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裡的守望者》看得不太懂?作者想說明什麼事情呢?

春日櫻花開


這裡不是家

  你卻是生長根莖的影子

  習慣把自己養在金黃的夢裡

  我在你的世界練習降落

  不談金錢 權利和性

  只開著一扇乾淨的窗戶

  折射低飛的陽光

  我們成了抽象模式中

  兩尾漏網的魚

  不能跳舞 不能唱歌 不能暴露

  在這個季節

  我們適合坐在鋒芒的背後

  幻想給世界灌輸一點點酒精

  你要是在麥田裡遇到了我

  我要是在麥田裡遇到了你

  我們要是看到很多孩子

  在麥田裡做遊戲

  請微笑 請對視

  態度都浮在生活的措辭裡

  我們都活在彼此的文字裡

  ——羅伯特·彭斯《你要是在麥田裡遇到了我 》

  第二次把《麥田裡的守望者》看完了,上次看的時候我15歲,正處於對這個世界激烈地不滿企求能從別人的口中尋求一點厭惡世界的理由那個階段,所以我的讀書筆記充斥著憤青一樣激烈的措辭,只要是文章裡出現的霍爾頓罵人的部分我都便是強烈的贊同,恨不能打個電話為他加油。

  可是這次的感覺真的不一樣了,我感覺鼻子酸酸的,不想成為霍爾頓的粉絲,只想走到紐約跟他握握手擁抱一下然後告訴他,就像書裡安多里尼說的那樣,不止你一個人對曾經對人類的行為感到恐懼和噁心,也不只是你一個人在道德和精神上感到彷徨。可我們卻不能永遠騎在馬上瞎跑,因為對這個世界,唯有卑微地順從和違心的偽裝才是所謂“最聰明”的處事之道,儘管我們恨透了這樣做。

  有時候覺得自己像是女版的霍爾頓,至少某些時刻在思維上像是。疲於看見學校裡的偽君子,討厭面前的人做出表演的樣子,無數次痛恨眼前的世界做著該怎樣避世的打算,對自己做出“不好接觸”“很少有人能談得來”的評價,往往又不斷地被善良之人所感動,在彷徨之中流淚。我一直難以理解的事情,為什麼有人在翻了這本書的頭幾頁以後就故作一種類似於看了一部下流禁書的樣子對這本書裡中文翻譯出來的“他媽的”嗤之以鼻,對於施鹹榮“盡了最大努力”翻譯出來的譯本,其實我覺得就那個年代的開放程度來說已經很棒了,至少我看的時候沉迷其中。也許這些自詡不說髒話也可能是看不得別人說髒話而不是自己的這些人正是那些走向虛偽的準偽君子們。

  但是我遠沒有霍爾頓勇敢,對於那些浮華的嚮往沒有勇氣走進喧鬧的都市一醉方休,牢牢把握著讀書和受教育的機會就如同抱緊最後一根稻草,生怕教育的缺失讓自己在這個本已經談不上教育的世界裡沒有立足之地而對自己的興趣卻充滿懷疑,也沒有勇氣直面自己的慾望,用道德的鎖鏈緊緊捆綁住軀體盡最大的努力讓腳下邁出的每一步都是無可非議循規蹈矩的,對那些善良的人懷著警惕性的敬畏,卻告誡自己唯有變得越來越精明才是有價值的成長,直面親情的時候我最脆弱,不過也目睹了人們因利益的紛爭將親情踩在腳下的悲劇。說白了這其實就是我的生活,霍爾頓的勇敢就在於他有勇氣努力地避開著一切,儘管在結果中他似乎比悲劇還要不堪。

  有人說霍爾頓是真善美的化身,這種形容真的很恰當,即使他髒話連篇可他卻比任何一位談吐優雅的偽君子要更善良純潔。四次被學校開除終究還是因為他不願意改掉那些真實的地方,因為他恨透潘西中學為了提高名聲開除有損聲譽學生的行為,厭惡老師們在校長面前展露的殷勤的面貌,還有口頭表達課裡的教條主義,宿舍學生之間的攀比作秀等等,為此他不在乎是否成績是F也無所謂自己是否被學校四次開除,僅是從他個人的角度不在乎。可他卻努力學好曾經答應安多里尼要學好的英文,為離開潘西中學而傷感,因為老斯賓塞的一張便籤登門拜訪,因為不願自己被開除的消息打擾到父母而苦惱,想起母親為他挑選手套的場景充滿歉意,室友們品德惡劣甚至還與自己喜愛的女孩子約過會,可霍爾頓還是在一段時間的分別以後想念起他們,把自己製作優良的牛皮手提箱一同塞進床底下只為了不激起同學的自卑感……人們總是相信一個人表面所表現出來的假象即是全部,可是霍爾頓是一個比任何人都善良的男孩子,只不過在此以外他依然不願意背叛自己而已,從什麼時候開始是否為了未來為了家人背叛自己成了評判一個人的準則呢。

  霍爾頓兩個晝夜的遊蕩豐富又迷離,炫目的生活裡見識到的虛偽大概加速了他想要離開城市去當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的意願。或許是在他見識酒吧裡膚淺的女人之後,在他毫無保留地對麗薩說出結婚想法卻被看成瘋子以後,在招妓卻沒有和妓女做愛之後反而被詐騙以後,又或者是最後一次決定再見一次菲芘之後……霍爾頓在紐約城裡努力地裝出大人的樣子,但是依舊是用孩子一樣的童真處世最後獲得的仍然是對成人世界的恐懼。

  他眼中可怕的世界裡也還是有善良的色彩,比如火車上謙和的摩羅太太,來紐約教書的兩個修女,他死去的弟弟艾裡救起跳樓學生的老師安多里尼還有最終令霍爾頓改變了主意的菲芘。或許他們的存在也正是讓霍爾頓重獲生活的力量的源泉吧,在某個書裡沒有提到的不清醒的時刻,腦海中閃過的善良的面孔正是昏暗的世界裡的一束光,如同結尾菲芘穿著藍大衣在旋轉木馬上轉不停的時刻一樣。



指拳百貨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發表於1951年,引起好評。

小說創作於20世紀50年代,這時美國剛取得了二次大戰的勝利,成長為一個強國。在這樣的背景下,紐約成了美國“實利主義”社會的典型代表,人們的精神生活極度空虛,人與人之間是冷漠的的關係,沒有人在意別人的感受。

小說《麥田的守望者》講的是一個出身於富裕家庭的十六歲少年霍爾頓,在四次被學校開除後,不敢回家,在繁華的紐約遊蕩了一天兩夜。

他睡過小旅店,玩逛夜總會,濫交女朋友,大膽酗酒。在這其中,讓體會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醜惡現象,接觸了各種各樣的“假模假式的”偽君子。

面對這一切,霍爾頓厭惡了,他想逃離這個世界。但可想而知是不可能做到的,他痛苦,只能生活在這種內心極度矛盾中。就象他最痛恨電影,但又不得不在電影院裡消磨時間一樣。

儘管看不慣這個世界,他也沒辦法擺脫,苦悶、彷惶,他想盡各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來安慰自己。到了最後,他對現實社會也不得不妥協。

在《麥田裡的守望者》中,作者以一個青少年的視角展示了自己在紐約流浪的經歷和感受,同時也以一個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這個虛偽、醜惡的世界。

在創作《麥田裡的守望者》中,作者採用了意識流的寫作手法,同時,小說還使用第一人稱,將敘述者和主人公合為一個人,這樣以來,人們在讀的過程中就像是在聽一個人在講述自己的故事一樣親切,給人一種親臨現場、栩栩如生的體驗。


D東哥


《麥田裡的守望者》是美國作家J·D·塞林格的成名作品。創作於上個世紀50年代。

當時,美國剛剛取得了二戰的勝利,綜合國力迅速提高。與此同時,整個社會也開始逐漸扭曲、異化,日益發達的現代工業文明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大多數人“虛偽”地活著,變得冷漠且自私。他們崇尚金錢和慾望,精神世界卻十分貧瘠。

在這一時期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普遍出現了一種焦慮、空虛甚至反社會的心態他們極其反感成年人的生活,同時也找不到自己生存的意義,因此時刻充滿憤怒和叛逆。

一批批後現代主義的作家,在這個潮流中應運而生。塞林格便是其中之一。他的《麥田裡的守望者》自從問世,便引起了廣大青年讀者強烈的共鳴,從而被追捧至今。

整個故事從一名十幾歲少年的出走開始

書的主人公霍爾頓,厭惡學校裡的墨守成規和虛偽,他性格孤僻,時常有些異於常人的想法。

他在一所名校讀書,卻因為多門考試不及格,而被學校開除。之後,他開始了三天的流浪之旅,同時也經歷了一個自我鬥爭和妥協的過程。

期間,他在酒吧喝酒、與異性朋友聊天,甚至在賓館招妓女。他試圖放縱自己,卻總是因為心中的一絲道德感而作罷。又或許,他是厭惡那些自甘墮落的人。

從這些表現中我們可以看出,霍爾頓是一個有獨立價值觀,且堅持原則的人。這也決定了他最終會回到現實世界,而不是徹底墮落。

老師給予霍爾頓的勸告

一個人不成熟的標誌,就是他願意為了某個理由轟轟烈烈地死去;

而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他願意為了某個理由卑賤地活著。

霍爾頓去拜訪了一位他比較尊敬的老師,在談話中,老師引用了一位精神分析學家的話,來勸告霍爾頓。

這句話足以概括整部書想要表達的思想:人不得不對現實妥協。

我想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什麼是成熟?成熟的定義,真的就像這段話說的一樣嗎?

時至今日,這段話已經成為了一則經常被引用的名言。可能很多朋友在成長過程中,都會從師長口中聽到這個教誨。

然而,作者塞林格對這句話卻是嗤之以鼻的。在書中,霍爾頓同樣對這位老師感到很不耐煩,這或多或少表明了塞林格的立場。而他本人在現實中,也過著離群索居,不問世事的生活。

可見,塞林格對於現實世界的厭惡,從未停止。

麥田裡的守望者:意味著遠離世俗,獲得內心的平靜。

霍爾頓在外遊蕩之後,偷偷回到了家中,打算見自己的妹妹菲比最後一面,之後便要遠走高飛。

菲比是一個聰明的孩子,霍爾頓也非常喜歡她。於是,他對著菲比,說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

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

我呢,就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

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猶如一個稻草人,享受著孤獨,默默地守望著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只有孩子,沒有大人,一切都是天真無邪的。這就是霍爾頓想要追求的內心寧靜,也是作者塞林格的夢想。

在現實中,塞林格的確實現了夢想,他過上了隱居的生活,並且活到了九十多歲才去世;然而在書中,霍爾頓放棄了自己的幻想,選擇了對現實妥協,他生了一場大病,在痊癒後極有可能再次回到他厭惡的學校裡去。

兩個鮮明的對比,殘酷地說明:大多數人都無法抗拒自己的命運。

塞林格之所以能離群索居,是因為他功成名就,有資本這麼做;而像霍爾頓這樣的普通人,只能為了生存而卑賤地活著。悲劇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結語

是努力抗爭,扼住命運的咽喉?還是放棄幻想,卑賤地活著?究竟哪種是成熟,其實沒有答案。

在我看來:真正的成熟,也許是一種自我解脫和自我認同。

轟轟烈烈也好,卑微平凡也好,找準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並且努力去爭取,活得不後悔,就足夠了。所謂的“成熟”,更多地只是外界的“定義”,並不適用於所有人。

每個人都必須自己去尋找成熟的答案。這就是我讀完《麥田裡的守望者》之後,最大的感受。


大家對這句話,有什麼樣的理解呢?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