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浦東30年 | 黃奇帆:這輩子在浦東工作過,就沒有遺憾了

見證浦東30年 | 黃奇帆:這輩子在浦東工作過,就沒有遺憾了

見證浦東30年 | 黃奇帆:這輩子在浦東工作過,就沒有遺憾了

中國金融信息中心 金偉良攝


見證浦東30年 | 黃奇帆:這輩子在浦東工作過,就沒有遺憾了

見證者:黃奇帆

時任職務:浦東開發辦公室副主任、浦東新區管委會副主任

難忘瞬間:1991年2月18日,大年初四,鄧小平到浦東視察。黃奇帆有幸現場聆聽這位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關於浦東開發開放的指示——“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上海過去是金融中心,是貨幣自由兌換的地方,今後也要這樣搞。”


黃奇帆,這位30年前的先行者,早在浦東開發開放拉開帷幕的3天后,也就是1990年4月21日,接到了市委組織部的任命通知,赴浦東開發辦任副主任。次日下午,“我就參加了市領導黃菊主持的浦東開發領導小組會議”。


回首當年那段激情燃燒、如火如歌的歲月,黃奇帆動情地說:“我在浦東呆了四年,可以說,這輩子在浦東工作過,就沒有遺憾了。


小平希望上海成為金融中心


浦東開發離不開金融,關鍵突破也離不開金融。而確定金融在浦東開發開放中的戰略地位,則來自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的一番講話


日曆翻回到1991年2月18日,大年初四,鄧小平到浦東視察。在聽取時任上海市委書記、市長朱鎔基的彙報時,老人家講了一段振聾發聵的話:“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上海過去是金融中心,是貨幣自由兌換的地方,今後也要這樣搞。中國在金融方面取得國際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這個要好多年以後,但是現在就要做起。”

見證浦東30年 | 黃奇帆:這輩子在浦東工作過,就沒有遺憾了

1991年春節,鄧小平和國家主席楊尚昆(右二)向上海黨、政、軍負責人祝賀新年並發表重要講話,上海市委書記、市長朱鎔基陪同


黃奇帆當時有幸在現場聆聽了小平同志這段發言,“非常震撼”。黃奇帆回憶道,小平同志提出了對我國經濟建設至關重要的金融戰略,指出了我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方向,在座的所有人都被他敏銳的思維和非凡的判斷力所深深折服。


在黃奇帆看來,小平同志道出了五層含義一是說明了金融在國家經濟中的核心地位;二是指出了推動經濟發展的方法,即重點要抓好金融的改革和發展;三是指出了形成國際金融中心的關鍵,即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一定是各種貨幣可以自由兌換的地方;

四是希望上海按國際慣例辦,儘快成為金融中心;五是這項工作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幹成,但現在就要抓緊做起來。

見證浦東30年 | 黃奇帆:這輩子在浦東工作過,就沒有遺憾了

1990 年7 月,浦東開發辦領導在商討浦東開發規劃,右起:黃奇帆、楊昌基、沙麟、李佳能


於是,在浦東開發開放的實踐中,

“金融先行、貿易興市、基礎鋪路、東西聯動”的創新規劃宗旨構成了一個主線條


今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再按“加速鍵”,浦東新區又出臺16條舉措,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核心承載區建設。


“比特區還特”的五大政策


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發表後,浦東開發開放開始提速。1992年10月11日,國務院批覆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對此,黃奇帆告訴記者,對浦東的政策,時任上海市委書記、市長朱鎔基當時有個絕妙的歸納——浦東新區不叫特區,而叫新區。新區新區,不特而特,特中有特,比特區還特。可以說,後來浦東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發展,和這個“比特區還特”的政策有很大關係。

見證浦東30年 | 黃奇帆:這輩子在浦東工作過,就沒有遺憾了

1990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浦東開發辦公室和上海市浦東開發規劃研究設計院正式掛牌,朱鎔基(中)等出席


當時,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浦東新區除享有經濟特區、開發區內外資企業減按15%徵所得稅、免徵關稅和新增稅收留予新區使用外,還給了浦東開發開放五大政策

。這五大政策分別是:一是允許外國企業開辦百貨公司、超市等第三產業;二是外資可以開辦銀行、財務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三是允許上海設立證券交易所,為浦東開發自行審批發行人民幣股票和B種股票;四是在浦東新區外高橋設立了中國開放度最大的保稅區,也就是今天自由貿易區的前身;五是擴大上海市有關浦東新區項目審批的五個方面權限,特別是在投資權限審批上,浦東審批權是2億美元以下。當時的情況是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要報國家計委、經貿委審批,2億美元以上報國務院審批。

見證浦東30年 | 黃奇帆:這輩子在浦東工作過,就沒有遺憾了

見證浦東30年 | 黃奇帆:這輩子在浦東工作過,就沒有遺憾了

1992年5月4日,《解放日報》頭版報道黃奇帆關於如何充分運用浦東新區優惠政策的文章


黨中央、國務院同時還把開發區的十大政策和特區的九大政策全部給了上海。對於浦東新區而言,這樣的機遇是史無前例的。所以“不特而特,特中有特,比特區還特”是恰如其分的,

浦東不叫特區而叫新區實至名歸


現在回過頭來看,當年這五項獨有的政策堪稱高屋建瓴,是WTO里約定的必須開放的服務貿易條款。2001年,中國加入WTO以後,這五項政策在整個中國全面推開,而浦東則領先全國5-10年進行了先行探索。


設立外高橋保稅區是點睛之筆


浦東開發開放戰略決策中的一個點睛之筆是外高橋保稅區的設立。


瀕臨長江入海口、地處黃金水道和黃金岸線的交匯點、緊靠外高橋深水港區,這就是具有天然地理優勢的外高橋保稅區。


30年前,這裡還是大片的蘆葦蕩,今天,這裡已是樓宇林立。


外高橋保稅區是全國第一個保稅區。黃奇帆介紹,保稅區一經設立,就是開放度最高、自由貿易功能性最強的保稅區。當時,國務院確定外高橋保稅區內:一是實行免關稅、免許可證;二是允許外商貿易機構從事轉口貿易;三是可為區內外商投資企業代理本企業生產用原材料、零配件進口和產品出口業務;四是區內企業外匯全額留成;五是各國貨幣流通;六是設立生產資料交易中心;七是對保稅區內的主要經營管理人員可辦理多次出入境護照,提供出入境方便。


有了這些政策,來到上海的國內外貿易公司幾乎雲集外高橋保稅區。

見證浦東30年 | 黃奇帆:這輩子在浦東工作過,就沒有遺憾了

中國第一個保稅區——浦東外高橋保稅區


2008年,外高橋保稅區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


2010年,外高橋保稅區在英國倫敦《金融時報》全球自由貿易區按八大要素綜合評比中獲得第一名。這一年,在外高橋10平方公里的保稅區中,全年做了1萬億人民幣的貿易額,進出口貿易額是1000億美元,形成的稅收是1000億人民幣。

見證浦東30年 | 黃奇帆:這輩子在浦東工作過,就沒有遺憾了

左圖:愛建公司響應浦東開發開放號召,在外高橋率先設立上海怡榮發展有限公司;右圖:黃奇帆與愛建集團黨委書記、副董事長範永進合影


而那年整個上海的進出口額是5000多億美元,稅收如果不算上海證券交易所,全部正常稅收是5000億元。就是說,外高橋保稅區佔了整個上海貿易量的1/5,稅收量的1/5。如果放眼全國,當時全國有17個保稅區,16個保稅區的貿易量總和、稅收總和等於外高橋。


時間來到2013年8月22日,浦東開發開放迎來飛躍——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了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範圍涵蓋外高橋保稅區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總面積達到了28.78平方公里。

見證浦東30年 | 黃奇帆:這輩子在浦東工作過,就沒有遺憾了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


發展至今,全國已有18個自貿區,並實現了沿海省份自貿區的全覆蓋。上海自貿區已擁有包含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張江高科技園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七個區域。去年,在此基礎上又設立了自貿區臨港新片區。


從30年前的浦東開發開放起步,從保稅區時代跨入自由貿易區時代,中國與世界貿易的距離,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近。

見證浦東30年 | 黃奇帆:這輩子在浦東工作過,就沒有遺憾了

1991年7 月,浦東開發辦初期領導等合影。前排右起:李佳能、黃奇帆、楊昌基、沙麟、蔡來興


本文來源:勞動觀察、上海愛建集團

作者:陳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