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團隊中,高層領導中能力最強的是誰?

我就是竹韻


至於這個“高層領導”的定義範圍沒有具體給出我就擅自定義為東吳的歷任大都督,也就是周瑜、魯肅、呂蒙及陸遜四人。我們來一個個從兩個方面看看東吳的這四位英才。

一、從四人的功績來看

1、周瑜

東吳第一位大都督,最早跟孫策一起打下江東,可以說江東有一半是周郎打下的,不僅如此,周瑜最巔峰的戰績應該就是“赤壁之戰”,指揮7萬的“孫劉聯軍”大敗曹操的七十萬水師(真實兵力也在26萬左右,這也了不得了),可以說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能與赤壁之戰相媲美的戰事少之又少。此戰也是三足鼎立格局的奠基之戰。

2、魯肅

就是三國裡少言寡語且經常以老好人面目示人的那個,其實真正的魯肅更像是一個口舌十分伶俐的外交家,他其實才是第一個看出三足鼎立局面的人物,並且為這一局面指明瞭戰略方針,那就是聯劉抗曹,避免了東吳的兩線作戰。

3、呂蒙

很多人都知道那句“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呂蒙確實是一個很用功的人,在這四人裡,他起點最低,起步最晚,但是他卻是一個全才,政治、軍事、戰略等有相當的出色。要說他最輝煌的戰績應當非“梟關羽,奪荊州”莫屬,奪回孫權日思夜想的荊州。

4、陸遜

江東世族出身,其家族和統治江東的孫家還有仇,就這樣還能讓孫權不計前嫌的委以重任,陸遜的才能可見一斑。而他也沒讓孫權失望,夷陵之戰,火燒劉備軍營六百里,一站把蜀漢的國運給打沒了,從此這能老實巴交的跟東吳交好。

二、孫權自己的看法

我想至於四人能力的高低,最有資格評判他們的應該非其主孫權莫屬了。

根據史料可以總結出孫權對他們每個人的評價,王佐之資周瑜,社稷之臣陸遜 ,籌略奇至呂蒙,明於事勢魯肅。







船伕觀史


孫權高層領導團隊中能力非常強的,莫過於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那麼他們最厲害、最強呢?我覺得他們各有千秋:

周瑜是帥才,文武雙全、風流倜儻,可惜英年早逝;魯肅是謀才,軍政全才,戰略家,但為人太厚道;呂蒙是將才,武藝過人,中年開智、但是目光比較短淺;陸遜是相才,書生儒將,冷靜多謀,文武全才。



四大都督的經典代表作:

周瑜的赤壁之戰,大敗曹操於赤壁,保全了江東的安寧,為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魯肅的聯劉抗曹,鞏固了孫劉聯盟,為孫權訂下了百年大計;呂蒙的白衣渡江,擊敗關羽,收回荊州,為東吳奪取了戰略要地;陸遜的夷陵之戰,大敗蜀軍於夷陵,火燒連營七百里,解除了東吳亡國之危。

因此,我們可以說東吳四大都督對東吳的建立與發展,以及生死存亡,都立下了不世功勳,他們的能力都非常的強,各有千秋。


那麼非要做出個比較、分出個高低,他們究竟誰更勝一籌?我認為是周瑜。

1、周瑜跟隨孫策起兵最早,幫助東吳統一江東,是一位能征慣戰、不可多得的帥才。在赤壁之戰中,主張連劉抗曹,最後領導孫劉聯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在此戰中,他沉著冷靜,選擇合理性戰術,其眼光、膽略、能力、智慧均超出於常人。(可能有人說赤壁之戰是諸葛亮的功勞,那是三國演義說的,正史中根本沒有諸葛亮什麼事,都是周瑜之功。)



2、要說連劉抗曹,周瑜也是贊成的,但不像魯肅那樣執著,因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兩個國家之間也是一樣的。所以周瑜急於收荊州,給孫劉聯盟帶來一點小摩擦,但也是出於國家利益。



3、如果假以天年,周瑜還在世的話,讓他去破關羽,奪荊州的話,以他的才能也是可以完成的,因為關羽太自大,而且荊州後防太空虛了。



4、如果周瑜還在世,讓他去打夷陵之戰,他照樣能破劉備大軍,因為他能破曹操於赤壁,就能破劉備於夷陵,劉備可比曹操差太多了。



最後我再說一下張昭這個人,有人可能說張昭能力也很強(因為孫策遺言: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但是他沒有使東吳向外擴展的能力,在大事大非面前也範糊塗,比如赤壁之戰時,曾領導東吳文臣建議孫權投降曹操,所以其能力充其量也就是個管家的能力。



綜上所述,我認為孫權高層領導集團內能力非常強的,莫過於上述的四位都督,但是非要做出比較,我認為周瑜是最強的。


文人提筆安天下


在孫權的團隊中,高層領導中能力最強的是周瑜。

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軍事才能

周瑜最早跟著孫堅,孫堅死後,因和孫權的哥哥孫策年級相仿,因此兩人的關係特別好。

這時的周瑜在軍事才能方面有著驚人的呈現。孫策把周瑜看成自己的親兄弟,所以兩人一條心,最後孫策成就了霸業。

孫策在位時,周瑜幫助孫策攻下橫江、當利兩大軍事基地,隨後周瑜又幫助孫策攻下丹楊郡。這些戰績都證明了周瑜的軍事才能。

孫策死後,孫權繼位,因孫權年級尚小不服眾,在周瑜的輔佐下,一步一步的得到眾大臣的信服。孫權剛繼位就任命周瑜為大都督,周瑜帶領將士攻入江夏,結果大獲全勝。後來的赤壁之戰周瑜也展現了軍事才能,這給周瑜在軍事才能上又增添了一份功績,所以眾將士都佩服周瑜。

孫氏家族的基業大多都是周瑜幫助打下來的,所以經過幾次大的戰役,足以證明周瑜的軍事才能,更證明了周瑜忠心。

因此周瑜在孫權團隊中是高層領導中能力最強的。


二:謀略

說到謀略,周瑜的謀略可以和諸葛亮相比。

周瑜的謀略在跟著孫策的時候就有表現,經過幾次大戰役,周瑜的謀略可算是值得眾人佩服。後來又輔佐孫權,這都證明了周瑜的謀略。

最為突出的是周瑜在壁赤之戰中的謀略。赤壁之戰是吳國和蜀國聯合對抗曹操的一場戰役,周瑜和諸葛亮在這場戰役中鬥智鬥勇堪稱經典。

赤壁之戰的火攻計,是周瑜和諸葛亮想到一起的計策,也證明了周瑜的謀略之才。

通過赤壁之戰便產生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典故,這也證明了周瑜的才能。


綜上所述:這些大戰役證明了周瑜的軍事才能和謀略才能,又證明了周瑜是孫權團隊中能力最強的,也證明了周瑜對吳國的忠心,對孫策和孫權的忠心。周瑜英年早逝,歷史只記錄了他的輝煌事蹟,給我們留下了談論的話題。


不同觀點請評論關注,謝謝


錢長城smile


我認為在東吳政權中,以孫權為首的政治集團擁有最高能力的便是孫權。

也許大家都會認為,孫權之所以能夠與曹操劉備這樣的奸雄共分天下,完全是因為他父親和他哥哥打下來的基業,他只不過是坐享其成,坐擁江東81郡。

然而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追諡為大帝的政治家。他絕對不是一個坐享其成的官二代。他有著高超的政治才能和領導能力。他任用將呂範、程普、太史慈、韓當、周泰等領兵。周瑜曾評價他說,今主人親賢貴士,納奇錄異。②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裡,兵精足用,英雄樂業。

他自己曾說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從這來看,孫權的領導能力絕對數一數二,當之無愧。






舊事舊人歷史說


對於這個問題,孫權是最有發言權的。在赤壁之戰後,孫權將魯肅比做東漢開國元勳之首——鄧禹。

說到能力,是多方面的,有帶兵打仗的能力,有出謀劃策的能力,也有雄辯縱橫的能力。而魯肅的能力,就在於見事明白、深刻,對於東吳發展的大局把握的非常準確。



魯肅是好友周瑜推薦給孫權的,當時與孫權促膝長談,分析天下形勢。魯肅說道,漢室已經不可能復興,也不可能短期打敗曹操。目前的情況,您鼎足江東之地也不會招來注意和猜疑,因為當今紛爭的中心在北方中原,那才是豪強們最關注的地方。而主公你先剿滅黃祖,討伐劉表,儘量佔據江南的地盤,進而稱帝奪取天下,這才是正確的方略。

由此看來,魯肅的策略合理而有遠見,在當時混亂局面中,提出了最適合東吳的辦法。



當曹操大軍進伐東吳時,孫權手下群臣紛紛勸降,獨獨魯肅對孫權說,所有人都可以降,唯獨主公您降不得。群臣降曹,尚能封官加爵,保得富貴。而將軍若降曹,曹操如何來安置您呢?孫權聽後嘆息道:“那些人太令我失望了,獨獨你眼光長遠,與我想法一致,子敬真是上天厚賜於我啊!”



而後魯肅又竭力維持孫劉聯盟,多方周旋,以能對抗強大的曹魏力量,維持了天下三分均勢。周瑜死後,由魯肅代替統領東吳軍隊,可見魯肅雖為文官,但還是具有統御部隊的軍事才能的。

評判一個人的能力,應從大處著眼,而魯肅的大局觀是東吳最強的一位,每逢危急時刻,總是能做出正確的決斷,堪稱東吳的“關鍵先生”。



相比呂蒙、陸遜等人,軍事能力雖強,打了勝仗,但同時也瓦解了與西蜀的戰略聯盟,給了曹魏集團分而擊之的機會,在戰略上,遜於魯肅甚多。


百味乾坤


江東人才輩出,孫權手下,武力出眾的,也就太史慈、甘寧、淩統。可這三人由於與曹、劉兩方名將交手很少,沒法證明其武力高低。 太史慈乃東吳第一名將,他也只能跟張遼打平。而張遼在曹操手下,武力不如典韋、許褚、夏侯惇、徐晃,頂多排前五。與劉備的五虎將比,也明顯不如。 因此,孫權手下,武將實力整體偏弱。如果是領導能力最強的當然是以下三位大都督了。第一:陸遜:終其一生為吳國嘔心瀝血,火燒連營七百里,懂得處理好各個勢力的關係,無奈最終吳王孫權晚年昏庸,使得陸遜鬱郁不得志而逝


第二:魯肅,可能一提到魯肅就有一種忠厚長者的形象,三國演義中把魯肅塑造為誠實君子,對他的才能表現不足,其實魯肅也是一位比較厲害的。還有比較有名的單刀赴會也是魯肅

第三:周瑜,憑藉自己的氣場統領一批資歷更老的吳國將領,調節君臣文武上下等各個層次的關係,並聯合劉氏力量火燒赤壁,奠立三國形勢不解釋,遺憾的是因為體弱英年早逝,周瑜是孫策提拔的


諸葛憨


周喻(公元175年一21O年),字公瑾,廬江人。三國志記載:周瑜字公謹,廬江舒人也。從祖父景,景子忠,皆為漢太尉。父異,洛陽令。意思是:他的堂祖父周景及周景的兒子周忠,都做過漢朝的太尉。父親叫周異,曾擔任洛陽縣令。從史料我們可以看出周喻出身官宦人家,受過良好的教育,並且也是一方軍閥。早在孫策起兵征討董卓之時,周喻就堅定地表示支持並將自家的宅院讓給孫策居住,在生活上也給予物資照顧。並領軍同孫策一起攻佔橫江,當利,秣陵等江東重鎮,不久,孫策準備進攻荊州,周瑜為中護軍,兼江夏太守,隨孫策攻佔了潯陽,江夏,豫章,廬陵等郡縣。孫策死後,孫權任命周喻以中護軍的職位與長史張昭一同掌管軍政大事。建安十一年,周喻率部討劃麻,保二屯,斬其首領,俘虜士卒一萬多人。回防宮亭後,又擊潰江夏太守黃祖部將鄧龍進佔柴桑的數千兵馬,並活捉鄧龍送給孫權表功。至此,江東地區在孫策和周喻的通力合作下基本成為孫家天下。

最為出彩的當屬聯合劉備打敗曹操對東吳的進攻。建安十三年九月,曹操攻佔荊州,劉琮率部眾投降。此時曹操的軍隊加上劉琮的水軍達到數十萬人,對外號稱百萬,並加緊準備渡江進攻孫權。消息傳到東吳,孫權的朝臣們無不驚恐失色,大多數人對孫權分析形勢,表示敵強我弱,並且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東吳沒有抗拒的理由,最好莫過於迎降,說不定還能偏安一方。此時的孫權並未表態,周瑜肯定看到了他非常糾結的神態,所以立場堅定地表示反對。瑜曰:“不然。操雖漢相,實為漢賊也。君以神武雄才,割據江東,地方數千裡,兵精足用,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這一頓雞血把孫權打的嗷嗷叫,立時豪氣雲天,當即拍板說:“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此天以君授孤也。於是孫權命周瑜統領全軍聯合劉備準備同曹操決一死戰。最終,周瑜部下黃蓋以詐降手段火燒赤壁曹營,曹軍損失兵馬不計其數,曹操最終兵敗孫,劉聯軍,無奈率殘軍退回老巢。

由此可見,周瑜不但在資歷上要超過東吳一干朝臣,而且能征善戰,並且足智多謀,是三國時期不可多得的將才。從他建議孫權分析處置劉備的一習話就看出他出眾的韜略。瑜上疏曰:“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孫權當時還是忌憚曹操實力,沒有采納周瑜的建議,劉備也躲過一劫。否則,三國的歷史恐怕得要改寫。


喬江寶


我個人認為,在東吳團隊中,除孫權以外,最有能力的應屬魯肅。

周瑜少年英雄,赤壁之戰,舉措得當,一戰成,名。可惜英年早逝,未得大展鴻圖。

赤壁之戰,魯肅首倡並實現孫劉聯合。功勞也很大。之後,他一直堅持維護孫劉聯合政策,應該說是深有見地的。

最能顯示魯肅才能的,還是他初見孫權時,為孫權的整體謀劃,即榻上論策。魯肅說:當今天下,"肅竊料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南,以觀天下之釁。今乘北方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競長江所極而據守之。然後建號帝位,以圖天下;此高祖之業也。"

魯肅的這一番議論,高瞻遠矚,清晰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為孫權指明瞭發展的道路。東吳之後的一切發展,基本上都是建立在這個策略之上的。

如果說諸葛亮的《隆中對策》成就了蜀漢大業的話,那末,魯肅的榻上論策就是成就了東吳的大業。這兩篇策論,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智慧,是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

歡迎點評。


WM曉奇


三國時代孫權集團群星燦爛,個個英豪,孫權繼位之時,孫策告知其弟: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但是孫權自己精明至極,察人頗深,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這是孫權一生的拿手好戲,孫權一朝,一代代才俊人傑生生不息的為孫權效力,為吳國血撒疆場,映照在吳國的歷史上。

周瑜以赤壁之戰完敗於奸雄曹操,這是這一時期孫權最得意的統帥,沒有之一,只有唯一,青年統帥,站在長江的南岸笑問阿滿的軍略,甚是意氣風發,趾高氣揚。

魯肅以為人老實軍謀大略,面對劉備集團中機謀權變的諸葛亮,魯肅的老實心態派上了用場,你對諸葛亮這樣的人你只能用老實的心裡面對他的狡詐。

黃蓋、呂蒙、甘興霸。唯有陸遜有才俊。在吳國的國勢遭到危機的時候,青年才俊陸遜出場了。蜀國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洶湧而來,殺氣騰騰,陸遜深知劉備狡猾,更事甚多,避其鋒芒,誘敵深入,在劉備軍隊疲憊,士氣頹廢的時候首尾夾擊。為了儘快給兄弟報仇意氣用事的劉備竟連營相距四十營寨。這正中陸遜設下的陷阱,吳軍兵士火把一炬,頃刻蜀軍營寨火燒連營,兵士盡失,驚得劉備倉惶北顧,淹於末世。陸遜少兒驚天大勝,救了孫權,保住了吳國,陸遜的能力在吳國再度放大,青年才俊,令人欽佩。


楊柳青青春之聲


首先,如果定義為這個團隊而言,領導能力肯定是孫權莫屬,畢竟作為吳國的君主,從小聰明伶俐,有乃父風範,與其兄長孫伯符相比更適合做一個守成之君,同時曹操更是盛讚“生子當若孫仲謀”,雖然有其時代背景,但可見一斑。

其次,如果排除孫權之外,可以看到吳國文臣領袖有張昭、張紘、魯肅等,武有周瑜、黃蓋、周泰、甘寧、太史慈、陸遜等等,大家擅長的領域各有不同,很難進行完全對比,而從一般情況分析,可能周瑜的能力相對最強。

最後,對於這種問題的探討實際意義不大,大家分工不一樣,各有擅長,只能說貢獻都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