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戰“疫”(原創)

本應鑼鼓喧囂,本應爆竹聲響,本應喜氣洋洋,本應人山人海,一切的一切都被新型冠狀病毒這個“不速

之客”的湧入擾亂。武漢,一個曾被譽為“東方芝加哥”的城市,如今一片安寧,宛如一座“空城”。我是個剛從臺灣回來的交流生,因為家在東北與臺灣省溫差太大,我便和父母說“別讓我出門了!”萬萬沒想到這一語成讖。

共戰“疫”(原創)

“一個人要長出多少雙耳朵才能聽見四周的哀鳴。”時至今日,武漢病毒爆發,看著肺炎患者求助的文章我心如刀割,這簡直就是人間煉獄。截止到2020年2月6日,我的家鄉哈爾濱也出現了94個確診病例,所有小區封閉管理。全國疫情地圖就像是一張被浸了水的紙,紅色的顏料不斷擴散。“這是在拍一部病毒大爆發的電影嗎?”我不禁發問。我多希望這一切都是假的,多希望每一個鮮活的生命都能夠綻放屬於自己原本的光芒。

前幾天我發現了一位微博名叫做“老陶在路上”的央視記者,大家會把求救信息發送給他,滿滿的微博都是“我爸走了,我媽是我唯一的希望……”“已經在大口吐血,熬不過今晚了……”他曾在微博裡寫到“一位81歲的老人,上過援越抗美戰場,打下過敵機,捱過子彈,得過勳章。就這麼帶著遺憾走了……” 我們每天在微博看到的一串串冰冷數字的增加,是一個個鮮活生命的毀滅,是家庭的破碎,是孩子沒有了父母,是父母沒有了孩子。我不禁擔心流浪的人怎麼辦,醫療不夠發達的地區怎麼辦。

   隨之我徹夜難眠,我看了03年抗擊SARS的紀錄片,發現了和這次病毒頗為相似的現象,當時有人吃野味現在依舊有人吃,當時口罩供不應求現在酒精斷貨,當時有人哄抬物價現在依舊,當時的“板藍根”,如今的“雙黃連”。但讓人欣慰的是03年有鍾南山院士,現在他依舊挺身而出。當時有無數的“逆行者”,現在依舊有無數的“英雄”站了出來。“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我看到了我們的國家日益強大,醫療先進,研製試劑盒的時間越來越短 。我看到了“火神山”“雷神山”建成的“中國速度”。我看到了因長期穿防護服而中暑暈倒的醫護人員。我看到了來自全國各地蓋著手印的“請戰書”,李蘭娟院士帶領團隊冒著生命危險再入武漢。鍾南山院士拖著疲憊的身軀深入研究。我不能忘記那個長大當了醫生的“汶川女孩”,還有“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

其實我的父母也是“最美逆行者”,他們身為電廠的工人,肩負使命,勇敢向前。一盞燈的點亮,一壺水的沸騰,都離不開既平凡又渺小的存在。爸爸媽媽還是很“聽話”的,每天都有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下班就回家。可我每天依舊提心吊膽,生怕這樣的噩夢會降臨在自己的家庭。這場病毒封住了小區,街道限行,但我知道它封不住人間的溫暖。

渺小的我究竟能做些什麼?我明白,不讓我們出門,不代表我們不可以有自己的事情,也不是讓我們整天抱著手機惶惶不可終日。既然沒有辦法到前線,為何不利用這樣的時間充實自己。我懂,我不能讓自己成為沒染病的“病人”,把自己隔離在毫無意義的絕望裡。學學習,做做瑜伽,看看平時沒空看的電影,學做一道小菜……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更應該保持時刻清醒,不造謠不傳謠,相信祖國,相信萬物復甦的“春”。是啊,“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愛和溫暖會比病毒蔓延的更快。看到中國日報上的一句話,“眾志成城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我們一起,等待勝利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