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認知:粟裕大將不只是一名儒將,還是一員勇將

粟裕大將外表文靜,性格儒雅,很多人都認為他是一位“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儒將。這一描述並不十分準確,因為‘儒將’是粟裕大將在擔任高級軍事主官後給人留下的印象。在擔任連隊主官時,粟裕大將可是一名勇將,試舉一例為證。

在1928年6月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4次反進剿’中,時任紅四軍主力團28團連長的粟裕憑藉過人的膽識和出色的現場控制能力,指揮9名戰士俘虜了一百餘名國民黨軍。

粟裕是如何做到的呢?先來看看粟裕連隊所處的戰場形勢吧。

對於此次‘進剿’,國民黨軍最初設定的預案還是比較有想法的:

江西方面以第九師師長楊池生為總指揮,率9師3個團和27師2個團由吉安出發,準備先‘收復’永新縣城,繼而進攻井岡山根據地(兩縣位置參加下圖)。


顛覆認知:粟裕大將不只是一名儒將,還是一員勇將

湖南方面派吳尚所部第二師由平江調防攸縣,進而向酃縣、茶陵(三縣位置參見下圖)逼近,威脅井岡山根據地西側,大有與贛軍會攻井岡山之勢,但從後來戰局的發展來看,湘軍的第一要務還是防範紅軍進入湖南。


顛覆認知:粟裕大將不只是一名儒將,還是一員勇將

對於紅軍來說,最大的困難還是兵力不足。當時紅四軍只有四個團及1個教導大隊,共六千餘人。紅軍若要分兵應對贛、湘兩股敵軍,顯然哪邊都應付不來。因此,紅軍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才能阻止贛、湘兩股敵軍形成合力?

只有阻止贛、湘兩敵形成合力,才能使兵力不足的紅軍專心應付一路敵軍。可如何才能實現這一目的呢?

時任中共湘贛邊界特委書記的毛澤東已是胸有成竹,在軍事會議上,他提出了一退一進的作戰方針。‘一退’是紅四軍主動撤出永新,退往井岡山根據地的核心區域(寧岡)集結待命;‘一進’則是以主力佯攻湖南酃縣,而後迅速返回根據地。

這一退一進收到了奇效。

‘一進’做的足夠真,紅軍出擊酃縣,擊潰湘軍1個團,全殲2個連,湘軍吳尚誤以為紅軍是衝著自己來的,慌忙撤軍回防;贛軍楊池生在紅軍‘一退’後嚐到了甜頭,佔領了永新。眼見紅軍這‘一進’又去了湖南,於是放心向井岡山寧岡前進。

緊繃的弦松下後,贛軍楊池生犯下了唯一一個但也是致命的錯誤:分兵。

楊池生佔了地,自然不甘心再讓肥肉溜走,留下自己(楊池生是9師師長)1個團駐守永新,另留1個團在永新和寧岡之間策應,只派1個團向新七溪嶺前進,另派27師兩個團向老七溪嶺前進(新、舊七溪嶺猶如兩扇大門,守護著前往寧岡的必經之路)。也就是說,真正向寧岡進發的贛軍,是3個團。單從兵力上來說,紅軍已不是絕對的劣勢。

儘管如此,如何吃掉贛軍滿裝滿員的3個團,對於裝備較差的紅軍來說也著實是個難題。而且從軍事角度來說,楊池生分兵雖然不妥,但他搶佔新、舊七溪嶺的做法倒也算規矩,沒有太大的破綻。

如此一來,只有硬碰硬了。紅四軍決定:朱德、陳毅率29團及31團一個營控制新七溪嶺,應對贛軍1個團,王爾琢率28團及32團一個營控制舊七溪嶺,應對贛軍2個團(28團裝備較好,戰士軍事素質過硬,都是一個團打國民黨軍2個團)。

當然,紅軍還是留了殺招。可再狠的殺招,也得打得出來才行。

6月23日上午,戰鬥打響。新七溪嶺這邊,戰況一度對紅軍十分不利,連朱老總都拿著機關槍上了陣,終於守住了陣地。舊七溪嶺那裡更激烈得多,而本文的主角粟裕,也終於登場亮相了。

當時,贛軍先紅軍一步,控制了舊七溪嶺陣地。紅軍多次佯攻,都未能奏效。


顛覆認知:粟裕大將不只是一名儒將,還是一員勇將

午後,粟裕率連隊隱蔽接敵,在山石野草間潛行,隨後突然發起進攻,一舉突破贛軍防線。粟裕深知佔領制高點的重要性,帶頭向前衝。等他跑到制高點,回頭再看,只跟他上來了九個人,連裡其餘的人還掉在後面。

粟裕覺得應該趁機擴大戰果,防備敵人反撲。於是他留下六個人控制制高點,帶領三個人越過山頂,猛追逃敵。

這一追不要緊,當他翻過山凹,突然發現有百把敵人蝟集在一起。粟裕也不含糊,立即領著三個戰士衝上去大喊:“槍放下,你們被俘虜了”。

恰在此時,留在制高點的司號員為了配合粟裕等人的追擊行動,揮起了紅旗,吹起了衝鋒號。

贛軍一見這氣勢,頓時以為自己被包了餃子,嚇破了膽,乖乖的把槍放到了地上。直到此時,粟裕仍然十分冷靜,因為已方只有四個人,無論如何也拿不動百把條槍。於是粟裕不動聲色地命令俘虜卸下機柄。紅軍拿機柄,空槍讓俘虜背。

就這樣,粟裕創造了一個‘四人俘虜百餘人’的戰場奇觀。多年以後,當粟裕在回憶這段歷史時,也還是有些後怕的,他說:“這是很驚險的,如果敵人對我們來個反撲,我們就要吃虧了”,不過粟裕也點出了其中成功的關鍵:“兩軍相逢勇者勝”。


顛覆認知:粟裕大將不只是一名儒將,還是一員勇將

有了這樣英勇的紅軍將士,領導層的決策部署才能順利執行下去,預留的殺招也終於使出,28團擊潰當面之敵後,隨即迂迴包抄,切斷了進攻新七溪嶺贛軍的退路,最終將其全部殲滅。

是役,紅軍殲滅贛軍1個團,擊潰2個團,繳槍千餘枝。而粟裕也因為他的英勇善戰和沉著多智而被稱為“青年戰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