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看得不太懂?作者想说明什么事情呢?

春日樱花开


这里不是家

  你却是生长根茎的影子

  习惯把自己养在金黄的梦里

  我在你的世界练习降落

  不谈金钱 权利和性

  只开着一扇干净的窗户

  折射低飞的阳光

  我们成了抽象模式中

  两尾漏网的鱼

  不能跳舞 不能唱歌 不能暴露

  在这个季节

  我们适合坐在锋芒的背后

  幻想给世界灌输一点点酒精

  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

  我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你

  我们要是看到很多孩子

  在麦田里做游戏

  请微笑 请对视

  态度都浮在生活的措辞里

  我们都活在彼此的文字里

  ——罗伯特·彭斯《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 》

  第二次把《麦田里的守望者》看完了,上次看的时候我15岁,正处于对这个世界激烈地不满企求能从别人的口中寻求一点厌恶世界的理由那个阶段,所以我的读书笔记充斥着愤青一样激烈的措辞,只要是文章里出现的霍尔顿骂人的部分我都便是强烈的赞同,恨不能打个电话为他加油。

  可是这次的感觉真的不一样了,我感觉鼻子酸酸的,不想成为霍尔顿的粉丝,只想走到纽约跟他握握手拥抱一下然后告诉他,就像书里安多里尼说的那样,不止你一个人对曾经对人类的行为感到恐惧和恶心,也不只是你一个人在道德和精神上感到彷徨。可我们却不能永远骑在马上瞎跑,因为对这个世界,唯有卑微地顺从和违心的伪装才是所谓“最聪明”的处事之道,尽管我们恨透了这样做。

  有时候觉得自己像是女版的霍尔顿,至少某些时刻在思维上像是。疲于看见学校里的伪君子,讨厌面前的人做出表演的样子,无数次痛恨眼前的世界做着该怎样避世的打算,对自己做出“不好接触”“很少有人能谈得来”的评价,往往又不断地被善良之人所感动,在彷徨之中流泪。我一直难以理解的事情,为什么有人在翻了这本书的头几页以后就故作一种类似于看了一部下流禁书的样子对这本书里中文翻译出来的“他妈的”嗤之以鼻,对于施咸荣“尽了最大努力”翻译出来的译本,其实我觉得就那个年代的开放程度来说已经很棒了,至少我看的时候沉迷其中。也许这些自诩不说脏话也可能是看不得别人说脏话而不是自己的这些人正是那些走向虚伪的准伪君子们。

  但是我远没有霍尔顿勇敢,对于那些浮华的向往没有勇气走进喧闹的都市一醉方休,牢牢把握着读书和受教育的机会就如同抱紧最后一根稻草,生怕教育的缺失让自己在这个本已经谈不上教育的世界里没有立足之地而对自己的兴趣却充满怀疑,也没有勇气直面自己的欲望,用道德的锁链紧紧捆绑住躯体尽最大的努力让脚下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无可非议循规蹈矩的,对那些善良的人怀着警惕性的敬畏,却告诫自己唯有变得越来越精明才是有价值的成长,直面亲情的时候我最脆弱,不过也目睹了人们因利益的纷争将亲情踩在脚下的悲剧。说白了这其实就是我的生活,霍尔顿的勇敢就在于他有勇气努力地避开着一切,尽管在结果中他似乎比悲剧还要不堪。

  有人说霍尔顿是真善美的化身,这种形容真的很恰当,即使他脏话连篇可他却比任何一位谈吐优雅的伪君子要更善良纯洁。四次被学校开除终究还是因为他不愿意改掉那些真实的地方,因为他恨透潘西中学为了提高名声开除有损声誉学生的行为,厌恶老师们在校长面前展露的殷勤的面貌,还有口头表达课里的教条主义,宿舍学生之间的攀比作秀等等,为此他不在乎是否成绩是F也无所谓自己是否被学校四次开除,仅是从他个人的角度不在乎。可他却努力学好曾经答应安多里尼要学好的英文,为离开潘西中学而伤感,因为老斯宾塞的一张便签登门拜访,因为不愿自己被开除的消息打扰到父母而苦恼,想起母亲为他挑选手套的场景充满歉意,室友们品德恶劣甚至还与自己喜爱的女孩子约过会,可霍尔顿还是在一段时间的分别以后想念起他们,把自己制作优良的牛皮手提箱一同塞进床底下只为了不激起同学的自卑感……人们总是相信一个人表面所表现出来的假象即是全部,可是霍尔顿是一个比任何人都善良的男孩子,只不过在此以外他依然不愿意背叛自己而已,从什么时候开始是否为了未来为了家人背叛自己成了评判一个人的准则呢。

  霍尔顿两个昼夜的游荡丰富又迷离,炫目的生活里见识到的虚伪大概加速了他想要离开城市去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意愿。或许是在他见识酒吧里肤浅的女人之后,在他毫无保留地对丽萨说出结婚想法却被看成疯子以后,在招妓却没有和妓女做爱之后反而被诈骗以后,又或者是最后一次决定再见一次菲芘之后……霍尔顿在纽约城里努力地装出大人的样子,但是依旧是用孩子一样的童真处世最后获得的仍然是对成人世界的恐惧。

  他眼中可怕的世界里也还是有善良的色彩,比如火车上谦和的摩罗太太,来纽约教书的两个修女,他死去的弟弟艾里救起跳楼学生的老师安多里尼还有最终令霍尔顿改变了主意的菲芘。或许他们的存在也正是让霍尔顿重获生活的力量的源泉吧,在某个书里没有提到的不清醒的时刻,脑海中闪过的善良的面孔正是昏暗的世界里的一束光,如同结尾菲芘穿着蓝大衣在旋转木马上转不停的时刻一样。



指拳百货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发表于1951年,引起好评。

小说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这时美国刚取得了二次大战的胜利,成长为一个强国。在这样的背景下,纽约成了美国“实利主义”社会的典型代表,人们的精神生活极度空虚,人与人之间是冷漠的的关系,没有人在意别人的感受。

小说《麦田的守望者》讲的是一个出身于富裕家庭的十六岁少年霍尔顿,在四次被学校开除后,不敢回家,在繁华的纽约游荡了一天两夜。

他睡过小旅店,玩逛夜总会,滥交女朋友,大胆酗酒。在这其中,让体会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接触了各种各样的“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面对这一切,霍尔顿厌恶了,他想逃离这个世界。但可想而知是不可能做到的,他痛苦,只能生活在这种内心极度矛盾中。就象他最痛恨电影,但又不得不在电影院里消磨时间一样。

尽管看不惯这个世界,他也没办法摆脱,苦闷、彷惶,他想尽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来安慰自己。到了最后,他对现实社会也不得不妥协。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作者以一个青少年的视角展示了自己在纽约流浪的经历和感受,同时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这个虚伪、丑恶的世界。

在创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作者采用了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同时,小说还使用第一人称,将叙述者和主人公合为一个人,这样以来,人们在读的过程中就像是在听一个人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一样亲切,给人一种亲临现场、栩栩如生的体验。


D东哥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成名作品。创作于上个世纪50年代。

当时,美国刚刚取得了二战的胜利,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与此同时,整个社会也开始逐渐扭曲、异化,日益发达的现代工业文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大多数人“虚伪”地活着,变得冷漠且自私。他们崇尚金钱和欲望,精神世界却十分贫瘠。

在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普遍出现了一种焦虑、空虚甚至反社会的心态他们极其反感成年人的生活,同时也找不到自己生存的意义,因此时刻充满愤怒和叛逆。

一批批后现代主义的作家,在这个潮流中应运而生。塞林格便是其中之一。他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自从问世,便引起了广大青年读者强烈的共鸣,从而被追捧至今。

整个故事从一名十几岁少年的出走开始

书的主人公霍尔顿,厌恶学校里的墨守成规和虚伪,他性格孤僻,时常有些异于常人的想法。

他在一所名校读书,却因为多门考试不及格,而被学校开除。之后,他开始了三天的流浪之旅,同时也经历了一个自我斗争和妥协的过程。

期间,他在酒吧喝酒、与异性朋友聊天,甚至在宾馆招妓女。他试图放纵自己,却总是因为心中的一丝道德感而作罢。又或许,他是厌恶那些自甘堕落的人。

从这些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霍尔顿是一个有独立价值观,且坚持原则的人。这也决定了他最终会回到现实世界,而不是彻底堕落。

老师给予霍尔顿的劝告

一个人不成熟的标志,就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轰轰烈烈地死去;

而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他愿意为了某个理由卑贱地活着。

霍尔顿去拜访了一位他比较尊敬的老师,在谈话中,老师引用了一位精神分析学家的话,来劝告霍尔顿。

这句话足以概括整部书想要表达的思想:人不得不对现实妥协。

我想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什么是成熟?成熟的定义,真的就像这段话说的一样吗?

时至今日,这段话已经成为了一则经常被引用的名言。可能很多朋友在成长过程中,都会从师长口中听到这个教诲。

然而,作者塞林格对这句话却是嗤之以鼻的。在书中,霍尔顿同样对这位老师感到很不耐烦,这或多或少表明了塞林格的立场。而他本人在现实中,也过着离群索居,不问世事的生活。

可见,塞林格对于现实世界的厌恶,从未停止。

麦田里的守望者:意味着远离世俗,获得内心的平静。

霍尔顿在外游荡之后,偷偷回到了家中,打算见自己的妹妹菲比最后一面,之后便要远走高飞。

菲比是一个聪明的孩子,霍尔顿也非常喜欢她。于是,他对着菲比,说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

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

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犹如一个稻草人,享受着孤独,默默地守望着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只有孩子,没有大人,一切都是天真无邪的。这就是霍尔顿想要追求的内心宁静,也是作者塞林格的梦想。

在现实中,塞林格的确实现了梦想,他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并且活到了九十多岁才去世;然而在书中,霍尔顿放弃了自己的幻想,选择了对现实妥协,他生了一场大病,在痊愈后极有可能再次回到他厌恶的学校里去。

两个鲜明的对比,残酷地说明:大多数人都无法抗拒自己的命运。

塞林格之所以能离群索居,是因为他功成名就,有资本这么做;而像霍尔顿这样的普通人,只能为了生存而卑贱地活着。悲剧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结语

是努力抗争,扼住命运的咽喉?还是放弃幻想,卑贱地活着?究竟哪种是成熟,其实没有答案。

在我看来:真正的成熟,也许是一种自我解脱和自我认同。

轰轰烈烈也好,卑微平凡也好,找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且努力去争取,活得不后悔,就足够了。所谓的“成熟”,更多地只是外界的“定义”,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寻找成熟的答案。这就是我读完《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最大的感受。


大家对这句话,有什么样的理解呢?欢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