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個保險公司一年能有幾百億收益,怎麼來的?

jsjdufiw


保險公司每年賺那麼多錢是靠拒賠嗎?哈哈哈!當然不是!保險公司收上來的保費,扣掉各種運營成本,剩下的錢會拿去做投資。實際上,保險公司的盈利來自於“三差”——死差、費差和利差。

一、死差

因死亡人數與預定死亡人數之間的差異而產生的損益,包括死差益和死差損。保險公司為人壽保險進行精算定價時,會根據生命週期表制定相應的預定死亡率。當這個預定死亡率與實際投保群體死亡率出現差異時,死差就出現了。


比如,保險公司設計某款壽險產品時預期每1000人中有10人死亡(即預定死亡率為1%),但是最後只有4人死亡(實際死亡率為0.4%),那麼少發生的6個人死亡帶來的賠付成本減少就是死差益。反之則為死差損。

根據產品不同,目前國內人身險產品常用的定價參考包括《中國人壽保險業經驗生命表(2010-2013)》、《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以及再保險公司提供的發生率和保險公司自身承保經驗。

二、費差

因計算營業保險費時使用的預定營業費用率與年度中實際發生的營業費用率之間的差異而造成的的盈利或虧損。


比如,保險公司在年初制定經營預算時,將營業費用(主要是保險銷售的佣金、各項管理費用、推廣費用等)預算定為3億元,這筆錢經過精算定價後,會算在每一份保單的保費裡。

年底結束時,本年度實際營業費用支出只有2.5億元,那麼,這5000萬的差價,就是費差收益。

三、利差

利差是保險公司利潤來源的大頭,它是指保險公司資產運用的實際投資收益與預定利率之間的差異。現在的壽險業務中,為了安全起見和自身利益,保險公司一般會將預定利率定得低一些,幾乎不太會出現利差損的情況。


舉個栗子,比如你買了一份人壽險,保費每年1萬元,假設其中5000元是純保費,5000元是附加保費。



對於不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和定期壽險而言,5000元的純保費大部分都是風險保費,按照預定死亡率(重疾發生率)來進行定價。從這裡可以看出來,保險公司收取的保費裡已經包含了賠付的部分,只要符合理賠條件,保險公司一定會賠的。


對於帶身故責任的重疾險和終身壽險而言,5000元的純保費除了風險保費以後,還有一部分是儲蓄保費。這類產品,本質上是你將儲蓄保費交給保險公司進行投資,保險公司以預定利率作為收益率,在發生保險事故時將保費收益返還給你。而實際投資收益率與預定利率之間的差額就是保險公司賺取的利差


除了純保費,保費裡還有一部分用來cover保險公司的營運成本和預留利潤,這一塊叫

附加保費。營運成本通常包括銷售渠道的費用、廣告費、場地費等。


所以,那些知名度高、網點多、業務人員多的保險公司往往產品價格會貴一些,保險公司的利潤也很高。


明亞番茄姐


大家好,我是保險康博士,很高興解決大家對於保險方面的任何問題!

題主想知道保險公司一年幾百億的收益怎麼來的,不如先問問保險公司都有哪些方面的投資!

你信不信,世界上其實有很多暴利的項目,只不過要求的資金非常大,准入門檻很高。並不是一般的企業所能涉及的,只有眼饞的命,但保險公司就完全是一個特例。

第一、保險公司特殊的盈利模式是天生掙錢的好手

我先說下公認我們最熟悉的兩個有錢的行業,一個是銀行,另一個就是保險公司。銀行資金的來源很簡單,就是大家的存款對吧,那麼錢多了就要想辦法投資,讓錢生錢,這個都不難理解對吧,但大家的存款,銀行並不是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因為大家可能隨時就會把錢取走,銀行也判斷不出大家取錢的預期,所以銀行的存款利用率是非常低的,也不敢做一些長期的投資項目,因為銀行也不知道大傢什麼時候會取錢。

但保險公司就不一樣,保費對於保險公司是負債,保險公司依據行業經驗和科學的計算方式很容易算出每年的理賠數量和金額,只要提前把這部分錢拿出來留作理賠金,其他的錢想怎麼用就怎麼用。所以保險公司的錢利用率是非常高的,一些長期項目保險公司一樣可以涉及,不擔心資金問題。

當然這只是簡單的說明,實際上自然要比這個複雜的多。但大家只需知道保險公司的錢比銀行的錢好花就行了。

第二,掙錢就是升級打怪,到什麼級別玩什麼路子

保費營收規模的大小也要看保險公司的性質和涉足的保險產業,保險並不僅僅是我們平時看到的壽險、健康險、年金險、醫療險這種關係人的險種還有很多涉及財產的保險以及企業年金險等一些特殊領域的險種。比如太平洋發家的貨輪相關的保險,航天的保險,銀行擔保類型的保險,以及為一些公司提供各種各樣的擔保保險,再保險業務。這類保險已經超過我們平時認知的保險範疇,涉及到的保費也是按千萬,億,上億計算的。前段時間東風火箭發射失敗了,你說保險公司要賠多少錢,那保費得花多少錢,對吧!裡面還裝個衛星呢?一個衛星要多少錢,投保要花多少錢,對吧。這種東西其實需求很大的,就看你保險公司有沒有那個承保的實力!

另外還有多渠道多領域的投資,保險公司是玩數字的專家,對於風控有天然的優勢,很多企業背後都能看到保險公司的身影甚至一些企業錢太多,又沒有好的路子增值,就直接交給保險公司負責投資,坐等分紅,這就是企業年金,泰康人壽光靠企業年金就做到了1000億的規模。

對於保險公司保費其實只是一種資本的積累,真正盈利的還是依靠投資,只不過門檻很高,有些閉眼就掙錢的項目,你就沒那個實力幹!你投資幾百萬的項目跟投資幾個億的項目跟投資千億的項目能一樣嗎,就算回報率相同,本金的差距也決定了利潤的差距。

第三,相關政策的扶持和傾斜

投資的有這樣一種現象,你錢少的時候掙錢是靠國家或者地方政策,錢多的時候甚至可以改變地方政策或者國家政策,這個邏輯大家應該都懂,比如哪個地方想要招商引資,得拿出吸引人的條件,那如果我跟地方說要在你這裡投資幾十億的項目,你看地方是什麼態度!國家要搞大型基建,比如西氣東輸,南水北調,高鐵建設等等哪個沒有保險公司的參與,那活不能白乾,自然也會從中獲取一定的好處,對吧!

所以越有錢的越掙錢,這就是為什麼保險牌照這麼吃香,反面也說明保險公司是不可能倒閉的,即使合併重組也有的是接盤的,而對於我們這點保險保障,對人家來講根本不值一提,不會幹縮水保障損害公司名譽的傻事!


康博士講保險


首先需要否認的是:保險公司絕對不是靠拒賠來賺錢!


其實,我國保險公司,一年賺幾百億的還是很少,大部分保險是盈利期在7-8年。要熬過七八年的虧損期,對於保險公司的股東們來說,不僅僅要強大的資本,還要有看到數億的虧損不眨眼。

看到很多回復都是比較專業的,我就回復一個通俗版的。


一、現實

金融領域是錢生錢的行當。無論是銀行、還是各種信託、基金、保險,本質都是用別人的錢,賺自己的錢。

但是和銀行、基金這些左手倒右手不同的是,保險要複雜點兒,要計算一些風險的理賠率,然後根據理賠率預留好理賠資金。

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到,理賠的錢,從我們繳納保費那一刻起,其實就已經提取了一部分出來。

這也是保險和銀行存款不同的地方,因為保險理賠概率是有歷史數據,再大也偏差不到哪兒!而銀行存款和取款,壓根兒沒有規律可言。所以,保險公司的錢就穩定多了!


二、賺錢

不可否認,世界上有很多超級賺錢的項目,但是對資金要求都不是我們個人能玩兒轉的。

常規來說,保險公司賺錢主要是“三差”,費差、利差、死差。

費差,就是保險公司預定今年用掉5億的各種運營費用,結果只用了4億,然後費差這塊賺1億。

死差,預定今年死亡賠付大概10億,結果大家都長壽,只賠了9億出去,賺了1億。

利差,保險公司投資實際收益超過了預定的收益。舉例,原本認為今年投資大概有4%的收益率,結果有10%,中間就有6個點的收益。

從三差來看,保險公司賺錢的大頭實際就是“利差”,費差、死差並不是決定性。

綜合前面的結論“保險公司資金穩的比銀行還穩”,所以,它的利差只要保險公司投資部門不作死,就是妥妥的賺錢機器。


最後

保險公司動輒幾十上百億上千的真資金投資,和很多行業的宣傳一個數據,私下一個數據,到賬一個數據,完全就不是一個檔次。所以,保險公司的投資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兒的起的。


若回答有用,給個關注,點個讚唄。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