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總覺得我馬虎,有問題就找我:不懂這4個字,能力強也難升職

老闆總覺得我馬虎,有問題就找我:不懂這4個字,能力強也難升職

明明不是你的問題,老闆卻只盯著你罵?那是你不懂這個效應

李冰是某地產廣告公司的文案策劃,工作認真負責。

然而每次提案不成功,她老闆總認為是她的著裝或者是哪裡出了紕漏,接著就是一頓語氣冰冷的訓斥,搞得李冰是既委屈又不解,甚至萌生了離職的念頭。

也是後面跟公司的HR聊過以後,她才知道,老闆總覺得自己馬虎,容易出紕漏的原因在哪。

那就是——“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指的是在人際交往中,初次與某人接觸時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即,“先入為主”所帶來的效果。

有實驗證明,人們會根據你的性別、長相、表情、姿態、衣著打扮等,對你的內在素養和個性進行審視和判斷,從而在他們的大腦裡建立起對你的第一印象。這一整個過程,只需短短的幾秒或幾十秒時間。然而這第一印象,卻會在今後持續影響他們對你的評價和看法。因為當不同的信息結合在一起時,人們總是傾向於重視前面的信息。

李冰正是因為沒有注意到“首因效應”的重要性,才會在面試時,以披頭散髮的形象面對老闆。結果,她雖然憑藉豐富的工作經驗獲得了offer,卻也給老闆留下了馬虎、邋遢的第一印象。而這個印象也成為了她日後職業生涯的一個障礙。

老闆總覺得我馬虎,有問題就找我:不懂這4個字,能力強也難升職

給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

“首因效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你更應該懂“近因效應”

20世紀90年代初,周禎在日本某大學院攻讀碩士學位,還有差不多半年時間就要參加“就職活動(相當於國內的招聘會)”了。最重要的是,當時還正逢經濟衰退時期,周禎的壓力可想而知。

但越是緊張有壓力,周禎就越注重自己的個人形象。她深知,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可以給任何事情帶來一個美好的開始。

到了“學內合同說明會(相當於校招時的企業宣講會)”那天,周禎保持一貫的得體裝扮,舉止落落大方,面上時時帶著微笑,且全程使用流利的日語進行發言和提問。這一系列表現都給參展企業的面試官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位心血來潮來當面試官的老闆甚至當場給周禎留了名片,誠邀她在畢業後直接到崗工作。

就這樣,還沒畢業的周禎成功利用“首因效應”,為自己打開了事業的大門。

因為“首因效應”獲得機會或受到重視的例子比比皆是。

然而,如果已經給人帶來糟糕的第一印象,又該如何扭轉呢?在此之前,我們還需要先了解另一個概念——“近因效應”。

老闆總覺得我馬虎,有問題就找我:不懂這4個字,能力強也難升職

強烈的反差激發“近因效應”

1957年,心理學家A·盧琴斯根據實驗結果首次提出了“近因效應”這個概念。實驗證明,當有多個刺激物依次呈現時,印象的形成往往取決於後來新出現的刺激物。換言之,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的最新認知,會促使我們重新建立對他人的印象。

比如,在溝通工作方案時,不管前面講了多少有關方案的優勢,只要後面接了“但是”和缺陷,人們往往只會記得方案的缺陷。

這也是我們經常會在有關溝通的書籍裡看到“ 不要說 ‘但是’ ” 的原因。因為一旦說了,你的方案就別想通過了。

另外,有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在人與人的交往初期,即,尚顯生疏的階段,“首因效應”的影響會更大;而在交往的後期,即彼此已經相當熟悉的階段,“近因效應”的作用會更明顯。

老闆總覺得我馬虎,有問題就找我:不懂這4個字,能力強也難升職

交往後期,近因效應更明顯

學會這四招,快速擺脫“不良首因效應”的副作用

瞭解了“近因效應”,相信大家對於如何扭轉“糟糕的第一印象”也有了一些想法。我在這裡也總結了4點供你參考。

(1)從外觀上著手

我們最靈敏的感官就是眼睛,其為大腦提供了絕大部分的信息,所以我們也會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人是視覺性動物”。

因此,“改變外觀”也是最容易激發“近因效應”的方式之一

舉個小例子,我們團隊的肖琳剛進來時,素面朝天,烏髮垂肩,我們對她的印象也是普通、樸素,沒有一點特別之處。但突然有一天,她開始把頭髮紮起來,在臉上化淡妝,穿搭也盡挑一些暖色系的衣裙——雖然整體五官並沒有任何變化,但她在我們大腦裡就留下了更為鮮明、立體的形象,樂意主動找她搭話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

也是從那天開始,肖琳正式融入了我們的團隊。

當然,“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這並非主要原因。最根本的是,完全反差的形象會激發人們探究原因的慾望,而一旦有了好奇心,那麼話匣子和扭轉第一印象的口子也就打開了。

所以說,“ 改變外觀 ” 不僅能夠激發 “ 近因效應 ” ,還可以加快你在職場上,融入團體的速度。

老闆總覺得我馬虎,有問題就找我:不懂這4個字,能力強也難升職

改變外觀,是最簡單也很容易起效的方法

(2)從行動上著手

改變了外觀,只是第一步,要徹底扭轉“糟糕的第一印象”,還得從行動上去改變自己。

這裡的 “從行動上去改變自己” ,指的是事無鉅細,把工作上的一切都做到極致。

以新產品推廣方案的任務為例——

關鍵詞是新產品、推廣,呈現形式一般是PPT,這就要考察你對資料蒐集和書面彙總的能力,以及你對自家產品的瞭解程度。

在考慮清楚這項任務的本質後,重頭戲來了,你不僅要給出自己能給的所有角度,還需要給出老闆可能要的角度。

在正式撰寫方案前,你可以先理一下思路:

· 你能給的角度:新品的最大亮點、新品的優劣勢、新品與競品的差異處、目標客戶群的需求特徵

· 老闆可能要的角度:預算規劃、效果預估、對公司發展的影響、市場投放難度

將所有你認為有必要的方面全都羅列進你的彙報裡,寧多不少,由此強化老闆對你“工作認真負責”的印象,並長期堅持下去,相信這“糟糕的第一印象”也會被逐漸掩蓋掉。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樣很麻煩、很難,但我聽過一句話,“100件好事也抵不過一件錯事來得讓人印象深刻”,這句話反過來說依然成立——“做錯一件事,可能用100件正確的事也抵消不了”

既如此,還敢放任自己馬虎、犯錯的話,那還追求什麼升職加薪呢?

老闆總覺得我馬虎,有問題就找我:不懂這4個字,能力強也難升職

(3)讚美老闆,激發他對“公正”的訴求

從佛教的“眾生平等說”,到“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人類社會從未停止過對平等的訴求。

大多數人在談及自己對他人的評價和判斷時,也都會說努力做到開放和公正。

簡言之,每個人,包括你的老闆,都希望自己是個公正的人,或者在他人眼裡是個公平、公正的人。

這說明,人們頭腦裡的公平觀念會受到外界影響得到強化,進而在一定程度上自發且無意識地避免認知偏差。

因此,我們還可以通過激發老闆對 “公正” 的訴求,來扭轉我們給他的 “第一印象” 。

如何激發呢?

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卡耐基曾經說過,“當我們想要改變別人時,為什麼不用讚美來代替責備呢?縱然部屬只有一點點進步,我們也應該讚美他,因為那樣才能激勵別人不斷地改進自己。”

雖然卡耐基這段話的後半句是站在老闆的立場上說的,但渴望被讚美是人類的共性,所以,反過來用在老闆身上依然有奇效。

只是讚美也需要講究一定的方法——背後讚美,往往比當面恭維效果更佳。

比如,藉著團建或年會的時候,在老闆的朋友或家人面前,適時用“公正” “不帶偏見” “眼光敏銳”等詞彙讚美老闆。當這些話傳到老闆的耳朵裡時,為了證明自己確實是個公平、公正的人,通常老闆也會調整目光,儘量正確看待我們。

老闆總覺得我馬虎,有問題就找我:不懂這4個字,能力強也難升職

讚美吧,別抱怨和責備

(4)讓自己不可或缺,快速激發“近因效應”

一個人會重新審視另一個人,往往是他有求於對方的時候。

王璐是某地產廣告公司事業三部的策劃總監,但老闆去提案時,總是更樂意帶事業一部或二部的策劃總監。大家都猜王璐坐冷板凳的原因是,老闆對女性有偏見,認為她們都不敢或上不了大場面。

王璐並沒有因此就憤而離職,或者自暴自棄混日子,只是默默充實自己。然後,在一次老闆和一部、二部的策劃總監都對甲方的需求束手無策時,王璐主動向老闆請纓去提案,併成功拿下了項目。

這一個翻身仗不可謂不漂亮,她的主動不僅打破了老闆對女性的固有偏見,提案的成功也打通了自己的升職之路。

換句話說,

強大自身,讓自己成為對方不可或缺的人,那麼對方就會很輕易地進入“ 扭轉認知 ” 階段。

總而言之,逃避困難,是人類的天性;避開不喜歡自己的人,是人之常情。然而,只有克服這種本能,強迫自己先接近對方、接納對方,才有機會改變對方的觀念。

老闆總覺得我馬虎,有問題就找我:不懂這4個字,能力強也難升職

強大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假如你也正在遭受 “首因效應” 的困擾,因為老闆的偏見在坐冷板凳,那不妨試試這幾種方法吧!相信當你把這些都做到極致,你的職場之路也會實現顯著的進階。

我是@娜米薘醬,會日語、愛寫作的遊戲劇情策劃,歡迎和我一起解職場、聊日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