弟”並沒多大區別,最核心的還是誰當老大。只不過韃靼這波操作,真讓內外交困的俄羅斯感動不已,真要什麼給什麼。

要介紹韃靼斯坦共和國,主要是二點——韃靼斯坦。

韃靼是指這個共和國裡起主導地位的韃靼族;斯坦是指這裡與伊期蘭教有很大關係。在以東正教(基督教的一支)為主的國家裡,有大量的穆斯林,而且沒有起大沖突。這種現象是不是能讓大家稍稍改觀改觀對穆斯林的印象。

韃靼的起源

“韃靼”一詞最早的解釋是“箭”,射箭的民族。這一點是大家的共識,至於其起源,那就有十多種解釋了,畢竟從蒙古高原到東歐平原有無數民族。而且任何國家的史學家都只會站在自己國家民族的歷史上作出相應的解釋,所以我就只寫出關於我國的解釋。

在我國文獻中,對韃靼有四種解釋;

  1. 亞洲北方諸民族之總稱
  2. 中國北方諸民族之總稱
  3. 蒙古民族之別稱
  4. 蒙古民族之一部塔塔爾之專稱

按其中第一,二種,我國的滿族也屬於其中,所以大家別亂用歷史上的定義套在今天,同樣俄羅斯的韃靼族也不同與歷史上的“韃靼”。

同樣,關於“韃靼人”的來源,也有不同的解釋。

  1. 來源於本地土著
  2. 來源於蒙古西征
  3. 來源於東歐保加利亞,烏克蘭一帶

韃靼共和國的“韃靼”族是“大韃靼”的一支,不是全部,克里米亞地區,立陶宛也有韃靼族。

韃靼與伊斯蘭教

韃靼斯坦共和國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宗教建築——萬教之廟(自稱),又稱之為各民族宗教統一文化中心,此博物館由俄羅斯的功勳藝術家伊利達爾·漢諾夫於1994年開始主持建造,該建築集東正教教堂、穆斯林的清真寺,猶太教會堂,印度浮屠和佛塔於一體,一個建築實現了世界上16種宗教的統一。

俄羅斯聯邦——韃靼斯坦共和國

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幾乎同時開始向北傳播,一條線沿高加索和中亞地區的城市向北,另一條線通過黑海向第聶伯河傳播。韃靼斯坦就是這兩種文化相遇、兩種文明交匯的獨特地區:突厥一伊斯蘭和斯拉夫一東正教

公元922年,伏爾加河中游的遊牧民族(現俄韃靼前身)奉伊斯蘭教為國教。

公元988年,基輔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接受洗禮,奉東正教為國教。

俄羅斯聯邦——韃靼斯坦共和國

弗拉基米爾

俄羅斯歷史上的弗拉基米爾引入東正教後,這個名字就成了一個頭銜——弗拉基米爾大公,很多俄歷史上的統治者都會加上這個名稱。而西方把它作成了吸血鬼,可見抹黑力度之強了。

公元1552年,喀山汗國被征服之後,開始在現在的韃靼斯坦境內積極的推廣東正教。

經過200多年的沙皇的高壓統治傳教,再由葉卡捷琳娜二世繼承彼得大帝歐化的政策,伊斯蘭教合法化,1787年,首次官方完整的翻譯《古蘭經》。1800年,俄當局允許印刷出版一切伊斯蘭教宗教文獻,1802年在喀山開辦專門的印刷廠。在這種政策之下,俄羅斯人和韃靼人直接接觸,寬容對待,睦鄰而居。

韃靼共和國一份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全國有56%的國民信奉東正教,3%的國民信仰基督教其他派別,5%的國民為穆斯林,l%的國民信仰其他宗教。此外,約有31%的國民申明自己為無神論者,其餘4%的國民宗教態度尚不明朗。

又是自稱,2010年韃靼斯坦共和國的常駐人口調查顯示,韃靼斯坦境內共生活著173個民族,人口總數378萬,主體民族為韃靼族。我上篇說整個俄羅斯聯邦有160個民族,我能說什麼?腦殼痛。

不過,有一點是很明確,自己1994年與俄聯邦簽定《條約》以來,韃靼內伊斯蘭教發展確實自由,不到400萬人的地方,有近700座清真寺。

截止2011年1月1日,韃靼斯坦共和國共有1454個宗教組織登記在冊,其中穆斯林團體1095個,東正教組織273個。兩個中央宗教組織:韃靼斯坦穆斯林宗教管理委員會和俄羅斯東正教教會喀山教區。幾十年問韃靼斯坦出現了數千個宗教團體,主要是穆斯林和東正教團體,還有一些新教和非傳統的宗教團體。復修了很多祭祀建築,其中具有標誌意義的就是重新修建了克里姆林宮裡的庫爾一薩里夫清真寺和報喜教堂。喀山教區下屬有9座修道院,1個宗教進修班和11個伊斯蘭宗教教育機構,包括俄羅斯伊斯蘭教大學。

為了宣傳伊斯蘭文化,促進俄羅斯社會對伊斯蘭教的瞭解,消除大眾對穆斯林的誤解,在各大宗教機構的積極支持下建立了許多伊斯蘭教網站。如烏瑪網、 伊斯蘭教網 、 古蘭經網、伊瑪目網等。


寬鬆開放的環境,確實能形成良好的社會,促進國家民族良性發展。正如穆夫提委員會主席P.卡伊努特金曾表示說:“

我們俄羅斯全體穆斯林視自己為統一的俄羅斯公民國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國,宗教與國家政體是分離的,但是宗教人士不能與社會分開,沒有穆斯林的積極參與,不可能形成一個強大的、成功的和民主的俄羅斯公民社會”。

韃靼族與俄羅斯族

地方自治給主體民族帶來了特權,隨著地方自治的推行,主體民族在政治上佔據了主導地位。蘇聯解體後,俄聯邦的很多主體都採取了有利於主體民族上升流動的民族政策,俄羅斯民族群體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壓制。

共和國獨立之後,主體民族在公共部門的官員總數有所上升。在1989年韃靼斯坦的人口普查中,韃靼人佔總人口的48%,而其在立法機構中的比例卻由總數的58%上升到1995年的73%。至1990年代末,韃靼人佔據了韃靼斯坦主要的政府部門和企業中絕大多數的高級職位。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韃靼斯坦共和國的政治精英中韃靼族佔77%。

韃靼族人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資源方面佔有主導地位,在政權部門升遷時俄羅斯族人因民族歸屬遇到的困難較大,尤其是立法和行政機關的領導職位會優先錄用韃靼族人。

雖然族群區別對待確實挺大,但韃靼政府也不是白痴,為解決這些問題,教育方面推行雙語教學——俄語與韃靼語:在韃靼斯坦共和國,約有95%的人口可以使用俄語進行交流,約88%的韃靼人能夠用本民族語言交流,基於特殊的國情,韃靼斯坦共和國實施的是雙國語制度。

推行通婚政策

說一個概念——博格達斯量表

指被調查者會被詢問與不同種族和族群的交往意願,根據交往意願的強弱或對其他種族或族群接受程度的高低打分,分數越低表明對該族群的接受程度越高。當兩個族群的社會距離越小,可接受程度越高,隨之族群間或者族外通婚的傾向性越大,反之,社會距離越遠,可接受程度越低,族外通婚的傾向性也越小。

韃靼斯坦共和國的族外通婚率一直維持在30%左右。2010,韃靼斯坦共和國民族間的通婚率介於22%之間,其中絕大部分是韃靼族與俄羅斯族之間的通婚,更令人驚異的是,相比族內婚姻,族外通婚家庭更為穩定,離婚率僅為非通婚家庭離婚率的二分之一。

俄羅斯聯邦——韃靼斯坦共和國

韃靼美女

還是我們的那句話——發展才是硬道理。

韃靼相對於俄羅斯其它地區是一個富裕的地區,人民生活水平好,又有聯邦政策傾斜,整體政治宗教環境寬鬆,民族區別及宗教矛盾也會在發展中漸漸消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