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自己上班加兼職一個月下來也有一萬來塊的收入,為何還整天焦慮?

地攤哥的日常


明明自己上班加兼職一個月下來也有一萬來塊的收入,為何還整天焦慮?


答:你好,聽起來你對自己的一萬來塊的收入是比較滿意的,但不清楚為何整天焦慮。

一、焦慮是什麼?

首先,我們先看看什麼是焦慮?焦慮是一種瀰漫性、不愉快、模糊的緊張感,是對未知、內在的、模糊的威脅的一種回應(1)。而人有三個我: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最原生態的自己,滿足最本能的需要;超我是社會規範、文化約束下的我,人常常需要壓抑或犧牲掉本我的一些需要滿足超我;自我就是本我和超我調整後的現在的我。這三種我之間的衝突失衡時就會產生焦慮。

二、焦慮的分類。

焦慮的分類三種:1、道德性焦慮,是本我與超我的衝突。2、現實性焦慮,本我與自我的衝突。3、神經性焦慮,自我本身產生的焦慮。你可以評估一下,屬於哪一種哪一種焦慮?

三、焦慮的意義。

佛洛依德和阿德勒說過,原始人類最初的焦慮體驗,是來自野生動物的尖齒利爪的威脅警示(2)。這份警示是人類生存的保障,有焦慮便有活力,焦慮表示人格內正在激戰,持續的爭戰,建設性的解決方案便有可能。你單單一份工作可能沒有月薪一萬的收入,正是這份焦慮觸動你又找了另一份兼職,讓你在經濟上達到了你自己的預期。你的焦慮是有意義的。

四、焦慮的形成機制。

金錢是生存的基礎、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生活中有一部分是金錢能解決的,但很多事情是金錢解決不了的。個人焦慮的部分還包括:內在的困惑、疏離、心理混亂,以及價值和行為標準的不確定性。佛洛依德對焦慮產生的機制的描述:真實的恐懼→對此恐懼的壓抑→神經性的焦慮→形成症狀以解除焦慮。而人類與生俱來的有限性,面對自然力量、病痛、脆弱以及終極死亡的脆弱,是正常焦慮的共同形式。正常焦慮可以被建設性地管理,不會以各種戲劇性的形式表現出來。焦慮是自我察覺到危險處境而壓抑的“力比多”。過多的壓抑造成人格的內在矛盾,使心理處於極度不平衡的狀態,常常會影響日常生活中。

五、如何處理焦慮?

也許你自己也不清楚為什麼焦慮?你說你整天焦慮,不知達到什麼程度?睡眠質量如何?生活和工作有沒有受到影響?客觀地威脅與自我的反應是否成正比,反應強度是區分非正常與正常焦慮的關鍵。也許在別人眼裡你的生活都挺好,但你自己沒有活出內化的期望,就會身陷方向的迷失中,接著就會有焦慮的發作。如果你的反應強度過大,威脅到自己的正常生活,超出自我的耐受程度,可能有必要,尋找專業人士的幫助,評估焦慮水平,通過藥物或心理諮詢,或兩者的結合,把自己的生活狀態調整到自己比較滿意的狀態。利德爾曾說過:焦慮之於智識,如隨行之影。焦慮無法避免,卻可以降低,降到正常水平,並利用正常的焦慮增加我們覺察、警戒和生存熱情的刺激(3)。

健康幸福的奧秘就在於,能夠針對這個世界不斷變化的情景成功地調試,學會與焦慮和諧相處,以焦慮為“師”來接納它,學習如何面對人類的宿命,是我們大家一生的課題。

參考文獻:

1、郝偉、陸林《精神病學》2018年7月第八版第1次印刷P130人民衛生出版社

2、羅洛.梅《焦慮的意義》2018年12月第一版第3次印刷P1 灕江出版社

3、羅洛.梅《焦慮的意義》 2018年12月第一版第3次印刷P316 灕江出版社

作者簡介: 周柳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華大應用星級心理諮詢師三甲醫院見習心理諮詢師 堅信每個生命都有價值 都值得尊重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可能是缺乏安全感,我也是這樣,收入不算低,但是一天都不捨得休息,感覺休息就是犯罪。被迫裸辭了一次,那感覺~真是無以言表。不過需要自己給自己建立安全感,告訴自己沒有什麼是自己克服不了的,不要玻璃心,慢慢會有改善。希望能幫到你


金子59864


茫目,就是賺錢了也茫目,也許不清楚為什麼會這樣做,也許目標太遠,也許還是空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